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渐渐笼罩大地,城市的喧嚣也渐渐被夜色所掩盖。
我站在店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惆怅。
我转身走进店里,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关门打烊。
当我收拾完最后一件物品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杨文杰曾经坐过的那个位置上。
那个位置,此刻显得格外空旷,仿佛还残留着他的气息。
我凝视着那个位置,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杨文杰的面容和他所说的话。
他的悔恨让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收拾好东西后,我锁上店门,踏上了回家的路。
夜晚的街道格外宁静,只有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当我回到家时,静姐已经准备好了晚餐。
她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里,微笑着迎接我。
当她看到我凝重的神色时,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关切。
“今天的事不顺利吗?”静姐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我点了点头,将杨文杰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
静姐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皱起,若有所思。
“既然他诚心悔改,是该帮帮他。”静姐说道,“不过……”她顿了顿,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你现在的身份不同以往了,处理这些事情时要格外小心。”
“放心吧,”我握住静姐的手,安慰道,“我知道分寸的。”
静姐看着我,点了点头,眼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
晚饭后,我独自走进书房,关上了门。
书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香,那是岁月留下的气息。
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我打开那本黄老太爷留给我的古籍。
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每一页,这些古籍中详细记载了许多处理堂口问题的方法,其中有一本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本古籍中特别提到了\"落座不稳\"的情况,这正是杨文杰所面临的问题。
据典籍记载,堂口仙家落座不稳,多半是因为立堂时弟子心性不纯,或者是领堂师傅道行不够。
这种情况下,仙家无法安稳落座,反而会引来一些游魂野鬼趁机作乱。
而杨文杰的情况似乎更为复杂,他不仅仙家落座不稳,还借仙家之名敛财,这已经触犯了出马行当的根本戒律。
要解决他的问题,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需要重新整顿他的堂口,让仙家能够安稳落座,同时还要帮助他净化心性,让他明白出马弟子的真正使命和责任。
夜深人静,我合上了那本古籍,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我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初步的计划渐渐在我心中形成。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身上,我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出门了。
我的第一站是城隍庙,作为一名出马弟子,处理堂口问题,尤其是涉及到清风的时候,向当地城隍报备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城隍庙的青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尽管时间尚早,但城隍庙内已经有不少香客,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跪拜在神像前,祈祷着平安与幸福。
我走进城隍庙,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我在香炉前请了三炷香,然后拜在城隍爷的神像前。
我闭上眼睛,将杨文杰的情况在心中默默禀报。
虽然我听不到城隍爷的回应,但我能感觉到一股温和的力量在四周流转,仿佛城隍爷已经知晓了我的祈求。
从城隍庙出来后,我又去了一家陈老头的香烛店。
整顿堂口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香烛和符纸,这些都必须提前准备好。
当我到达香烛店时,却发现纸扎匠老陈头并不在店里。
听店员说,老陈头出远门了,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张师傅,今天要请什么?\"店员认得我,热情地招呼道。
我把需要的物品清单递给店员,店员看了一眼,惊讶地问:\"这是要整顿堂口?\"
我点点头,解释道:\"一位朋友的堂口出了点问题,需要一些特殊的香烛和符纸来处理。\"
店员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着物品,一边好心地提醒道:“整顿堂口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张师傅您可得千万小心点儿。就在前几天,也有个人来我这儿买这些东西,说是要整顿堂口呢,结果没过几天就出大事啦!”
“出事?”我一听,立刻警觉起来,追问道,“出什么事了?”
店员见状,赶紧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是这样的,那个人请来的并不是什么正经的仙家,结果在整顿堂口的时候,反而被仙家给上了身,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听到这里,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整顿堂口本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像杨文杰这样已经出现问题的情况,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引火烧身啊!
我提着准备好的物品,心情愈发沉重地回到了结缘堂。
此时,已经临近中午时分,店里的生意还挺不错,栓柱正在店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他一见到我回来,赶忙迎上前来,接过我手中的东西,说道:“阳哥,那位杨先生刚才给店里打了个电话,说他下午三点会过来,问您那会儿方不方便。”
\"告诉他可以。\"我点点头,\"栓柱,下午我要在里屋处理堂口的事,你在外面照看着,别让其他人打扰。\"
\"明白。\"栓柱郑重地答应。
午饭后,我开始在里屋布置法坛。整顿堂口需要清净的环境,我特意在四周布下了结界,防止外界干扰。
法坛布置妥当后,我静坐在蒲团上调息。
整顿堂口需要消耗大量心神,我必须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