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风没有吹进林枫的剧组,《活埋》的拍摄进度很快,已经过半。
时间到了5月,洛杉矶的气温陡然升高。
为了林枫需要的现场收音,空调只能在摄影棚的外围开放,但是黑幕围绕的真正的拍摄地却被高温笼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汗流浃背。
林枫在征求了剧组所有人和保险公司代表的意见后,决定将拍摄时间改至半夜,那时候的气温相对较低,但是对所有人的精神力也是一种挑战。
摄影棚内,七口胶合板棺材整齐排列。
林枫此时正蹲在其中一口棺材前,手指轻轻叩击木板,听着空洞的回响。这口棺材的侧板可以拆卸,专为安装斯坦尼康稳定器设计。
他回头看向副导演:“明天必须完成 360 度环绕镜头的测试,让摄影机从杰昆的左脸滑到右脸时,刚好捕捉到他瞳孔里的打火机反光。”
旁边的副导演连忙记录林枫的话,这是他们此次学习的一部分,结束后需要交学习报告的,不然他们的教授能将他们喷到怀疑人生。
而此时的杰昆·菲尼克斯正在隔壁的棺材里练习呼吸节奏。
他赤膊躺在闷热空间里,胸口绑着心率监测带。
回想这刚刚林枫给他的交待:“杰昆,你的喘息声要像砂纸摩擦玻璃,既急促又克制。”
他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真的被埋在沙漠深处,指甲抠进胶合板的缝隙。
可是正式开拍时,又NG来了,这次不是喘息问题,而是杰昆的动作。
“cut!杰昆,你刚才推棺材的动作太像健身教练了,要像溺水者抓住稻草那样——无力,但绝望。”
林枫在棺材的打开侧,用着疲惫的语气说道......
此时剧组已经工作很长时间了,杰昆·菲尼克斯都已经在棺材里已经躺了四个小时。
他的衬衫被汗水浸透,右手因为反复握拳变得麻木。
林枫突然打开棺材盖:“告诉我,现在你闻到了什么?”
“铁锈味,”杰昆喘息着,“还有沙子的腥味。”
“很好,” 林枫蹲下来道,“想象棺材板正在压缩,每过十分钟,你的活动空间减少一厘米。”
跟着,林枫示意场记将棺材侧板向内推进两厘米。
“现在,试着用下巴去够手机,而不是手臂——记住,你的肩膀已经脱臼了。”
拍摄继续,摄影师爱德华·罗森趴在棺材旁,通过镜头观察杰昆的面部。
他对焦点员说道:“这个角度要捕捉到他喉结的跳动,景深控制在1.4,同时让背景的沙土颗粒呈现出尖锐的质感。”
林枫听到爱德华·罗森的话,突然叫停:“爱德华,我们试试把摄影机倒过来拍。”他指着棺材顶部的盖板,继续道,“让观众看到主角眼中的世界是颠倒的,这样能强化眩晕感。”
.......
当然,林枫除了要求严格,剧组该有的配置还是很完备的。
这部电影虽然是林枫的毕业作品,虽然成本很低,虽然人员组成基本都是在校生,但是不代表会像独立电影一样毫无章法。
就比如,由于拍摄的特殊性,剧组还特意为杰昆·菲尼克斯配备了心理顾问,防止因为长期在幽闭空间内拍摄对演员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每天拍摄结束,心理顾问莎拉?洛佩兹对杰昆进行脱敏训练。
“当恐慌感袭来时,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细节,比如棺材木纹的走向。”
边说着,莎拉?洛佩兹边递给杰昆一个微型压力球:“捏捏这个,把焦虑转化为物理力量。”
时间过得很快,电影的拍摄来到了杀青前的最后一场戏。
这场戏杰昆·菲尼克斯需要在不断涌入的沙子中完成独白。
道具组用工业吸尘器制造流沙效果,鼓风机模拟沙漠的风声。
林枫举着扩音器对已经在棺材中准备的杰昆喊道:“记住,当沙子埋到胸口时,你的声音要像被闷在枕头里。”
这已经是第八次拍摄了,林枫一直没让休息,不是林枫想要赶进度,而是这次场戏林枫需要杰昆有一个更加疲惫的状态,这样演出来绝望的效果应该会更加完美。
当拍摄到第11次时,杰昆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沙子钻进了他的气管。
现场瞬间混乱,医护人员冲进来清理他的呼吸道。
林枫却蹲在旁边,轻声说:“刚才的咳嗽很好,我们保留这个 NG 镜头。”
然后又非常突兀地宣布:《活埋》杀青!
与此同时,在洛杉矶北郊的一座废弃仓库内,《电锯惊魂》的拍摄也来到了尾声。
仿佛是在与林枫比拍摄速度,当时温子仁制定拍摄周期计划时,是21天(上一世中这部电影仅仅拍摄了18天)。
当然,这个拍摄周期是经过温子仁反复计算的,毕竟他可是拍摄了这部电影的短片,也就是《电锯惊魂0.5》版本。
而为了在拍摄周期内这些有些业余的演员更好的表现,剧组采用了 “顺时拍摄法”,即按照剧情时间顺序拍摄每一个镜头。
不过,这样的拍摄方式最大的挑战是保持场景的连贯性。
比如戈登医生的伤口状态、亚当的浸泡时间都需要精确控制。
好在这次林枫审批的拍摄资金比较充足,剧组的幕后人员可比林枫使用的一帮学生娃专业得多,这样得场景复原还难不倒他们,无非就是钱要到位。
此时得拍摄地,为了营造地下浴室的压抑感,美术团队用胶合板和塑料布搭建了一个6x4米的封闭空间,地面铺设了3厘米深的积水。
为了让积水呈现出浑浊的锈色,工作人员混合了咖啡渣和乳胶漆,每天拍摄前需重新搅拌以避免沉淀。
此时拍摄的这场戏正是戈登医生锯腿的戏份。
加利?艾尔维斯(饰戈登医生)为了呈现锯腿的真实感,提前两周进行体能训练,重点强化上肢力量以支撑长时间爬行。
拍摄锯腿戏份时,剧组使用的是一只可拆卸的硅胶假肢,内部填充了由玉米糖浆和红色食用色素混合而成的“血浆”。
为了模拟肌肉撕裂的声音,音效师还在假肢内部放置了装满番茄酱的气球,当刀片切入时用针刺破气球制造爆裂声。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