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人就要毙命,黄澄可正要准备相助,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
随着悠扬的笛声,原地忽然出现了一片桃林,将风云二怪和黄衣门困在了其中。
“这是?”黄衣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哼,装神弄鬼!”廖杰冷哼一声,柔云剑向着当前一株鲜艳的桃树刺去。
“嗖”的一声,面前的桃树消失不见,待廖杰反应过来,却发现自己到了另外一丛桃树中间,回首望时,已经看不见同伴的踪影。
廖杰不信邪,纵身而起,想要越过那桃花林,然而,廖杰跃的高,桃林长的也高,以廖杰的功力,竟然无法飞跃过去。
“是什么人装神弄鬼?”廖杰怒喝道。
四周没有声音,只有悠扬的笛声回荡。
李千帆三人躲在远处,只见面前一片姹紫嫣红,不见了风云二怪和黄衣门的踪影。
半晌过后,其中一片桃林忽然移动开来,让出了一条通道。
云无踪扶着风无形走了出来,两人对着四周拜道:“是桃花岛主吗?我兄弟二人多谢岛主救命之恩。”
四周传来一阵清朗的声音:“不必多礼,你二人虽不才,但也是我岛众人,岂容外人欺负,你们走吧。”
风云二怪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离开了这里。
旋即,桃花林猛然一收,随即渐渐消散,地上只留下了五具森然白骨。
李千帆看的暗暗心惊,黄澄可低声道:“这海外之岛,有三大巨枭,分别是先前所见的东极岛岛主诸葛无情,桃花岛岛主东郭筠岚和岱山岛岛主俞千遁,皆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不可小觑。“
李千帆道:”江湖果然苍龙卧龙,方才出手的应该就是桃花岛岛主东郭筠岚吧?“
黄澄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此人。”
其实李千帆一直想问,如果换做黄澄可出手,是否可以敌得过诸葛筠岚?但这些话李千帆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有多问。
两人低声聊着,等待了一会,见没有了动静,于是现出身来,继续向着南方走去。
将近傍晚时分,三人来到了一座小渔村,这里灯火通明,远远就能听见江湖豪客的喧闹声。
走近一看,在村子的东南角,数家酒肆正热闹非凡,里面坐满了等待出海的江湖中人。
三人走进一间酒肆,让小二上了菜,吃了起来。
“他奶奶的,老子忍你们赤海帮很久了。”一声怒骂打断了热闹的喧嚣。
只见一张桌子旁,一个魁梧的大汉站起身来,喝的满脸通红,正向着隔壁一张桌子的三人怒目而视。
那三人是三名青年,英姿勃发,见大汉挑衅,不约而同的起身,抽出了长剑。
有人知道双方的恩怨,低声介绍道:“这大汉是朱家尖岛朱府的护法朱大威,双方因为海路买卖,朱府跟赤海帮多有冲突,此刻遇到一起,这怒火自然忍受不住。”
“朱大威,你向谁撒野!”一个青年持剑指着朱大威斥道。
朱大威道:“老子骂的就是你们赤海帮这群杂碎,怎么着,想跟老子动手,来呀,老子怕你啊。”
说完,朱大威拔出钢刀向着青年斩去。
刀风烈烈,走的是刚猛路线,那青年也自是不弱,剑走轻灵,缠住了朱大威的钢刀。
其余两名青年则戒备的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支援。
旁边看热闹的人不嫌事大,反而一个劲叫好,顿时,酒肆混乱一片。
唯有那酒肆的老板愁苦着一张脸,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叮叮当当,转眼间,两人已经斗了十几招,青年渐渐后退,显然不敌朱大威的猛力。
朱大威大喊一声,钢刀从头顶直劈而下,向着青年面门砍去。
青年急忙举剑格挡,“当”的一声,长剑断为两截,掉落在地,钢刀威势不减,继续追击而去。
身后那两名青年急忙挥剑,攻向了朱大威两肋,堪堪将青年救了下来。
朱大威正要再度向前,忽然,哗啦一声巨响,震得众人耳朵轰轰作响,众人不明所以,纷纷回头望去。
少顷,响声又传来,与此同时,一阵白银般的匹练从远处而来,白茫茫一片。
“发水啦,发水啦......”也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这白茫茫的一片,竟然是遮天蔽地的海水。
“发生了什么?”众人纷纷跑出酒肆,看向了海面。
只见一道三丈高的巨浪汹涌澎湃,夹杂着阵阵轰鸣,正向着这座渔村冲击而来。
到了距离渔村三十米开外,巨大的洪水轰然落地,化作滚滚浪潮,在地面上肆虐,几间茅屋在海水的冲击下,轰然倒塌。
众人纷纷施展轻身功夫,或跃上屋顶,或跃上树梢,惊疑不定的看着海面。
“会不会是神迹再现?”有人颤颤巍巍的说道。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纷纷抬头看向了远处的普陀山方向。
但浪潮不断,即便想要出海,现在也无能为力,众人只得默默等待。
这翻涌的海水一直持续到了寅时才停了下来,众人一个个神情振奋,焦急的等待着天明。
终于,天边出现了一丝亮光,在亮光的前方,一座高山宛如巨人,出现在众人眼前。
众人不顾脚底的泥泞,纷纷跑到海边,寻找船只,准备出海。
码头的小船经过昨夜的海水冲刷,横七竖八的散落在地面,幸亏船体结实,并未收到大的损伤。
但船少人多,纷争难免发生,也不知谁先出的手,随着一声惨叫,刀光一闪,一个男子的手臂已经被砍了下来,躺倒在地,戚声惨叫。
但众人都急于抢夺,谁也顾不上他,很快,在众人的踩踏中,这名男子渐渐没了声息。
一时间,众人好似疯了一般,喊杀声震天。
李千帆三人站在后面,并未参与抢夺,只是无可奈何的看着这一切。
半个时辰后,厮杀终于告一段落,抢夺到小船的人纷纷驾船出了码头,原地只剩下十几具尸体和十几人,因为势单力薄,并未抢夺到小船。
黄澄可叹息一声,对李千帆和轻羽使了个眼色,往后走去。
待踏入村落,离开码头远一些,李千帆问道:“黄大哥,我们不去普陀山了吗?”
黄澄可道:“既然到了这里,岂有不去之理?”
“那我们现在是去哪里?”
黄澄可道:“小船并非只有码头才有,想必村落中人家另有备用之船。”
李千帆恍然大悟。
果然如黄澄可所说,在敲开第八家柴门后,发现了一艘小船。
开门的是一个六旬左右的老汉,初始看见三人战战兢兢,黄澄可温和的说道:“老人家,我等想要出海,不知谁家还有船只可用?”
老人琢磨了一阵,说道:“几位客官来得正好,老头子我前些年出海,倒是有条小船,不过,这些年身体不好了,这船我就放在西屋里了,也不知还能不能用?几位不妨过来看看。”
黄澄可道:“如此甚好。”
三人跟着老人来到了西边一处空闲的房屋,打开房门,一股发霉的味道散发出来。
三人向里一看,一条丈把长短的小船正躺在里面。
黄澄可向前敲了敲模板,发出沉闷的声响,倒还算结实。
黄澄可回首对老人道:”老人家,就它了,不知多少银子合适?“
老人想了想说道:”反正这船放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客官就给一两银子吧。“
黄澄可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大约五两左右,递给了老人。
老人慌的连忙推辞,但黄澄可硬将银子放进了老人掌中。
李千帆自告奋勇,向前背起小船,三人离开了老人的家。
黄澄可道:”我们去那边。“指的乃是距离码头不远,东边的地方。
一刻钟后,三人来到了海边,这里颇为偏僻,不见人烟。
李千帆将小船放在了海面上,试了试,并未漏水,三人才放心的坐上了小船。
李千帆摇起了橹,小船晃晃悠悠的向着普陀山方向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