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之行事关重大,秦世忠又嘱咐了林策几句,告知他注意事项后,便也不再多说。
看林策这样子就知道他一定要去,现在制止也来不及了。
况且年轻人多历练历练,对自身也有好处。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和你说。”秦世忠似乎想到了什么,他郑重其事,眼神肃穆道:“太子想见见你。”
闻听此言,林策瞪大了眼睛。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现在这位太子,说起来还很年轻。
五皇子这些,其实都已经年纪很大了,但这位太子却还风华正茂,算算年纪,其实比林策大不了太多。
因为大周王朝崇尚武道,人人都懂得强身健体之术,因而寿命更长一些,像是皇帝,都快约莫百岁了,人还在壮年,这就是修炼武道的重要性。
因此大周王朝的皇子们,年纪都不小,唯独太子年龄不大。
“太子为何要见我?”林策古怪的问道。
他和太子龙承乾从来没有交集,不管是前世今生,都毫无半点接触,如今这位太子突然要见自己,倒是显得很奇怪。
秦世忠摆了摆手,示意林策不要多想。
“我乃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武道之事,因为我经常在太子面前提起你,所以你才有机会见太子。”
“另外你和太子年龄相仿,差不了多少岁,所以他对你也有些好奇,最重要的一点,你和五皇子有恩怨,听说还把五皇子狠狠教训了一顿?”
皇帝宠爱五皇子,但是立的太子位,乃是龙承乾。
这就注定了五皇子龙傲和太子龙承乾是对立面,林策既然和龙傲关系不好,注定为敌人,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身为太子的龙承乾自然要和林策结交。
这种简单的道理林策还是明白的。
“叔父,我无意卷入皇家的事情。”林策沉声道,他目前的想法很简单,报仇以及为林家翻案。
如今报仇的事情进行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给林家翻案。
若是在这种关头卷入皇家是非内,搞不好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林策不想蹚浑水。
皇家自古都无情,尤其是对太子之位的争夺,那更是尤为激烈。
太子龙承乾的对手,未必就只有一个五皇子,根据林策的了解,皇子之中可是有不少对太子之位惦记的。
未来这皇位能落到谁手中,还真不好说。
“你不想卷入,那就不该得罪五皇子。”秦世忠叹息一声道,“有些事情,是由不得你选择的。”
“从你我成为叔侄那一刻开始,就有人猜测你是不是成了太子党,你林家,是不是要支持太子!”
“然后你又和五皇子针锋相对,这已经足够说明许多事情了。”
这话说的林策一愣一愣,他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太子太傅,那不就是妥妥的太子党吗?
秦世忠那可是对龙承乾十分忠诚之人,他代表了朝廷文武两派中的武臣之首,他当龙承乾的师傅,那自然是支持龙承乾继承皇位的。
而文臣中,又有个薛禹章是文臣之首,他也是太子党。
太子的势力,很强啊。
恰恰正因为如此,林策是秦世忠的侄儿,薛禹章又是林系之人,和林策关系匪浅。
不管怎么看,林策都是太子党的人。
甚至整个林家,都是太子党!
这个标签,基本上洗不掉了。
林策嘴角一扯,整个人都麻了,他从未站队,但是却已经烙印上太子党的标签,接下来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摆脱太子党这三个字。
“我冤枉啊……”林策苦涩一笑,发自肺腑的喊冤。
“现在明白过来,有点晚了。”秦世忠咳嗽一声,他也不想让林策卷入皇嗣的战争中,但或许从林策踏入汴京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逃不出去了。
汴京城表面繁华,背地里,那可是暗流涌动不停。
“见见吧,对你其实也有好处,太子为人随和,是个仁义之主,你若是能和他相处得来,今后对你,对林家都有帮助。”
秦世忠暗示了一番。
林家不是在当朝皇帝的盛怒下被赶出汴京了吗?
那若是太子上位,林家有从龙之功,还愁回不来汴京?
“那就见见吧。”林策点头,他不想见也得见。
朝廷中暗流涌动,自己既然已经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那干脆就倒向太子好了,根据自己的记忆,前世的时候数位皇子都搞不定太子,太子的位置,那可是稳如泰山。
“到时候我来安排,其实太子也要进入皇陵的,你到时候可以和他亲近亲近。”秦世忠拍了拍林策肩膀,笑呵呵道。
现如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就在这时,只见徐荣走入大厅,他匆匆来报:“老爷,夫人,宫里来人了,来的是张继芳张公公。”
说话间,就见到一袭红色宦官衣袍的张继芳走了进来。
他脸上挂着笑意,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奇怪之色,看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对宫内太监十分熟悉的秦家,倒是可以通过这个表情猜测出一些事情。
“看来有好事。”秦世忠放松下来。
既然宫内的太监来了,那肯定是皇帝要找自己,秦世忠当即上前准备接旨意。
但下一刻张继芳却走到了林策面前。
“人和伯,准备接旨吧。”
“我?”
林策伸手指了指自己,张继芳到镇国公府来找自己宣旨,是不是奇怪了一点?
秦世忠等人也都愣住,没想到这道圣旨竟然不是来找他们的。
但这就更奇怪了。
林策不久前才接了旨意,又是晋升人和伯,又是升官,皇帝更赏赐了诸多银钱,就是少了个食邑,难不成这一次宣旨,是给林策加食邑的?
“人和伯?”张继芳笑眯眯的喊了一声。
“杂家去过李府了,但你不在,李大人告知我你在镇国公府,因此杂家才追了过来。”
“快快受旨吧。”
林策反应过来,当即摆出接旨的姿态。
张继芳开口,便让众人全都愣住:
“朕,愿纳禹州人和伯为婿,今为灵姚公主与人和伯,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