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唐湉送秦筝和楚肆回来,杨曦就紧张兮兮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张纸条。
“姐,杨蔓蔓她走了,她说她要去南方闯一闯……”
接过杨曦递过来的纸条,唐湉眉头微蹙,她昨天就发现杨蔓蔓不对劲,尤其是她一个劲地打探朱桐的消息,唐湉就猜到了她的想法,没想到还是让人跑了。
“你先去给书记婶子打个电话,告诉她一下杨蔓蔓的事情,人在我们家走的,总要给婶子一个交代,我去找你姐夫,看看能不能去追她一下。”
唐湉说完就去找陈泽阳,陈泽阳听完唐湉的话,一只手搂住唐湉的腰,把人带进自己的怀中。
“她既然想走就不会被我们找到的,我去给朱桐打个电话,让他那边留意一下杨蔓蔓的下落吧,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没必要约束太多。”
唐湉坐在陈泽阳的腿上叹口气,“她这样一声不吭地走了,我担心书记婶子会怪我们。”
“不会,她昨天给她娘打电话了,我隐约听到她和她娘说了要南下的事情,队长婶子应该是知道的,好了,你别想太多了,你去收拾一下东西,我们一会儿去外公家。”
陈泽阳在唐湉的腰上掐了一下,安抚她不安的情绪,换来了唐湉的一声娇嗔,唐湉拍了陈泽阳的手一下,站起身就去收拾三个宝宝的东西。
陈泽阳看了一眼唐湉收拾东西的身影,就从房间中走了出去,他不会管杨蔓蔓的事情,说他冷血也好,冷情也罢,前一世唐湉的死和杨蔓蔓有脱不开的关系,他没有对杨蔓蔓动手已经算是仁慈了,这一世她选择尊重杨蔓蔓自己的命运。
杨蔓蔓坐在南下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有着说不出来的复杂,她可以感觉到唐湉对她打疏远和不喜。
如果没有做过那个梦,她还能还能接受唐湉对她的态度,但是自从做了她害死唐湉的梦之后,她就不敢面对唐湉了。
在面对唐湉的疏远和不喜时,她的脑子里全都是梦中的场景,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唐湉。
一转眼元宵节就过去了,这个新年也算是过去了,关母从外面回来,手中拎着几个包子,嫌弃地开口。
“这京市中真是什么都贵,就连包都比咱们供销社的东西贵,哎,真想回家种地了。”
唐湉接过关母递过来的包子,咬了一口,眉头微微皱起:“关奶奶说得没错,这个包子还不如您做的好吃……”
说到这里,唐湉突然停顿了一下,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关母:“关奶奶,你回家种地,不如留在京市卖包子呀,就在咱们胡同口支个小摊,和关爷爷卖点包子水饺,估计生意肯定不错。”
听到唐湉的话关母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她不自觉的看向关父,关父做出一副思考的模样,一看就是把唐湉的话听进去了。
“小唐,你说的事情靠谱不?年前你们卖衣服是得到国家允许的,可是这卖包子小本小利,我们再交给国家一部分钱,恐怕要赔本赚吆喝了。”
唐湉吃了一个包子,笑盈盈地说:“不会,您出门的时候没看到最近红袖章少了很多了吗?这就说明我们国家逐渐开放经济了,以后会逐渐开放个体经营的,您要是想做,我可以让我小舅舅帮忙问一下需要什么手续,趁着我们还没开学可以帮您把摊子支起来。”
“不过……”唐湉说着看向一旁的陈沐歌,“不过我小姑姑快生了,您时在家带孩子,还是出门挣钱呀?”
唐湉说话的时候眼神还落在陈沐歌的身上,她家三个孩子,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如果陈沐歌生了孩子,关父关母又忙,她担心会疏忽了对陈沐歌的照顾。
唐湉的提醒让关母眼睛中的亮光暗了下去,她确实是要照顾陈沐歌的,但是坐吃山空的日子也不是她想要的。
她知道陈家的条件还不错,但是……总不能一直依附着陈家生活吧。
明白关母的想法,陈沐歌笑盈盈地说道:“其实爹娘他们卖早餐也不错,只要不累到就可以了,我除了坐月子以外,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和孩子的,不用担心我的,而且我距离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
听着陈沐歌善解人意的话,关母再一次觉得有这样的儿媳妇实在是太贴心了,她坐到陈沐歌的身边,握住陈沐歌的手。
“谢谢你体谅我,我和你爹不能一直靠海龙和你养着,以后你们有孩子,开销也大了,我们也想帮帮你……”
“娘我懂,你想做什么,你和爹就去做,有我娘和嫂子在,我不会有事的。”
陈奶奶一直没有说话,她看向王蔚然,王蔚然点点头,她才开口道:“小歌说得没错,她在家里不用你担心,你们想做什么就去做,我觉得你们住的那个院子就不错,可以在厢房开个后门,就在那里开个早餐店,也不用东奔西跑。”
陈奶奶连早餐店的地址都给他们选好了,关父关母没想到这么多人支持他们,他们瞬间干劲十足。
“小唐,那接下来的事情就要麻烦你了……”
关父一脸期待的看着唐湉,如果不是唐湉提议,他们真的要回家种地了,不能留在京市吃喝儿子。
“没问题,手续的事情我会问问我小舅,至于房子……你们要觉得奶奶说的合适,就让泽阳帮忙找人把厢房开个后门,如果你们不想在家里招待客人,其实我之前用的那个服装店也不错,那个地方挨着居民区学校和医院,是个做生意很不错的地方,开个包子饺子铺生意一定很火爆!”
唐湉越说越觉得那个地方合适,就是不知道关父关母能不能忙过来,还是要招帮工。
陈奶奶知道唐湉说的那个店铺,她不赞同地摇摇头:“我觉得吧,生意还是先不要做太大,就在家附近先做着,等着以后个体经济开放了,再搬到那个铺子里,总要先试试水才好。”
“我赞同亲家的意见,我和老关两个人忙,实在是做不了太大的生意,我们要求不高,只要挣够日常开销就可以了,有多余的就给孩子们多存一点,也没有太多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