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真因常受古庵师太指派处理谷外事务,与古庙长老素有往来,彼此熟识。
长老听闻他们的来意后,沉吟片刻,随即领着众人穿过幽深的回廊,来到一处鲜有人知的偏殿。
殿门推开的瞬间,尘埃飞扬。殿中央端坐着一尊石像,面容慈祥,双目微闭,双手捧着一枚果实。那果实的形态,竟与他们在山谷中采摘的野果惊人相似。
厉文快步上前,仔细观察石像底座,发现上面刻着一些模糊的古文。他小心翼翼地拂去尘土,辨认出几个字:“圣果降世,启智延年。”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震撼。难道,这片野果林,真的是传说中的“圣果之地”?
难道,他们无意间踏入了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难道,这片果林,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段古老文明的延续?
厉文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几个字,仿佛触碰到了一段尘封千年的秘密。殿内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的呜咽声。
“如果这真是圣果,那它的价值远远不止是果腹之物。”龙授沉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素真轻轻点头,目光落在石像手中的果实上,“或许,这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启示。圣果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
厉文缓缓起身,望向殿外苍茫群山,心中隐隐有种预感——他们发现的,不只是一个资源宝库,而是一条通往古老智慧的道路。
“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他说道,“不仅是果林的分布、采摘方式,还有它的历史、传说,甚至它的药用价值。”
龙授点头,“我来安排采集样本。”
素真则转向长老,“长老,庙中是否还有其他关于圣果的记载?哪怕只是一句残文,也可能对我们至关重要。”
长老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如古井,缓缓说道:“庙中藏经阁,有一卷尘封已久的《果经残卷》,虽残缺不全,却提及‘圣果生于幽谷,启灵慧、通天道’之语。只是多年来无人深究,皆以为不过是古人寓言。”
素真闻言,心中一震,忙道:“请长老带我们前往藏经阁!若真有此卷,或许能解开圣果之谜。”
长老沉吟片刻,点头应允。一行人随即离开偏殿,穿过层层回廊,来到古庙深处的藏经阁。
阁楼古旧,木香氤氲,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长老登上木梯,小心翼翼地从最深处取出一卷泛黄残破的经卷,轻轻展开,隐约可见几行古文:“圣果之灵,生于天地晦冥之时,得之者可通古今之智,然非心净无尘者,不可得其真髓。”字迹苍劲而古朴,虽残缺,却透出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
厉文屏息凝神,逐字辨认,心中震撼不已。他低声重复着那句“非心净无尘者,不可得其真髓”。
素真目光微动,轻声道:“也许,这圣果并非人人可得,它选择人,而非人寻它。”
龙授皱眉思索:“那我们该如何证明自己是‘心净无尘’之人?”
长老沉默良久,缓缓道:“或许,答案就在果林之中。”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厉文站起身,眼中燃起坚定的光芒:“那我们就再入果林,不只是采集,而是去寻找圣果真正的意义。”
长老缓缓点头,语气低沉:“此卷虽残,但其中之意,或许正是你们所寻之钥。然若欲深究,还需谨记——智慧与代价,往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