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外面吃过午饭,王鹏又给童伟灌了一中午的鸡汤打气。
总算打开了他的心扉,让他又满血复活,后来两人便一起去了供销大楼。
童伟和蔡光启老早就认识,而且十分的熟,在蔡光启办公室童伟一点儿都不拘束。
倒是蔡光启见王鹏和童伟搞在了一起,一脸的诧异。
“你俩怎么能搞在一起?”
“启哥,你这是不是有点歧视了,我怎么就不能和小鹏搞在一起。”
“得,算我说错了,你来我这儿有什么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
于是,童伟将王鹏给他说的事情给蔡光启说了一遍。
蔡光启毕竟是商业系统的老人,而且位置不一样,一听就明白了。
本来,上次和王鹏聊过以后,他就对供销社今后的发展做过十分深刻的思考,也有一些自己的打算。
之所以拖着没有施行,一方面是因为牵涉到政策方面的事情,省供销社的牌子太大不好施为。另一方面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所以就放下了,现在童伟主动找上来,那就不一样了。
他一听就知道这是王鹏的主意。
因此,童伟说完后,他并没有表态,而是拿眼睛看着王鹏。
“蔡叔,刚才童叔说的事,也是我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现在开始在这方面布局正好,如果过了年后,可能就嫌晚了,竞争会很大。”
“那你准备怎么干?”
“成立合资公司吧。
供销社、童叔和我都参股,你看怎么样?”
“供销社哪有这个钱,即使是有钱也不能出在这个方面呀。”蔡光启为难地说道。
王鹏当然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影响的问题,让官老爷出钱门儿都没有,因此改口道。
“这样吧,蔡叔,童叔和我出资金负责经营,公司挂靠在供销社名下,算供销社的下属的单位,每年给供销社交百分之十五的管理费怎么样?”
“你又玩这个?”
“不是,蔡叔,现在只有这个是最好的办法,你们既没有风险,还能进行管控,何乐而不为?
不过,供销社得给我们提供经营场所和人员,人员的工资我们负担。”
“行,正好我也想试试市场,就让你们来试着干吧。”
“启哥,供销社谁在和福建、广东对接?”
“这个我哪知道,让我给你问问。”
说着蔡光启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老盛,你到我这儿来一趟。”
不一会儿,门口便响起了敲门声。人进来,王鹏一看,原来是业务部的盛主任。
两人微一点头,盛主任便走到蔡光启的办公桌前问道。
“领导,什么事?”
“咱们这边谁负责福建、广东的业务?”
“张海民和雷春雨。”
“哦”蔡光启微微顿了一下,转头看着童伟和王鹏。
“老盛,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省出版社的童主任。小鹏,你认识。
他们找你有点儿事,具体的让他们到你哪儿去说吧。”
“好的,我知道了。”
盛主任将童伟和王鹏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童伟简单地把事情说了一下。
“盛主任,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事情。
就是我想到广东、福建调研一下进货渠道,你们那边有熟人,就想让你派人陪我过去一下,人熟好办事吗。”
“这个呀,没有问题。
领导答应的事情我们绝对坚决支持,什么时候走,通知我一声就行。”
“好,那就多谢了。”
事情说完,快要离开的时候,王鹏对盛主任说道。
“盛主任,正好见到您了,我们商店不是要开业了吗,为了打好知名度,我想要一些紧俏商品,不知能不能行?”
“哪有不行的道理,小鹏你说,只要供销社有的,我全部支持你。”
“我想要十辆自行车、十块手表、十台缝纫机和二十部收音机,你看行吗?”
“什么时候要?”
“如果可以的话,等会儿我就想拉走。”
“行,只要库房有的,你就拉吧。”
“那就太感谢你了,盛主任。”
“客气啥呢,本身商店就是供销社的下属单位,分一些指标也是应该的,我给你把出库单开了,你就去上次去的那个仓库提吧。”
“好的,我知道了。”
王鹏和童伟从供销大楼出来,回到了钟楼街。
王鹏给师傅留了四万块现金,然后带着宝辉、建宏,开着三轮车就到仓库提东西去了。
公司的事情,以及到福建、广东的事情,他全部交给了童伟,而他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商店开业的事情之中去了。
非常顺利地从仓库提到了东西,然后将宝辉建宏两人打发走,王鹏自己一个人拉着东西回到了村里。
他将多余的东西卸到了家里,留下四套,直接送到了计权奶奶家。
总算完成了自己应承的事情,他长长地出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