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文正于房间中沉浸在书本里,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
他放下手中的书,披上衣服,快步穿过院子,来到医馆门前。打开门的瞬间,只见肖家祥带着几个大汉,抬着一位伤者站在门外。
将一行人迎进医馆后,陈学文迅速投入到救治当中。他仔细查看伤者的伤口,眉头渐渐紧锁——皆是刀伤,且从深度和创口形状判断,显然是日本忍者刀所致。
熟练地为伤者进行包扎缝合后,陈学文将目光投向肖家祥。
肖家祥心领神会,走到陈学文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兄弟!这次可不是帮派间的普通火拼,是黑龙会的道场公然挑衅,这些都是重伤员,轻伤的兄弟们都自行回去处理了。”
“黑龙会?他们怎么突然挑事?”
肖家祥警惕地环顾四周,凑近陈学文,轻声解释:“黑龙会声称他们运输的物资丢了,就到处搜查各个帮派的地盘。大家当然不会任由他们乱来,冲突就这么爆发了。这事我已经跟我师父汇报过了,而且青帮的黄老爷子也介入了,你放心,不会有大问题。”
“肖大哥,你误会了,我只是觉得日本人越来越嚣张了,三天两头挑衅,还总拿出兵威胁我们,这次他们运送的物资肯定不简单,不然不会这么大动干戈。”
陈学文话音刚落,肖家祥便拉着他走到一旁,再次确认周围无人偷听后,低声说道:“你猜对了!鬼子这次是想偷运军火进沪城,结果东西被青帮截胡了。具体在谁手里,就不便跟你说了。兄弟,看你样子,是不是心里有事儿?”
“肖大哥,实不相瞒,我最近一直发愁。国家贫弱多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日本又虎视眈眈。东北已经被他们弄出个满洲国,听说北平那边也时常有枪声。依我看,全面战争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我只是个小中医,就算拼尽全力,又能救得了几个人?常言说得好,小医医人,大医医国。况且我学的是中医,一旦战乱,药材来源都成问题。真到乱世,西医或许更能派上用场。”陈学文说着,忍不住唉声叹气。
肖家祥拍了拍陈学文的肩膀,“我懂你的意思,兄弟。我自愧不如你啊。我把你当亲兄弟,不仅仅是因为你救过我的命。自从你让我替你隐瞒会功夫这件事,我就知道你志向远大。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要不是师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就打算一直守在师父身边。不过你不一样,你还有大好前途。你听说过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吗?”
“听说过,1926年,留日归国的郭琦元先生创办的。学校董事大多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教职员工里也有不少留日学生,难道这个学校……”陈学文疑惑地问道。
“别多想,不可否认,日本在医学和工业方面确实比我们先进。这所东南医科大学的几位董事,都曾来拜访过我师父,我跟师父说一声,让他给学校打个招呼,你去那儿进修几年,凭你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我师父的关照,只要肯学,肯定没问题,这几天你就准备准备,等我安排好了,就通知你!”
“肖大哥!我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实在不想麻烦你师父!”陈学文推辞道。
“别跟我客气。我师父知道你,对你印象很好。师父待我如同亲生儿子,这点小事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沪城帮派林立,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但有我师父在,医科大学没人敢去捣乱。”肖家祥笑着说道。
“肖大哥,我欠你的实在太多。这院子和商铺,我以后估计也用不上了,要不退掉吧。”
“别瞎想!这些都已经过户到你名下了,就是你的产业。”肖家祥说完,转身朝门外走去。
陈学文望着肖家祥离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小时候,他念了几年私塾后,便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他的启蒙恩师,教给他许多知识,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爷爷曾说,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人生亦有因果轮回。
回想起自己的过往经历,陈学文的信念愈发坚定。
来到沪城的这两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钻研医学知识上。唯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才会练习功夫,偶尔还会找肖家祥切磋一二。自从父亲陈雄武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后,肖家祥便已不是陈学文的对手。
肖家祥和他师父对陈学文超强的学习能力惊叹不已,张仁奎更是对陈学文赞誉有加,私下里还特意叮嘱肖家祥,要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