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内,油灯的火苗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将领们围坐在沙盘前,皱着眉头研究战局。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通讯员小刘掀开厚重的棉帘,带着满身寒气冲了进来:“紧急电报!”
将领们纷纷围拢过来,电报上的字迹在油灯下清晰可见:“如今国家兵马紧张,我们八路军必须帮帮场子。”简短的话语,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精神一振。
“同志们,咱们的大部队要来了!”
一位将领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然而,短暂的兴奋过后,众人又陷入了沉思。眼下的局势依然严峻,敌人虽然被拖住了脚步,但对方调集的兵力正在不断逼近,在八路军主力部队赶来之前,他们必须守住阵地,为援军争取时间。
此时,雁门关外的雪下得更紧了。敌军营地内,指挥官望着地图上被打乱的部署,气得青筋暴起。接连的失利让他颜面尽失,他发誓一定要在八路军主力到来之前,拿下雁门关。于是,他重新调整作战计划,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突袭,妄图一举冲破我方防线。
另一边,陈宇所在的小队在经历了大桥爆破战后,伤员们被转移到了山后的隐蔽村落。陈宇的小腿缠着厚厚的绷带,此刻正躺在土炕上。虽然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的眼神却坚定无比。他看着身边同样受伤的战友,心中满是不甘。“咱们不能就这么躺着,得做点什么。”陈宇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被战友按住。
“你就好好养伤吧,仗有得打呢。”战友安慰道。
就在这时,村长带着几个村民走了进来。“孩子们,听说你们受伤了,我们给你们送点吃的来。”村长慈祥地看着众人,身后的村民们端着热腾腾的小米粥和烤红薯。这些物资对于缺衣少食的战士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陈宇感动地望着村民们,突然想到了什么:“村长,村里的青壮年多吗?”
村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陈宇的意思:“有,不少呢!只要能打鬼子,大伙儿都愿意出份力!”
陈宇和战友们对视一眼,心中有了主意。他们决定利用这段时间,训练村里的青壮年,让他们成为保卫家园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陈宇不顾伤痛,在战友的搀扶下,来到了村头的空地上。村里的青壮年们早已聚集在此,眼神中满是期待和紧张。陈宇强忍着伤口的疼痛,站在队伍前,开始讲解基本的战斗技巧和枪械使用方法。他讲得细致,村民们听得认真,不时有人提出问题,陈宇都耐心解答。
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边,指挥部也在紧张地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将领们根据目前的局势,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策略。他们派出小股部队在前沿阵地佯装防守薄弱,引诱敌军进攻,同时在两侧的山谷设下埋伏,准备给敌人一个下马威。
敌军指挥官果然中计,看到我方防线似乎不堪一击,他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进攻。敌军的先头部队气势汹汹地朝着雁门关杀来,却没注意到两侧山谷中隐隐露出的枪口。
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一声令下,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敌军顿时乱了阵脚,纷纷寻找掩体躲避。然而,他们早已陷入了我方的包围之中,无论怎么挣扎,都难以逃脱。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敌军的先头部队被尽数歼灭。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方士气,也让敌军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但众人都知道,这只是敌人的一次试探性进攻,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训练村民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同时,我方也在不断加固防线,囤积物资,等待着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到来。
而此时,在通往雁门关的道路上,一支浩浩荡荡的八路军队伍正冒着风雪,日夜兼程地赶来。他们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们知道,前方有一群战友在等待着他们,有一片土地需要他们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