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忻口战场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
傅作义伫立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内,借着摇曳的烛光,目光紧锁着墙上的作战地图。
地图上,代表日军的红色标记如恶兽般不断蚕食着我方阵地,而标注中央军支援的蓝色箭头却迟迟不见踪影,仿佛在嘲笑这岌岌可危的局势。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副官匆匆而入,手中紧攥着一封电报。“司令,阎锡山长官再次发来急电,中央军支援的那个师行动迟缓,目前还在数百里之外!”副官的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无奈。
傅作义猛地转身,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眼中怒火升腾。他一把夺过电报,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看完后将电报狠狠摔在桌上,怒喝道:“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了,中央军还在窝里斗。图什么!”
他来回踱步,脑海中思绪万千。想当初,在绥远抗战时,自己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保家卫国,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如今,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全国上下本应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可中央军却在关键时刻玩起了心眼。蒋介石此举,无疑是想借日军之手削弱地方势力,可他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一旦忻口防线失守,整个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战局势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司令,各部队已经按照您之前的部署,加强了防线,但弹药和物资储备不足,怕是撑不了多久。”参谋长的声音带着忧虑,打断了傅作义的思绪。
傅作义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发电报给八路军,请求他们在物资上给予支援,同时再次与阎锡山长官沟通,看看能否从晋绥军的储备中调拨一部分弹药。另外,通知各部,让士兵们尽可能收集战场上的弹药,节省使用,不到万不得已,不许轻易开枪。”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指挥部,气喘吁吁地报告:“报告司令,日军在右翼发起了猛烈进攻,88 师伤亡惨重,请求支援!”
傅作义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深知右翼防线一旦被突破,日军将长驱直入,整个忻口防线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他果断下令:“命令预备队立刻支援右翼,务必守住防线!告诉将士们,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让日军得逞!”
预备队迅速开赴前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枪炮声、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傅作义站在指挥部外,听着远处传来的激烈战斗声,心中如刀绞一般。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黯淡无光,仿佛也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而哀伤。
在战场上,一个叫小张的年轻士兵,是预备队中的一员。他跟随部队赶到右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惊胆战。阵地上硝烟弥漫,尸体堆积如山,到处都是受伤的战友在痛苦地呻吟。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握紧手中的枪,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小张掀翻在地。他只觉得耳朵嗡嗡作响,眼前一片模糊。当他艰难地爬起来时,发现身边的班长已经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小张爬过去,紧紧握住班长的手,泪水模糊了双眼。“班长,你醒醒!”
班长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地说:“小张……别管我……守住阵地……”话音未落,便永远闭上了眼睛。小张悲愤交加,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擦干眼泪,从地上捡起一把枪,大喊一声:“兄弟们,为班长报仇!”便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日军。
在激烈的战斗中,傅作义不断收到前方传来的战报。右翼防线在预备队的支援下,暂时稳住了阵脚,但伤亡惨重。而此时,日军又在左翼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傅作义明白,这是日军在寻找防线的薄弱点,一旦被他们找到,后果不堪设想。
他再次拿起电话,与阎锡山取得联系。“百川兄,如今战局危急,中央军指望不上,我们晋绥军和你的部队必须更加紧密地合作。日军已经开始在左翼试探,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阎锡山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说道:“宜生啊,我何尝不知道?可现在物资短缺,部队战斗力大受影响。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了。”
傅作义坚定地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已经向八路军请求支援,他们答应加大在敌后的袭扰力度,牵制日军。我们也要做好正面防御,绝不能让日军突破忻口!”
挂掉电话后,傅作义看着地图,心中默默谋划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知道,在中央军窝里斗、支援不力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地方部队和八路军必须扛起抗战的大旗。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不会退缩,因为他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是这片深爱着的土地。
夜深了,忻口战场上的枪炮声依旧未停,傅作义站在指挥部的窗前,望着那片被战火映红的天空,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悲壮。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守住忻口,让中央军看看,他们这些为了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军人,绝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