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后,李夏就把舒毅、宋念念、刘依彤和刘依依喊了过来。
直接问道:“你们的专辑应该都已经录制完成了吧?”
八月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音乐上的事都没有干,除了准备电影发布会之外,其他事情都放在专辑上了。
又是拍摄mV,又是唱歌,可把他们累坏了。
现在总算可以轻松一些了。
宋念念点点头道:“嗯嗯,已经进入后期剪辑阶段了,都是舒毅哥哥在弄这些。”
“辛苦了。”
李夏冲舒毅一笑,随后道:“mV的事情可以先缓缓,现在你们回去用微博发消息,通知一下粉丝,咱们的新歌要开始打榜了。”
“真的吗?”
刘依依顿时来了精神,这段时间他们看着愈战愈热的榜单,憋得好辛苦,早就想大展拳脚了。
就连舒毅都站直了一些。
李夏点头道:“那还有假,别以为我不知道富天宇、单高杰、山口七郎那些家伙在鄙视老子,这次都给我狠狠地踩回去!”
“好的,我们这就去!”
宋念念用力点头。
并且很快,他们就行动了起来。
……
此时的华语乐坛,气氛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热烈,步入了相对和谐的阶段。
毕竟一切已成定局。
不少歌手也是狠狠松了口气,看来李夏那牲口真的是放下八月份的巅峰赛,专心去祸害影视圈了。
于是不少歌手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发歌。
就算上不了榜一,起码也能混个不错的热度。
某些关系比较好的歌手群里面……
“妈耶,李夏就发了一首歌,真的是太轻松了!”
“是啊,这才是正常的音乐榜单,霸榜那种事情,根本就是妖怪才能做的!”
“支持!乐坛终于恢复常态了!”
“老实说我真怕李夏每个月都发歌,哪怕只是霸占一个位置,也绝对是一场灾难!”
“放心吧,他肯定不会每个月都发的,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低谷时期,他就算发,也不可能一直都霸榜吧?又不是妖怪!”
群里面几个歌手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对于李夏八月没祸害乐坛这件事情,他们给了高度的赞扬。
只是虽然歌手们是松了口气,但是粉丝们却不这么认为了。
他们甚至有些不满。
“唉,八月份的榜单歌曲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跟七月份没法比啊!”
“对啊,除了前十的那些歌,其他的都是啥玩意?”
“就是前十的歌,除了《吻别》之外,其他的也不耐听啊。”
“擦!原来真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感觉?什么电音什么说唱什么国际风,老子早就听腻了。”
“可是不听这些,前十后面的更加难听。”
“对对对!我也想吐槽的,都半个月了,拜托,那些歌是什么玩意啊?质量下滑严重啊!”
“咳咳,有没有想过不是他们质量下滑了,是咱们胃口被李夏养叼了?”
“我靠,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听了李夏的歌之后,再听其他就是屎啊!”
“赞同!”
“赞同+1……”
网上,越来越多的粉丝给【养叼】的评论点赞。
他们是真的产生了不满的情绪了。
六月份的歌曲是什么?
是《霍元甲》,是《八部天龙之宿敌》,是《酸酸甜甜就是我》!
每一首歌都有非常独特的味道,听着让人一下子就爱上的。
而七月份的歌就更加不用说了,十多首新歌陆续发布,堪称过年。
尤其还有《江南》这样的王炸。
经过了两个月的音乐洗礼之后,歌迷们的对音乐的口味早就挑剔了起来。
再看八月榜单的时候,情歌扎堆,无病呻吟,充满了国际服的电子金属感,词曲单调,而且看得出来有些人想学习李夏的风格,但结果四不像。
再也没有七月份的味道了。
一时间,不少的歌手此刻也连着被骂了一顿。
“以前我还觉得你的歌挺好听,现在……你要不别当歌手了,去卖煎饼果子吧?”
“麻烦提高一下歌曲质量吧哥,真的跟七月份的歌没得比!”
这样的评论,是层出不穷的。
歌手们都快哭了。
李夏发歌,他们难受那就算了吧。
你说李夏那小子不发歌了,他们怎么还能这么难受呢?
八月的乐坛,似乎迎来了一场泥石流那样。
就在无数的粉丝都在发表对八月榜单不满的想法的时候。
舒毅、宋念念、刘依彤和刘依依也非常适时地,在网上发了一条消息。
“让各位久等了,我的四首(我们组合的十首)新歌目前已经制作完毕,接下来将会陆续发布在华夏音乐网上,并且还会开通专辑预售通道……李总出品,必属精品,大家敬请期待哦!”
这消息一出,让哀声四起的乐坛,瞬间……又迎来了另外的一股冲击。
新歌?
而且,还有十四首新歌???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
无数的粉丝先是呆了一下。
随后,就是一阵惊喜!
刚刚他们还在抱怨八月份的歌曲跟七月份差距很大。
没想到……马上就有新歌出现了?
还是李夏那家伙的?
“妈耶,真的假的?十四首新歌?好听的吗?不好听的不买!”
“李夏的歌,包好听的啊!”
“不管怎么样先提前发出来吧,八月份的音乐榜我感觉简直就是灾难级别的!”
“就是就是!我也有这种感觉,灾难级别!”
无数网友都纷纷跑到舒毅他们的评论区底下去抱怨了起来。
当拥有的时候,他们还在指指点点。
但是当八月份失去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七月份跟六月份到底有多牛逼。
其他的歌手倒是有些尴尬了。
他们唱歌唱了这么久,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居然会这么被粉丝嫌弃。
就在他们想着要怎么控诉时,一条来自央视转发的微博忽然横空出世,而撰写这条微博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华夏第一曲爹的红歌音乐人,马龙!
【音乐,需要进步!】
【在李夏的歌曲出来之前,我们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目前乐坛的形式。】
【实际上当今乐坛,自从走向国际轨道之后,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什么经典了,好歌变得越来越少,仿国际流水线的批发歌曲倒是变得越来越多。】
【你说不出来那些歌曲到底哪里有问题,但是……你听完之后总是不会有多少印象。】
【乐坛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流水线歌曲的怪象的。】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与国际接轨真的对吗?】
【这种情况一直到六月份,一首《霍元甲》忽然爆火,才终于将乐坛的这一块遮羞布彻底地扯下。】
【加上七月份李夏带着十几首歌对音乐榜狂轰滥炸,再一次将大家的口味养叼了。】
【所以,我才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在真正的好歌面前,流水线歌曲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作品。】
【当我们开始嫌弃那些流水线歌曲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乐坛终于开始良币驱逐劣币了!】
【我希望这不是昙花一现,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然后,让华夏的音乐人们重新动起来,不再一味地与国际接轨,转而为华语乐坛贡献更多的好歌吧!】
这是一条长微博。
同样,也引起了无数乐迷的惊叹和共鸣。
“卧槽,马龙老师!还是马龙老师见解独到啊!”
“是啊,马龙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前真的没什么感觉的,因为那些歌手的水平都一样,但是忽然出现了两个月的好歌,我才发现,原来区别是这么大的!”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音乐变成了流水线作品的?”
“所以,马龙老师的意思是,李夏的出现,是给所有人一个警醒,我们的音乐,正在走下坡路?”
“难道走向国际是错误的道路吗?”
“也许错误的不是走向国际,而是被国际走向,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是处在一种被文化输出的处境上,而我们的文化却无法完成输出,甚至就连华夏人都提不起兴趣,可李夏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现象,让我们对华夏文化有了新的认知。”
“对,我们可以与国际接轨,但不是被文化入侵,而是要完成文化输出!”
“在以前,这或许不可能,但现在有李夏带头,我看到了希望!”
“我们华夏的国粹文化,似乎在李夏手里焕发了新生……”
微博之上,一种对音乐的反思浪潮,终于还是出现了。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出头的是马龙,而且微博还收到了央视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