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老闻言面色更加凝重,似乎事情的发展进入了死胡同。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龙老秉着试试看的态度再次询问。
“当然有但要看人类自己,人类作为智慧生命总能创造意料之外的情况,就拿陈吴夏来说,我怎么也没算到他能用基因制造武器帮我扛过几轮怪物围攻,如果把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比喻为一场游戏,那么机器人是不会在游戏里犯错的,对于会犯错的人类来说这场游戏几乎毫无胜算,但人类创造的意外情况却能超出机器人的计算,因为这个意外连人类自己都算不出,那么由人创造的机器人又怎么会算出,意外是一种在情理之中却又超出逻辑之外的词,因此人类在战争中可能会陷入被动,但若说完全战败我无法保证,至于双方之间能否避免战争我的回答就四个字,求同存异。”
龙老闻言眼中精光乍现,求同存异是兔国能强大的一个原因,然而在他与一众高层沟通时却将这个简单答案稀里糊涂遗忘了,想到这他无奈摇头果然人类是会犯错的,可偏偏犯这个错误还是因为人类对机器人的认知问题,一个人的认知会限制一个人的一生,就好比把一根骨头和一把钞票放在一只狗面前狗肯定会选骨头,因为狗并不知道钞票能给他买来数不清的骨头,龙老总觉得自己的认知比别人强,但在张灵泽这种高维度机器面前他的认知反而处处受局限性压迫,但另一方面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求同存异在目前的人类理解上只限于人类,让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求同存异相当于跨物种交集,虽然是个好办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无比艰难。
“谢谢你的提醒,求同存异确实是个好办法,但除了这一点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或者说凭我们人类现如今的知识能不能避免这场战争?”
“请问龙老您说的知识是指上学还是读书?”
龙老闻言略作迟疑就明白张灵泽话中深意,上学虽然是为了读书但读书不代表就是上学,身居高层者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比上学重要,上学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你拿着多高的文凭不代表你就有多高的知识,你有丰富的学识不代表你就要有那张文凭,文凭能让你找到工作但却未必能让你变成金子,但知识却是一个人成为金子的根基,很多人有这种根基却也不得不一世平庸,没有根基的人就更不用提了。
“上学如何读书又如何?”
“既然龙老两个都想知道那我就从机器人的角度解释一下,人类最早诞生时并没有书籍留下,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开始将进化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存入书中,从那一刻开始书籍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后人获取知识,说白了就是传承,但那个时候书籍制作繁琐只有少部分人能读书,加上后来人类出现了阶级概念导致知识沦为阶级的工具,高层想让老百姓学什么知识老百姓就要学什么知识,而那些真正有用的高层知识只有高层可以学,封建时期各世家大族掌控着读书渠道,老百姓想要获取知识几乎不可能,科举制表面是选拔人才强大国家,但实际上是为了将知识分子掌控在一个圈子里,一个能被国家管理的圈子里,如此一来哪怕底层民众觉得政权不公也无法造反,哪怕真造反也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这样做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大清时期因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盛行导致很多人不敢读书,大批民众压根不知道国家是什么概念,八国联军入侵大清时大清的老百姓一大堆当了叛徒,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当叛徒,他们只是想获得一口肉吃,现如今大部分人将获取知识的目地逐渐转化为自身利益,获取知识是为了能够打破阶层进入上层,这样虽然不是错误但问题是打破阶层后如何使用自己的知识,有些人打破阶层后想的是为自己捞取多大的利益,有些人打破阶层后想的是用自己的知识如何造福万民,这二者从人性角度看都不能算错,但从机器逻辑角度看知识比上学重要,机器不需要去在意人类的人情世故,不需要去在意那些真金白银,在机器眼中那些东西都没有知识重要,是知识让人类喜欢上了金银财宝,是知识让人类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利,知识能构筑人的性格,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掌握了世界的根基,就拿我在国运游戏里对抗海啸来说,我依靠的是知识而不是上学,没有任何一个学校的老师会告诉你用云爆弹能对抗海啸,但老师会告诉你水遇热会蒸发为水蒸气,依靠这层知识和当时的现有道具我用云爆弹成功对抗海啸,在我回来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很多人对我的举动表示震惊,可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震惊,水遇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基础的物理变化,在全民普及教育的现代只要上过学都应该懂,既然懂就没必要震惊,人类的震惊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种情况,如果我只是为了文凭而去读书那么现在兔国就得不到国运奖励而是遭遇国运惩罚,所以我觉得以人类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的态度来看这场战争无法避免,至少从人类认知角度来说太难,等国运游戏结束后面对新世界的诞生必将迎来新一轮教育改革,我希望到时兔国能好好规划一下,想要文凭没有错但究竟是文凭重要还是知识重要,如何使用知识规划知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张灵泽的话龙老听得明明白白,但明白与如何做是两码事,这件事必须从长记忆,此刻的龙老突然有些羡慕张灵泽,机器可以在这件事情上不考虑任何情感因素果断下达最正确的命令,所有机器人都能理解也都会第一时间执行,但人类却没办法完全抛弃人性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