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台手术,主要操作是在腹部内,市医院普外水平最高的就是雷主任了,这台手术这么重要,总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医生来上台,总不能几个医生都来自广安县人民医院,那市医院就是个提供场所的地方,表演全是别人。
所以江福生副院长指定要雷主任上,并且要好好配合,不能因为自己医院医生的问题,导致手术失败。
李正把婴儿的小衣服解开,露出粉嫩的胸腹部。
巡回护士看到这么小的婴儿就要做这么大的手术,都有些不忍心看。
“记号笔。”李正说道。
巡回护士定了一下心神,把记号笔交给李正。
李正在小婴儿的胸部正中,向下画切口线,经过跳动的心脏,一直延伸到肚脐上方。
标记好后,李正出去刷手。
陈大勇和朱启东已经洗完手回来了。
他们两个开始消毒铺单。
术前准备很快完毕,所有人都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
“15号刀片。”李正伸手。
林晓梅第一时间拍在他手心。
这都是术前和林晓梅交流好的。
几个医生都有点诧异,但一想到这是个婴儿,也就明白了。
婴儿的皮肤很薄,皮下组织也很娇嫩,用大刀难免会切得太深,15号刀片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换成一般的年轻医生,面对这样一个婴儿,很可能难以下去手。
但李正没有任何迟疑,刀片在婴儿胸口划过,顺着切口线,向下切开心脏上覆盖的皮肤,一直向下,切到肚脐上方。
李正伸手,把刀柄对着林晓梅。
林晓梅第一时间接过去。
李正又迅速拿起电刀笔,精准地电凝一个个皮下出血点。
一层一层分离,显露胸骨。
林晓梅又递过来骨锯。
李正调整好深度后,打开骨锯,开始锯开胸骨。
婴儿的骨质比较软,锯片轻轻放上去,骨头就锯开了。
胸骨锯开后,仔细清理掉骨头碎屑。
李正在打开腹腔,充分暴露出胸腹腔的脏器。
所有人都盯着胸腔内,想看看到底占位了没有。
李正用纱布小心地清理干净渗血。
仔细检查后,李正点头道:“膈肌有缺损,部分肝脏和肠管,经过这个膈疝突入到了胸腔内。”
李正的话让大家都陷入沉默。因为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好处理吗?”雷主任沉声问道。
他作为一个普外科老主任,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心里也没底。
其他人都紧张起来,如果好复位的话,那一期就可以把心脏回植进胸腔,心脏更安全,也免去了第二次手术的痛苦。
与此同时,隔壁直播室内。
大家看到眼前一幕,也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面对这么小一个婴儿,所有人都希望她少受一点罪,都希望能一次手术成功。
屏幕上,只见李正点头,道:“并没有肿瘤组织,肺组织也没有发育异常,回纳脏器应该没问题。”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心里都生起一股暖流。
李正没有任何犹豫,继续小心地分离突入胸腔的肝脏和肠管。
部分粘连的组织,他用蚊式钳和眼科剪钝锐分离,精准而又迅速。
不到3分钟,突入胸腔内的脏器完全游离开。
众人紧紧盯着屏幕,接下来的操作非常关键。
只见李正小心地把腹腔内的肠管向下扒拉,先把腹腔腾出一定的空间,再把肝脏左叶向下扒拉一点,把膈肌上面的肝脏向下推挤。
过程并不顺利。
肝脏似乎卡在了膈肌内。
李正没有强行还纳,停了下来。
再用小剪刀和钳子,把嵌顿的肝脏和膈肌充分分离开,再剪开了一部分膈肌。
再次还纳肝脏,这次很顺利地回到了腹腔。
“好!”
段主任忍不住拍手叫好。
李正是他请来的,手术如果做不好,他脸上也挂不住。
手术顺利,并且超出预期的顺利,他比谁都激动。
“很不错!”江副院长也赞道。
对李正,他是既喜欢又愧疚,所以李正表现越好,他就越高兴,也越宽慰。
张院长没有出声,但老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
李正可是自己医院的医生。
把肝脏回纳后,李正又用同样的方法,把小肠也回纳进腹腔。
处理完毕后,再看胸腔内,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空腔,出现在大家眼前。
这就是小小的心脏应该呆的地方。
李正再检查了一下膈肌,尝试直接闭合疝孔。
“会不会太紧了?”雷主任问道。
李正摇头,道:“不紧,因为肝脏和肠管突入后,膈肌也自然生长了一部分,所以闭合后,松紧度刚好。”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正也松了一口气。
要是太紧了,最好的修复方式是用生物补片,但这个年代,哪来什么补片,都只能取自体组织修补,这么小的婴儿,还要另外再取组织,无疑会加重创伤。
李正用可吸收线直接缝合膈肌裂口。
再次检查了一下胸腔内的组织结构。
“没有问题,准备分离心脏和皮肤组织。”李正说道。
林晓梅已经把蚊式钳和眼科剪送到了他手上。
李正小心地把覆盖心脏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开。
由于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这个过程,李正并没有追求速度,而是以尽量不损伤心包为前提。
分离的过程中,李正细细感知心脏的跳动频率,越来越适应这个频率,他的分离速度也越来越快。
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紧张状态,生怕李正一不小心剪破了心包。
看着李正的速度一直在加快,大家有种错觉,似乎这个操作,也不是很难。
并没有多长时间,李正就完整地把心包从皮下组织中分离出来。
接下来是分离大血管。
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两根动脉也是随着心脏跳动的节律而跳动,分离的难度不比心脏低。
但李正已经适应了这种频率,也很快把两根动脉分离开来。
最后是两根静脉。
心脏的跳动影响就很小了。
李正把速度发挥到了极致。
这下大家傻眼了。
原来正常的分离,是这么快,李正手上的器械,似乎都出现了残影。
两根静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全分离出来。
只用了不到一根动脉三分之一的时间。
“李正的适应能力太强了!”段主任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