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烟火里的松弛感
灶台上摆着三个容器:我的粗瓷碗、老婆的保温盒、带公司的保鲜盒。阳光晃眼,我却在算量——自己要吃饱,老婆得够量,带的不能太少也别沉。
先给老婆盛鸡腿青菜,专挑带皮大肉,青菜也多放,直到快漫出盒沿。想着她胃不好,多留点总没错,手没停,盒里的菜越堆越满。
给自己的碗盛了小半碗,又怕不够。早上没吃早饭,这菜撑不到下午怎么办?赶紧又添一勺,碗里的菜堆成小山,才松口气。
轮到保鲜盒,锅里只剩小半份菜。铺在盒底薄薄一层,我盯着看两秒,想添却没菜了。算了,晚上饿了再买个馒头,总比纠结强。
端碗坐下,刚扒两口就发现不对劲。菜太多了,胃里没那么大空间,越吃越撑。早知道不纠结“够不够”,随心盛反而正好。
放下碗,瞥见沙发上老婆的衣服。浅粉色针织衫、牛仔裤,是昨天她换下来的。趁现在有空,赶紧拿去洗,省得待会儿忘了。
抱衣服往洗衣机走,鼻尖蹭到针织衫,有她常用的薰衣草洗衣液香。心里软了软,选了轻柔模式,怕洗变形,又多放了片护色纸。
洗衣机嗡嗡转起来,我靠在阳台栏杆上歇着。阳光晒在背上,暖融融的。风裹着楼下桂花的甜香飘来,刚才算量的焦虑,一下散了大半。
想起以前买个菜都要算:中午吃多少、晚上剩多少。做家务也排时间表,稍微乱了就心烦。忙得一身汗,反而没享受到半点舒服。
就像这次分饭,算来算去还是没准。自己多了、带的少了,可也没怎么样。早知道不费那劲,随心来多轻松。
洗衣机“嘀”一声停了。我赶紧掏衣服,针织衫还带着潮气,轻轻扯平褶皱。袜子一双双理好,夹在晾衣夹上,怕被风吹跑。
看着衣服在风里晃,浅粉、浅蓝,像小旗子。突然觉得,不用把每件事都卡那么死。少想点“对不对”,心里反而踏实。
以前总怕老婆不满意,怕自己吃亏。可她从来没说过什么,反而常说“别太累”。是我自己把自己绑得太紧,像被线拽着的木偶。
收拾完阳台,我坐在沙发上喝凉豆浆。杯子暖手,豆浆的甜在嘴里散开。没有会议的慌、算量的烦,只有说不出的放松。
其实哪有那么多“必须”?饭多了就少吃点,少了就添点。衣服今天洗不完,明天再洗也没关系。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标准”的。
以后做饭,就按大概量来。想吃多就盛,想少就少。给老婆留的饭,多了她明天吃,少了就煮个鸡蛋补。再也不算来算去。
家务也慢慢来,累了就歇。不用逼着自己一口气做完。做饭是开心的事,做家务是暖心的事,别让“纠结”毁了这份舒服。
正想着,门锁“咔嗒”响。老婆推门进来,一眼看见阳台的衣服,又瞥见桌上的保温盒,眼睛亮了:“今天这么乖?”
我递过温水,笑着说:“饭在桌上,还热着。”看着她打开保温盒,夹起一块鸡腿肉,心里暖暖的。原来简单点,就很好。
她吃着饭,跟我说今天上班的事。我听着,偶尔搭两句。阳光从窗户进来,落在她发梢。这一刻,没有算计,只有安稳。
生活里的小事,就像菜里的盐。少放一点,才尝得出食材本身的鲜。少想、少做、放宽心,日子才能嚼出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