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若在午夜入水,很可能被冻僵。
这时,许诺周身浮现类似龙鳞的鳞片,使他在高原上的蛊术得以施展,保持体温,抵御严寒。
很快,他适应了这里的低温。
不久后,他抵达另一个湖泊——仙女之湖。
这湖更为清澈美丽,但面积小于龙王之湖,且夜间绕湖的人较多。
不过此时深夜,湖畔依旧寂静。
过了一会儿,许诺进入湖内深处,发现这里能见度远超龙宫之湖。
仔细观察后,他确认湖中有奇异之物,似乎是某种宝石,与龙宫之湖的琥珀不同,更像蓝宝石。
蓝宝石晶莹剔透,形似泪滴,每颗都散发出独特的气息,纯净而神秘。
许诺拾起其中一颗,顿时脑中响起:“你得到仙女之泪宝石,领悟神通‘净化’。
”凝视之下,他发现宝石蕴含强大的净化之力,更觉醒了“净化”能力,能驱散人身上的邪祟、霉运及阴气。
对于盗墓者而言,古墓中的各种秽气令人头疼。
“净化”能力无疑是救命稻草,它能保护探险者免受侵害。
若有人被阴邪缠身,仅驱逐它们已属不易,更何况还需顾及自身安全。
这就像劫匪挟持人质,既要制服歹徒,又要确保人质无恙,难度自是非同一般。
但掌握了“净化”之术,这一切皆有可能实现。
如果单纯考虑消灭附体的阴邪力量,其实并不复杂,许多人也能做到。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给被附体者带来严重伤害,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稍有不慎不仅可能无法清除附体的妖邪,还可能导致被附体者自身受到致命打击,得不偿失。
但许诺通过仙女之泪宝石领悟的净化神通完全不同,它能彻底驱散附着在人身上的所有阴气邪气,并且还能剥离附着的怨灵等负面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对被附体者毫无损害,反而有助于其精神恢复,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状态。
仅此一项效果已极为强大,实用价值极高。
接下来对付那些妖邪便轻而易举,对许诺而言并非难事。
毕竟他若想消灭妖邪,即便同时面对成千上万只,也毫不费力。
许诺偶尔也会研究其他仙女类宝石的特性,这类宝石同样具备一定的净化能力,只需注入灵力即可发动。
不过,它们所含灵力有限,因此净化次数和强度均有所限制,与许诺掌握的神通不可同日而语。
后者完全取决于许诺自身的修为。
尽管如此,仙女类宝石依然极具价值,甚至可直接当作法器使用。
18.4%
道
09:09
在乱石堆中发现骸骨,于圣湖边留下记号。
若与其他材料一同炼制,或许可打造出极为强大的法器。
对许诺而言,这无疑是值得收集的珍稀之物。
仙女之湖湖底蕴藏着不少类似仙女之泪的宝石,且湖水本身充满独特的地脉龙气。
这些宝石实为灵气凝结而成,而非宝石赋予湖水灵气。
湖水因周围雪山与圣湖的灵气汇聚而具备净化之力,宝石不过是这一力量的产物。
因此,许诺带走这些宝石后,不会削弱湖水的净化能力,甚至可能过段时间又有新的宝石形成。
这些宝石蕴含天地灵气,堪称真正的天材地宝,极为珍贵。
许诺当即决定,在藏地留下印记时,龙王之湖与仙女之湖畔是最理想的选择。
此地偏远,鲜有人至,除当地牧民外,鲜有外人涉足,除非出于虔诚信仰,否则外界之人难以抵达。
在仙女之湖和龙王之湖的湖畔,尽管聚集了不少牧民,至少有几十上百人在此驻留,但实际上这里相当隐秘。
此处灵气充沛,是修行的理想之地,又不像完全荒凉的无人区。
牧民们的转湖祈祷活动,使湖畔逐渐形成一个近百人的小营地。
与其说是村落,更像是临时的营地,人员流动性极大,过一两年便可能大换血。
只有少数僧侣和特定需求者会在这里停留数年乃至更久。
而普通牧民通常几个月后便会离开,随即又有新牧民到来。
这样的环境对许诺而言十分适宜。
若他经由尸洞通道抵达雪山附近的这两座湖泊,不会引人过多关注。
毕竟此地居民本就不熟识彼此,时常有陌生面孔出现。
这确是一处理想的过渡之地,从这里前往藏地其他区域也极为便利。
许诺迅速选定了一处距牧民营地数百米远、不起眼的偏僻角落,留下了自己的标记。
如此一来,日后利用尸洞通道便可瞬间返回湖边。
同时,他在仙女之湖中找到十几颗仙女之泪宝石,全部收进壶中日月空间。
随后,他计划将这些宝石打造成类似吊坠的饰品,分给红姑娘、花灵等人。
鹧鸪哨、老洋人以及陈玉楼等人似乎并不适合佩戴那些晶莹剔透、宛如水滴般的蓝宝石。
若真是如此,也只能另寻他法。
剩余的仙女之泪宝石,则由许诺妥善收藏于壶中日月的空间内,以备不时之需。
次日清晨,许诺便发现四周的牧民已纷纷现身。
他们趁着太阳尚未升起,便已在湖边环绕叩拜。
每走一段路,便会跪地叩首,向着圣湖虔诚膜拜。
湖边的石头间,常可见朝圣者遗留的白骨,虽为亡者遗骸,却不显阴森恐怖,反而在晴空下愈发洁白,与雪山、湖泊、高原融为一体,隐约透着一股圣洁气息。
此外,还能见到许多人正徒步前行,双手所持木板高举过顶,随后收于胸前,继而俯身触地,以额触地,此情此景让许诺不禁联想到“五体投地”这个词。
这些虔诚的牧民正是以这种方式,用身体丈量圣湖的长度,据说绕湖一圈可减轻几分罪孽,积累阴德,亦能净化心灵。
据当地牧民所述,若在转湖途中不幸去世,实属难得的福气,乃前世积德所致,来世定能托生于好人家。
尽管许诺对此未必全信,但牧民们的虔诚态度仍令其心生敬意。
确实,修行者追寻的长生之道与牧民们的至诚信仰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契合。
在旁人眼中,这或许只是执念,但对许多真正在修行路上前行的人来说,这份执着同样充满虔敬。
此刻,许诺很快便寻得了少年铁棒的身影,还随他来到一处简陋的帐篷。
帐篷内有一位约莫四十岁的女子,面容憔悴,显然深受重病困扰,体弱不堪。
见到此景,许诺立刻唤来花灵,后者取出几粒普通却有效的丹药。
这些药不仅能够治病,还能提升体力。
铁棒的母亲服用后,脸色迅速好转,精神和身体都恢复了不少。
周围的人也开始主动帮忙照料她,而许诺则留下了一些银两,虽不多,却足够支撑日常开销。
这笔钱既能满足基本需求,又不会引发不必要的觊觎,这让铁棒充分明白许诺的用心良苦。
于是,铁棒俯身跪拜,郑重地向许诺行礼,并承诺担任向导,助众人探寻古格王朝及魔国遗迹,更誓言清除藏地的邪 ** 。
听完这话,许诺满意地点头回应。
他邀请铁棒同行的主要原因,是他身为天生的唱诗人,知晓《世界制敌宝珠大王诗篇》。
许诺对铁棒的性格和品质十分欣赏,有意将他培养为日后在雪域高原上的代理人。
众人在仙女之湖稍作休整,半天后便继续赶路。
铁棒安顿好母亲,几人随即启程。
前行数日,抵达名为森格藏布的小城。
这虽是小镇,却仅有百户人家。
到达此处后,许诺与鹧鸪哨迅速联络当地牧民,租用了牦牛和马匹。
通往古格王城之路漫长,非一两日可至,加之需携带大量物资,牲畜必不可少。
此地愈发荒凉,镇外几乎无人居住,尽是戈壁碎石,与沙漠迥异。
如此遥远的路程,加上几人需携带大量物资,显然只能借助牲畜代步。
一路向西,景色愈发荒凉,除这座镇子外,几乎无人居住。
遍野尽是戈壁,与沙漠不同,这里满是碎石,偶尔可见稀疏植被,虽无茂密草木,却也不是寸草不生。
此季并无风,四周静谧,天色湛蓝。
即便草还未到枯黄时节,许多已显微黄,因这片土地同样饱受旱情之苦。
远处可见大片褐山,巍峨雄壮,海拔远超许诺以往所见诸峰,山形亦奇诡难辨,令人不敢久视。
许诺并不急躁,沿途仔细观察环境,熟悉藏区地貌,行进速度因而平缓。
此时,他让铁棒**吟唱部分《世界制敌宝珠大王诗篇》,尽管自己对内容理解有限,仅粗通藏语,但凭借“解字术”,不仅能识读古文,对现世各类语言亦有非凡解读力,这使他学新语言极为迅速。
通常人在高原习得流利藏语,即便全力以赴,至少也需数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