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苏白暂且没有去打扰吴淑华,任由这个女子继续沉睡,以恢复元气。
“是时候开始炼制劫雷蛊了。”苏白这般想着,已然回到了自己的静室之中。
他缓缓盘膝坐在地上,神情专注而严肃。
在过去的这几天里,苏白四处寻觅,不仅成功寻得主材料劫雷果,还集齐了其余三十六种辅助材料。如今,所有材料终于全部备齐。
没有丝毫犹豫,苏白抬手将所有材料一股脑儿地放入蛊神鼎中。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燃烧了五千块中品灵石,以此作为启动蛊神鼎的燃料。
刹那间,蛊神鼎内涌起滚滚庞大的灰色气流,如汹涌的浪涛一般,瞬间将劫雷果及其他材料统统卷入其中进行炼化。
那些材料在这股神秘力量的作用下,逐渐被淬炼为最为纯粹的基础物质,而后悬浮在蛊神鼎内,仿佛受到某种神秘指引,开始相互排列组合。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咚”的一声闷响,无数灰色气流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聚拢在一起,紧接着,一条周身缭绕着神秘气息的紫色蛊虫,缓缓从虚空之中钻了出来。
蛊虫身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紫色雷纹,看上去就如同不断有一道道紫色雷霆在其体表闪烁跳跃,同时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浑身颤栗的恐怖气息,还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毁天灭地的力量。
“嗖!”几乎是眨眼之间,这条紫色蛊虫身形猛地一闪,化作一道耀眼的紫色闪电,“唰”地一下钻出了蛊神鼎。
随后,它瞬间又化为一道雷纹,径直没入苏白的右手之中,稳稳地印刻在他右手手背上,呈现出一道栩栩如生的闪电形状。
紧接着,一股磅礴的讯息如汹涌的洪流一般,从劫雷蛊身上源源不断地灌输而来,径直涌入苏白的意识海深处。
“劫雷蛊,此乃自天地劫雷中孕育而生的天地奇蛊。它以天地万雷为食,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控天地间无数劫雷,俨然掌握着雷罚的无上权柄。”
“描述:此蛊世间独一无二,拥有雷罚之力,象征着天地间至高无上的权柄。它具备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悉心培养它,它必将成为你手中最为强大的杀伐蛊虫之一。”
瞬息之间,苏白便感觉到一道道电流如灵动的小蛇一般,迅速传遍全身,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他的周身弥漫起一道道细小的紫色闪电,仿佛将他笼罩在一片神秘而危险的雷电领域之中。
“这蛊虫竟如此强大!”苏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这劫雷蛊才刚刚诞生,仅仅处于一阶下品的层次,就已然拥有这般可怖的力量。
若是将其培养至二阶、三阶,甚至四阶,那威力简直难以想象,必定会达到一种恐怖至极的程度。
而且,劫雷蛊以劫雷为食,这无疑使它成为抗衡天劫的绝佳助力,任何法宝与之相比,都难以望其项背。
“看来炼制劫雷蛊,这一步棋走对了。”苏白暗自思忖,“有了劫雷蛊,云霜的天劫便无需担忧了。不过,此事也急不得,还需耐心等待。至少要等四阶大阵建造完成后,才能让云霜结婴渡劫。
否则,元婴天象一旦出现,必定会引起无数修士的觊觎和关注,那可不是什么好事。”苏白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
时光悄然流逝,又过去了数日。
原本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吴淑华终于悠悠转醒。
在苏醒的那一瞬间,她敏锐的警觉性瞬间被触发,赫然发觉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出于本能,她立刻开始感知自身的身体状况。一番探查之后,发现自己的元阴并未失去,身体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碍,这才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正在静室中潜心修行的苏白,敏锐地察觉到吴淑华已经苏醒。
他心念一动,施展瞬移蛊,瞬间便来到了这处院子之中,出现在吴淑华面前。
“吴道友,你终于醒了。”苏白看着吴淑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昏睡了足足七天七夜,如今可算是醒过来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吴淑华看到苏白出现,内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里似乎并非什么危险之地。
她心里明白,如果眼前这个男人真的想要对自己不利,在自己昏迷的时候,早就有足够的机会下手了。
“这里是星辰城。”苏白开口说道。
“星辰城?!”听到这个名字,吴淑华不禁吃了一惊。
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段记忆,隐约记得自己似乎对星辰城有所了解,好像曾经还派人去调查过这个地方。
只不过后来海族入侵,整个沧澜海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她便不得不中断了对星辰城的调查。
毕竟与阎魔宗的宏大计划相比,星辰城的事情只能算是小事一桩。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如今竟然会出现在星辰城。
等等!她突然想到,自己的手下于峰等人就是在这个地方殒命的。
之前她还怀疑是不是灵霄盟察觉到了什么,所以对自己的手下痛下杀手。
但如今这个男人也出现在星辰城,难道说,这里是这个男人的地盘?
以这个男人的实力,诛杀天阴教圣子都如同捏死一只小鸡般轻而易举,那么自己的手下被他解决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怎么?你听说过这个地方?”苏白好奇地问道。
“嗯,曾经听闻过。”吴淑华回答道,“似乎是灵霄盟偏僻海域的一座城池。莫非,道友你便是这座城池的主人?”她美眸流转,凝视着苏白。
“也可以这么说。”苏白神色沉稳,缓缓说道,“这座城池是我与我的几位道侣共同建造的。”
什么?!听到这话,吴淑华心中猛地一震。
她着实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男人居然已经有道侣了。
不过细细想来,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