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中李政等人终于选完目标。
总计一百多名青壮年以及二十多个匠人,连同他们家属大约五百多人。
经过统计发现,那些决定投靠的人员大部分是各地分散的旧军户。
他们不过是被外族逐出家园而已,因此加入右百户所并没什么心理负担。
事实证明军户这一特殊人群并不被主流社会看好,即便面临困境,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军事编制。
就在大家急于上前分肉时,杜寒一步登上木块堆成的小平台,举手示意安静,立刻全场肃静。
众人都已经知道他是谁,明白今后将成为对方下属,自然收敛态度不敢造次。
杜寒颇为满意,心想老军户终究有点好,熟悉卫所的制度规矩。
既然你们选择加入右百户所,那么我有必要先将一些事情说清楚。”
杜寒一脸严肃地注视着面前这群人,表情没有任何波动,“要是真心归入右百户所地户籍,我会将你们与之前吃肉的那些人等同对待。
但是,若有谁胆敢偷懒耍滑头,你们既为军户出身,必然深知军法的严厉。”
就在这些人杂乱回应的时候,李政高声大吼了一声:“怎么着?连最基本的军户规矩都忘了吗!”
这才让众人反应过来,赶紧跪下拜见自己的百户官。
作为一名后来之人,虽然杜寒并不喜欢他人向自己下跪,但是对于这样一群毫无纪律、四处游荡的人来说,必要的规制必须得立起来。
仅仅依靠言辞训诫就想把这些已经习惯散漫生活的人管束住,未免过于简单。
“接下来要排队依次登记造册,如果有喧哗者立刻杖责二十逐出队伍,何时完成登记便何时一并去吃肉。
想占便宜混饭吃的,现在就离开,若是造册结束后再走,按逃兵处理!吃完饭后,马上在此处给自己挖个藏身的的窝子。”
说完这些,杜寒跃下木堆,去寻找曹变蛟兄弟去了。
恩威兼施,必须以建立威严为首要。
就好比先打断一个人的腿再递上拐杖,他们反而会感激不尽。
若上来就给他们金钱粮食,他们不仅不会知足,还会嫌你吝啬;唯有等到他们快被饿死时,再赐予一碗稀粥,他们便会视你为活菩萨。
尽管缺乏正统读书人的背景,但在场还是有一些略通文墨的人,在李政父子、王鹏、林易和几位老军户的协作支持之下,袁晓和林易开始登记造册。
新到的人群里有一位失意秀才名叫王函,不知怎地居然选入了右百户所当兵,还主动请缨帮助造册,使得造册速度大大提高。
小曹家兄弟却丝毫不见外,命手下抬来了两坛酒,一群人围着桌子开心畅饮起来。
桌子上摆着大盆牛肉以及几盘咸菜和凉拌野菜。
许娘子坐在灶边不时给他们添加菜肴。
由于游击将军两个侄子都来吊丧,这令许家上下都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来来来,就差你了。”
看见杜寒走来,曹变蛟在长条凳上挪了个位置,给杜寒留出了一个空位。
这还是杜寒头一次跟曹氏兄弟一同喝酒,见两人和部下亲如一家的样子也毫不感到奇怪。
在这个明末的年代,大多数将领都是从士兵做起,打起仗来靠的是自家部下拼命护主,虽说没有官兵平等之说,但不少将领都喜欢和部下一共苦乐。
明末时期的武将基本都爱如此,一起吃住一起掠夺一起厮杀一起冒险。
“刚才是想和你喝两杯,看你在忙就没打扰,现在可不能再走了,咱们开怀痛饮一番吧。”
曹变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瓷碗,提起酒坛倒满了杜寒的一碗。
那酒看上去有些混浊,呈现出一种灰白色,看起来像悬浮物似的液体,完全不像平常概念里的好酒。
杜寒端起碗先是闻了闻,虽有一丝淡淡的酒香,但更多是一种酸气。
“请!”
曹变蛟、曹鼎蛟二人齐齐举起酒碗向杜寒示意,随即一仰脖就把酒喝了进去,一口喝完。
杜寒也尝了一口,紧接着“噗”
的全喷了出来,全身猛然一激灵,还接连咳嗽了好几下。
等咳嗽平息后,杜寒略带火气地指着酒碗说:
“这也能叫酒?简直是醋!”
曹变蛟却满脸坏笑地看着他,早猜到他会这般反应:“存放久了点,军中不让随意饮酒,放的时间自然长了些。
我就想到,你们辽东人受不了这个味儿。”
杜寒这才记起,眼前这人是山西来的。
古代的酒多为酿造酒,度数很低,若是发酵过度便容易酸化成醋。
放久还会变酸,尤其冬天饮用前还得加热。
正所谓“煮酒论英雄”
。
“这种酒实在难以下咽,我还真喝不惯,比起啤酒来差远了。”
杜寒把碗推开,对于这种似酒非酒、似醋非醋的饮品,实在提不起兴趣。
“啤酒?那是不是烧刀子?”
站在一旁看热闹的曹鼎蛟误以为杜寒说的啤酒就是烧刀子。
各地言辞不同,刚到辽东的这位山西小伙子还没适应这里的一些叫法。
所谓的烧刀子便是高度蒸馏酒,虽然蒸馏酒在唐代已出现过,但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广泛流行,中原地区的人对它也兴致不高;而北方游牧民族受气候影响更偏爱烈性酒。
直到宋朝以后,随着辽、西夏、金、元等多个政权的更迭,蒸馏酒才渐渐被接纳,到了明朝时期,就算是普通百姓对烧刀子也不再陌生。
所以杜寒从没指望能凭卖高浓度白酒发财,不过既然提起啤酒,倒是勾起了他的想法,他曾听闻有古法酿制方法。
“啤酒不是烧刀子,那东西可比你这些糟蹋胃的液体强多了,喝了保准忘不了。”
杜寒眉飞色舞地讲述啤酒的美妙之处,说到兴起时连自己都怀念起那种味道了。
“啥意思,习惯了就好喝了?”
曹变蛟是个嗜酒之人,听完杜寒的一番夸赞有些疑惑,也有几分怀疑。
“想喝还不容易?你那儿不是有许多饭麦吗?回头给我弄些过来,我试着给你酿出几壶让你尝尝。”
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下土法是否可行,看到曹变蛟来了兴趣,杜寒干脆直接提出要求。
饭麦即大麦,主要是战马饲料。
古时战马饲养极为讲究,若不以精细草料喂养,根本难以完成作战任务。
可以说战马就是那个时期的战斗力核心,饲料就如它的燃料一般关键。
无论是黄豆、黑豆,还是大麦,在物资匮乏时期往往被优待供应。
宁远右屯储备达五十五万石,其中很大一部分专供马匹。
这次曹变蛟却没有轻易答应,盯着杜寒的目光充满了怀疑。
“杜寒,你该不会就想骗我的粮吧?”
“信不信随你,你要是碰到红夷,可以问问他们是否有啤酒。”
杜寒无所谓地说完,随手拿起一块牛肋骨啃了起来。
不用精细饲料养育的牛肉确实香。
入口的瞬间,杜寒忽然觉得即便来到这个时代也不是太坏的选择,至少有机会享受真正天然的味道。
“哥,不过是些饭麦罢了,给他试试又能如何?要是真能酿出啤酒,宁远不是还来了几个红夷么?到时候问一问,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呗。”
\"好嘞!\"曹鼎蛟的答话使曹变蛟转变了念头,他回头看向杜寒:\"你需要多少?\"
\"先来个四五车吧,这酿酒确实耗粮...你说宁远来了些红夷,他们干嘛呢?\"曹鼎蛟的话语激起了杜寒的好奇心。
随口交代了要求后,他接着向曹鼎蛟打探起红夷的事情。
\"具体数目不太清楚,听叔父提过,兵部有个给事中叫什么孙...孙...\"
\"孙元化!\"
眼见曹鼎蛟忘词了,曹变蛟及时提醒了一嘴。
\"没错没错!就是孙元化。
\"曹鼎蛟连连点头,接着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孙元化从京城运来十几门红夷大炮,这批红夷正是陪同过来操作大炮的人。
叔父奔赴宁远便是为了考察这些大炮,听说红夷大炮威力惊人,一发炮弹落地即引发震天动地的轰鸣,最远射击距离可达六里。
\"
提到宁远战役中的红夷大炮,即便杜寒对历史不算精通,这一幕他也再熟悉不过,只不过关于这些火炮的确切由来他还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