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了11月份,整个天地早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关于个人单兵训练的各个科目,李安和李守田才勉强过关。
接下来的训练科目,是冬季长途行军负重35公斤,每日行军60至80公里,就光这个行军,就操练了整整半个月。
下一个科目就是班组战术对抗,教官所给出的科目是三三制战术,每三人一组,形成进攻,掩护和支援的战术小组。
所有人操练了一个星期之后,立马就进入了对抗当中,只要是能够赢下班组战术的人,才算是合格。
李安和李守田两个人被分在了不同的组,由于他们两个人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每一次的对抗,他们所在的小组都是失败的一方。
李安无奈的对着组员开口道。
“爷们,对不住了,我这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加练,要不然的话,还是会一直的给你们拖后腿。”
跟李安同一组的是一名退役士兵,跟一名民兵,听到李安的话,民兵也是挠了挠头。
“这也不全怪你,我这边也是稍微拖了点后腿,虽然比你稍微好一点,但是碰见那些当过兵的,还是相差很多。”
看到他们两个人主动承认自己的短处,作为组长的退役士兵,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行了,没什么好沮丧的,好在这时候是军事训练,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可以将短板补回来。”
“对抗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的经验,在实战训练当中,不用害怕失败,只要能懂得总结失败的经验,找出相对应的方案,总是能够将短板全部一一补齐。”
“接下来我给你们两个人总结一下,这几次我们失败的原因。”
“李安,你一定要注意,在我们三个人形成三角形阵形展开,确保相互掩护的时候,一定要将距离拉开一点,不要跟组员靠得太近。”
“这样子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进攻的时候,呈现散兵线展开,覆盖更宽的战线,迷惑敌方的火力判断,减少敌方火力杀伤覆盖。”
“你老是跟我们挨得太近,敌人的火力,一梭子过来,我们直接就全军覆没了,一定要控制好三角形阵型以及距离。”
“距离拉的足够开,哪怕我们当中有一人牺牲,另外两个人也有足够的反应机会,对敌人形成反击。”
“我们三个人,有两个冲锋枪手和一个步枪手,你作为一个冲锋枪手,在我们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时候,是要负责火力覆盖,掩护步枪手前进。”
“我们跟敌人发生近战的时候,你作为冲锋枪手,要负责近战突击,形成火力层次。”
“我看你的习惯,应该是用惯了步枪,老想着精准射击,这样子是不对的,你作为一个冲锋枪手,就是要远距离火力压制敌人,让他们抬不起头。”
“我作为一个步枪手,才是那个精准射击的人,到了近战的时候,你们用冲锋枪突击,我就用步枪的刺刀补刀,一定要打好配合。”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三个人要向敌人进攻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冲锋枪手,千万不能去节省子弹。”
“我们在敌方火力下快速的跃进,利用地形隐秘交替前进,你在后方一定要随时给我们提供火力的支援,掩护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三三制战术,两人在前进时,随时都必须保证有一人提供火力掩护,确保进攻的连续性。”
“一旦进攻的连续性被打断,敌人就会重新调整位置,寻找到我们前进的位置所在,对我们发起攻击。”
“还有最后的一点,是你一直都出错的一个地方,那就是跟我们对垒的敌人,在进攻受挫的时候,我们必须迅速组织反冲击。”
“利用三三制机动性分割敌人的阵型,如果我们三个人,有其中一个人跟不上,就根本无法达到战术要求。”
“你这后面这两场对抗当中,老是慢了那么一拍,使得我们的反冲击战术失败,被敌人抓住了空档,将我们给团灭。”
“最后的一个问题,你们两个人都有存在,那就是我们三个人当中,有一人牺牲倒地了,你们都会下意识的中断进攻,这是不可取的。”
“在战术上面,教官在训练的时候,讲的明明白白,如若遇见战友伤亡,必须遵循“后补前,左补右”的原则,确保战术的完整性。”
“如果有战友倒地牺牲,你们就停下来,中断了战术的完整性,那么最终我们三个人,全部都会被敌人打掉。”
“其他的环形防御,战斗小组在防御时形成三角支撑点,确保无死角防御,这一点你们都做的很好。”
“还有夜战渗透和丛林山地战术,你们两个人也能够很好的跟我形成配合,我指出了你们的缺点,那么下一场,我们再继续进行对抗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
“好的,组长,谢谢你的提点,我都记下来了。”
听到退役士兵对自己的战术点评,李安非常认真且虚心的接受了对方的建议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