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柔筝紧闭着双眼,伸手去摸索挂在旁边的粗巾。
刚在脸上抹了一遍,却闻到一股恶臭,险些将她熏得晕厥过去。
“什么东西,好臭!”
门口传来几个女子尖锐的嘲笑声。
许柔筝连忙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污渍,低头看去,自己洗脸用的粗巾上竟然被人抹了猪粪。
恶臭的味道让她不住地干呕。
站在门口的三名容颜各异的小尼姑,朝她冷冷笑了出来。
“听说你不肯替我们好好洗衣裳?这就是给你的教训。”
她们都是在家里做错了事,被送到悔过庵的闺秀。
许柔筝自打来到悔过庵,就被她们抱团欺负。
如今,许柔筝忍不了了,她将带有猪粪的粗巾朝她们扔过去。
“哎呀!”三人惊呼,转身就跑,“这个丑奴发疯了!”
许柔筝追出去,却不料碰见管事嬷嬷巡房。
那三人顿时躲去嬷嬷身后,委屈的说:“师父,我们让丑奴好好洗衣服,她就对我们动手。”
管事嬷嬷凌厉的眼神看向许柔筝。
许柔筝急忙解释:“是她们先在我洗脸的水盆中做手脚,师父您看,还在我粗巾上涂了……”
“够了!”管事嬷嬷严厉打断,“你家人送你来这里,是希望你好好改造,得佛引领,改去过往陋习和恶念,没想到你至今仍不肯安分。”
许柔筝愣住,看见那三个尼姑朝她露出得意的表情,顿时感到委屈,甚至是百口莫辩!
管事嬷嬷故意向着她们,有意磋磨她。
“你不想睡觉是吧?那好!罚你去佛堂里跪着,没有一个时辰不准起!”
说罢,她见许柔筝不动弹,就从袖子里抽出鞭子,狠狠朝她身上打来。
许柔筝疼的发抖,不敢再反抗,连忙去了佛堂。
漆黑的寒夜,西北的秋天总是来的更早一点。
她穿着单薄的衣裳,脸上污渍已经被风吹的发干,泪水滑下来,腥臭的滋味落进嘴里。
许柔筝不得不低声啜泣,拿袖子擦去。
她想到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人生,过的顺遂如意。
先前没有去威国公府的时候,陶姑姑对她格外厚待,培养她诗书礼仪,把她当做闺秀来养。
去了威国公府,许夫人更是疼她如亲生一般。
她吃的用的,皆是最好的,从前在京城里,她走到哪儿,那些闺秀们就得恭维到哪儿。
许柔筝想过自己会死,都没想过她有朝一日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而她美好生活之所以会终结,都是因为许靖央回来了。
许靖央先是不待见她,压迫她在威国公府的地位,紧接着又连环设计,直到让她背负上杀人罪名,被送到这遥远的西北来。
想到这里,许柔筝掐紧了手指,直至青紫。
她要用剧痛来提醒自己记住今天的屈辱,如果她还能活着出去,她不会让许靖央好过!
*
京城的秋末,叶子一遍遍地落。
下了两日雨放晴后,许靖央牵着踏青,去比武场跑马。
看见了那名掌围使,他的神色比之前好了不少,多了几分昂扬的自信,也敢抬头说话了。
许靖央要给银子,他急忙按住铜盘。
“许大小姐,您是神仙般的厉害人物,您来比武场跑马,下官不会收您一分银子。”
“这不合适。”
“合适!”掌围使笑的满脸灿烂,“上次的事过后,魏王殿下不仅没有责怪下官,还帮下官美言,这不,下官刚涨了一两的月俸!”
许靖央抿唇,正要说话,身后就传来魏王的声音。
“这么巧,你怎么也在?难道又是跟踪本王么?”
许靖央回眸,语气淡漠:“王爷,似乎是臣女先来的。”
魏王一袭貂裘,在她面前站定,扬起眉梢。
“难道你是想说我们有缘?算你会说话,恰好你在这,本王有个东西要给你。”
说罢,他身后的侍卫递上一个锦盒。
魏王亲自打开,给许靖央看里面的珍珠。
“东海紫珠,漂不漂亮?六颗,都是送你的。”
他盯着许靖央那张冷淡清美的面孔,等着她露出邓若华那种含羞带臊的浅笑。
然而,许靖央只是看了两眼,就说:“多谢王爷,无功不受禄,我就不收了。”
她牵着踏星朝前走去,调整马鞍。
魏王怔了怔,立即追上:“许靖央,你或许见过不少好东西,但这可是东海紫珠,只有北梁跟大燕互换岁礼时,才能得到,珍稀无比。”
许靖央翻身上马,瞬间比魏王高出不少。
她垂眸望着他,背着光的身形挺拔,英气逼人。
“珠玉于我,不如马蹄下一粒沙。”
“你简直不识好歹!”
“王爷送给我,只会让明珠蒙尘,不如将它兑成银子,接济穷人,一定会有人排着队颂扬王爷仁德,他们比我更懂得领情。”
魏王闻言,一愣:“你当真不要?”
许靖央扯动缰绳令踏星扬起前蹄:“让路!”
魏王猛地后退一步,许靖央几乎没有犹豫,朝前驰骋离去。
他拧起眉头。
许靖央难道还不知道,他们即将成婚?
或许不日父皇的赐婚圣旨就要下来了,她还不想着提前讨好他,难道等着进王府坐冷板凳么?
“欲擒故纵,真无聊!”魏王脸黑,甩袖离去。
可出了比武场,魏王想了想,决定不能就这么被许靖央看轻。
难道她以为他真的不会送给别人?
他拿出三颗紫珠,吩咐心腹拿去高价抛售,换来的银子,则在城中开棚施粥,接济困苦。
紫珠对于别人而言,或许是珍贵的好东西,可对于他这样的天潢贵胄来说,不过是看腻了的玩物。
只是,连魏王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跟许靖央赌气较劲的行为,竟被皇上夸赞了。
御书房里,檀香袅袅,魏王寻常去汇报事务。
皇帝搁下朱笔,抬眼看向他:“朕听闻,你近日在城中开棚施粥?用的还是东海紫珠换的银子?”
魏王心头一紧,垂首:“儿臣……”
头顶传来皇帝的轻笑:“弘英,从前朕总觉得你行事冲动,只知逞匹夫之勇,看来,是朕小人之心了。”
“好事既然做了,就做得漂亮些,扬州水患,朕有意安排钦差南下治水,你便代替朕,作为督官一块去扬州吧。”
魏王愣住,抬眸:“父皇让儿臣去?这……这从前都是大哥的差事。”
皇帝语气恢复一贯的威严:“怎么?你觉得这事,除了太子,别人都做不成?”
“儿臣不敢!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还说什么,回去准备,不日启程,朕要看到你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若有功,朕会好好赏你!”
魏王立即单膝跪地:“儿臣领旨!”
离开御书房,他心情极好。
从小到大,他因为母妃出身卑微,在诸多皇子中并不起眼。
像这种去赈灾得民望的事,根本落不到他身上,没想到如今,他竟也有机会外出办差,为父皇分忧了。
魏王心想,许靖央虽然粗鲁,可是,却不是个坏人,给他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