他更希望能拥有单个数字的车牌,如1至9的号码。
可惜这类车牌难得一见,早已被港澳地区的大佬们收入囊中。
例如,“hK1”便是赌王的专属车牌。
而数字“1”的车牌,则是港督的标志。
数字2到9的车牌同样属于非富即贵之人。
即便吴耀祖有意购买,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出让。
毕竟,这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他已安排吴红玲出任总经理私人置业公司的负责人,负责联络9999以内数字及字母组合的车主。
只要价格合理,所有车牌都将被收购。
恰逢未来几年香江富人阶层掀起移民潮。
凭借此契机,吴耀祖相信能找到不少优质车牌。
当下花费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港元,买入数千张珍稀车牌。
待到2000年后,这些车牌至少可售数十亿港元。
再等到2015年后,内地富豪纷纷赴港置业之时,
全部卖出,数千张绝版珍稀车牌,数百亿港元的收入并非遥不可及。
仅是想想,吴耀祖就觉得无比畅快。
类似的机遇还有许多,比如几年后的高尔夫球场会员资格……
后来声名鹊起的一位姓杨的港岛富商,历经破产多次后再度崛起,正是依靠手中一批绝版高尔夫会员资格。
只是相较于珍稀车牌更为稀缺的资源,吴耀祖对高尔夫会员资格带来的数亿元利润兴趣不大。
就这样。
在藿一东、李黄瓜及其他众多富豪的好奇目光中,吴耀祖乘坐劳斯莱斯银刺。
等待半小时后,终于抵达港督府门前……不远处的停车场。
距离港督府百米处是今晚所有来访富豪权贵车辆的停放点,步行进入港督府成为必要。
港督府内空间有限,难以容纳如此多的车辆。加之安保考量,车内的隐秘性尤为重要。
灯火辉煌的停车场人流穿梭,除司机外,其余皆为港澳地区的顶尖权贵与精英。若非驾驶劳斯莱斯银刺,吴耀祖在这群人中显得格外年轻,甚至可能因外表被误认为是某位女富豪的随行人员。
相比之下,其他宾客多已年过四十,鬓发花白,满面皱纹,彰显其历经岁月沉淀的成熟与稳重。
港督府的卫士查验了霍建宁递上的邀请函后,指引车辆至指定区域停放。负责检查的外籍军官依据肩章判断,是一名上尉。他核对邀请函后,对车内人员略作观察,随后示意他们停车。
待三人下车,另一名卫士引导他们走向港督府。百余米长的红毯通道灯火通明,若非知情者,或许会误以为这是电影或娱乐界的颁奖典礼。
外籍卫士将他们送上红毯后便返回。此刻,红毯上已有不少宾客。
众人悠然前行,朝着港督府的方向走去。
这些人里有洋人,也有华人。
时值83年,大阴帝国仍对港岛存有掌控之心。
所以在此地发展的外国人并未完全放弃希望,也尚未大规模撤离。
实际上,港岛的商业与政坛,依然由大阴国人主导。
红地毯之上,金发白肤者众多,几乎与华人平分秋色。
三人行于红毯,张敬业与霍建宁常向吴耀祖介绍这些名流。
“......老板,看那两位。年轻的是礼国维,今年刚任恒升银行董事长。旁边那位,是副董事长贺添。”
“......那位洋人是永隆银行总经理邱碧恒,自73年渣打入股后,逐年增持股份。如今永隆的管理已接近被渣打掌控。”
“......那位头发花白的,是创新银行董事长林国栋。创新银行鲜为人知,因主做企业业务,自81年起经营艰难。”
三人低声交谈,边走边聊,缓缓来到红毯中途。
这时,身后传来呼喊,“吴先生,前面的吴先生!吴先生,请稍等,可否借一步说话?”
吴耀祖回头,见一位瘦小老者与一位三十多岁青年快步走近。
开口者正是那位瘦小老者。
张敬业低声提醒:“那是藿一东,还有他的长子藿庭!”
吴耀祖无需介绍便认出了此人身份。
毕竟这是后世港岛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巨擘之一。
而他与家族更是唯一成功转型政坛的显赫家族。
待内地崛起之时,……
港岛四大家族不过是虚名,真正的第一家族非藿家莫属。
面对这位老人,吴耀祖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他深知还需要借助这位老人的力量,作为连接自己与内地的桥梁。
“藿老您好,久仰大名,我是吴耀祖。”
这一决定由藿一东亲自拍板。
自小历经困苦的藿一东,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族、子女及亲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他并非吝啬之人,但也绝非挥霍无度者。
吴耀祖购买豪车与昂贵靓号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一种浪费。
藿一东本能反感这类奢侈之举。
但从全局考量,为维护自身企业利益出发,他最终选择与这位年纪轻轻却锋芒毕露、几乎可认作孙辈的“大吴”交谈。
毕竟,多年来吴耀祖始终充当着港岛华人与内地之间的纽带角色。
尽管吴耀祖个性张扬、出手阔绰,但他确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香港商人,也是一位相当成功的华商代表。
短短数月间,他旗下的完美集团发展迅猛,员工规模据报已达六千余人。
在股市中,即便面对如李兆基这样的投资大师,吴耀祖依然能凭借敏锐洞察力取得胜利。
其快速崛起之势令人艳羡,同时也引发诸多揣测——有人认为他只是短暂辉煌的流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位身家达十几亿乃至二十多亿港元的企业家已是港岛顶尖人物之一,也是内地有意争取的对象。
私底下,由于初次见面留给藿一东的印象不佳,老先生并不愿与其深交。
但在公务方面,得知港岛新晋18岁富豪的上级领导特意向藿一东询问有关吴耀祖的情况时,不仅表达了浓厚兴趣,还委婉请求其协助了解。
藿一东希望能让这位年轻富豪对北方的态度更友好些。
即便不完全倾向北方,至少别过于靠近那些所谓的阴国佬。
藿一东不会因个人情绪影响公务处理。
私下里,他也不得不承认对吴耀祖有些欣赏。
如今藿家公开的资产总额约为20亿港币,这是他三十多年的心血。
而吴耀祖仅用三个月便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其中至少一半来自股市。
然而,他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起初,藿一东只是想结识吴耀祖,顺便了解他的想法。
未曾想,两人交谈甚欢,甚至在港督府内依旧兴致勃勃地低声对话。
随着交流深入,话题愈发广泛。
“无需报道,大家心知肚明港府对我有偏见。他们每年办十几场宴会,却鲜少邀请我。今日这邀约实属罕见,即便他们不愿见我,仍需我出席。”
“北边建厂?可目前政策仅限特定条件下的合资...\"
“你不介意?多数港商听到这政策已退缩,但我相信,最迟明年会放宽。”
“设立慈善基金?教育类的?好主意,只是不知繁杂否?”
“收购我的东升足球队?抱歉,这是非卖品。不过若你喜欢足球,我可推荐其他几支劲旅,都是甲级联赛冠军争夺者。”
一老一少,各怀心思,相互试探。
聊了几句后,发现彼此的价值观竟出奇地契合。
仿佛瞬间成了忘年之交,话题一开就停不下来。
一旁,藿一东的大儿子藿庭,以及吴耀祖的两位下属,看着各自的父亲和老板谈兴正浓,三人皆是一脸惊讶。
藿庭从未见过父亲如此随性的一面。在他记忆中,父亲一向严肃寡言,食不言,寝不语,这是藿家家训。
谁能想到,今日父亲竟和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年轻人,因足球队话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霍建宁和张敬业目睹吴耀祖与藿一东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谈笑风生,不禁对老板更加钦佩。
尽管藿一东在港岛富豪榜排名靠后,社会知名度也有限,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位瘦小的老者是这座城市的顶尖人物之一!
他连续三十多年受到港府打压,非但未被击垮,反而愈发强大。
原因无他,除了北方的支持外,这位老者的自身能力更是毋庸置疑。
十几岁时,他便敢独自驾船,在粤省沿海与海盗、匪商斗智斗勇。
传闻中,他在香江顶级富豪中,灰色领域的影响力首屈一指!
表面上看,他的资产不及新崛起的四大家族,但在城市背后的隐形影响力,却更胜一筹。
这样的人物,此刻竟和自己的老板一样兴致勃勃,为一支球队的几名球员争论得不可开交。
“不行!绝不能卖!别说10万港币,就算给你20万,我也不会同意!杨锋是东升苦心培养五六年的优秀前锋,这绝对是非卖品!”
吴耀祖笑着看着说起足球就情绪高涨的藿一东,这位老先生对足球真是爱到了骨子里。
吴耀祖在国内的投资中,大部分都集中在足球、奥运及体育领域。
甚至那位奥运会冠军的孙媳妇,也是他坚持让孙子娶的。
这时,吴耀祖想起一事,心中一动,沉思片刻后说道:
“藿生,我想问你,若我想收购南华体育会,你觉得有希望吗?”
正在港督府参加热闹宴会的藿一东闻言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