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举人家的宴席好不热闹,邀请来的多是族中管事及交好的乡亲,即便没被邀来的村民们,张婆子早已安排了人,备上礼果挨家挨户的送去,为自家女婿讨个吉利。
宴席上大伙举杯同庆,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迭,不仅贺年庚被众长辈乡亲恭维夸赞,锦绣这位举人娘子同样备受拥护。
从某些层面来说,中举学子在寻常老百姓眼里已是有官名在身,不仅每月可享朝廷官府派发的月例三两,更可享免五十亩良田赋税,何况贺年庚再次拔得头筹,享有百亩免税政策。
此次科举名下享有的免税,贺年庚很好的合理分配,两家人的四十亩地和哥嫂家的三亩地,以及六爷家的十亩地全部划入名下享有,剩下的交由族里平均分配落实到每户族人手里。
整个贺氏一族都跟着沾上举人的光,即便免去的部份粮税不多,到底省下了不少口粮,族里村民没口子的上门来道谢。
也因着村里出了名举人老爷,村民们渐渐意识到栽培读书子的益处,倘若将来自家出了个功名学子,不说更换门庭,重要的是顿顿都能吃饱肚子,可不比在地里刨食实在。
更有听说,贺氏族学重新修葺扩建,不少外姓村民多番打听,得知修葺族学由锦记商行一手张罗,原本只有一间的破旧学堂,将扩大到三间,来年修葺好的族学不仅贺氏一族的孩子能上学,村里的外姓人家孩子同样享优先入学政策。
孩子们的束修从原本的三个大钱降到了两个大钱,倘若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的孩子,可用家中种出的木薯到作坊换成银子束修。
一下子,即便家中再是清贫的人家都能供得起孩子读书,还听说来年开春,族学将迎来一名举人先生,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得了消息的村民们,家中有适龄小子的汉子,个赶个的到工地帮忙修葺学堂,好的来年家中孩子也能跟着到贺氏族学上学。
——————
几日后,贺家小院门前停了两辆马车,贺年庚让年忠带领作坊过来帮忙的工人,仔细把祝先生的行李物件安置到车篷里。
自古有云,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祝先生终归要回到他习惯且向往的【闲人居】。
夫妻俩领着孩子在门前相送,丞舟丞己领着两位兄弟恭敬的向老人家行礼作揖。
丞舟,“祝爷爷,少游会记着你的教诲,日后同样会好好读书,像爹爹一样考出功名。”
祝先生老眼欣慰,到底是自己看着出生教着长大的孩子,几个孩子中,丞舟读书最具慧根,将来必定是个可塑之材。
“好小子。”祝先生面上不显,实则也不舍得这个孩子。
固有不舍,可是相比之下,儋州才是适合养老的地界,在那里远离朝廷纷争,更没有战火波及,也不必担心生存不易,属实天上人间。
一晃眼已是十年光景,他是时候该回去了。
思及此,祝先生少不得在孩子爹面前衷心的说叨几句,“少游这孩子自幼随你,你做老子的要做好榜样,莫要荒废了这根好苗子。”
“是。”贺年庚难得恭顺地向老先生揖了一礼。
祝先生满意地捋了捋发白的胡子,这时,年忠从马车旁过来,“大哥,先生的行李物件都归置好了。”
贺年庚点点头,锦绣压下心头不舍,微笑道,“先生路上顺风,我和年庚等着你的平安信。”
祝先生笑了笑,道,“将来再有好的零嘴,别忘了让你的雕给老夫送来。”
锦绣手里有两只灵雕的事情,瞒不过家中的两位老先生,皆因雕妻到了儋州,时常成了丞延解闷的玩伴,故而也传入了祝先生耳中。
锦绣笑道,“自然如此,此次雕夫会护送先生前往。”
祝先生点点头,没有拒绝夫妻俩的好意,灵雕相护是倍有子的事。
贺年庚瞅了眼老先生得意的神色,不由得嘴角抽搐,感觉眼前这位【牛人】,回头又得在自己的史书里记上一笔。
临别前,祝先生再次看了眼面前的几个孩子,丞卿和病隐虽说不舍得先生离开,但只要想到日后不用再上老先生的课,高兴的小尾巴都快翘起来。
祝先生故意鄙夷两个臭小子,最后目光落在丞己身上,说道:“可记住,天下万物勤能补拙,老夫虽时常苛刻严谨,这几年你读书上进,已有自己的思路,切莫丢弃本心。”
丞己感激老先生这些年的教诲,深深揖了一礼,“是先生,学生必当谨记。”
见状,锦绣不觉与贺年庚四目相对,夫妻俩没少听祝先生点拨丞己的课业,这孩子是个愿意下苦功夫的,只若再雕琢几年,未必没有一番出路。
牵着娘亲手的小姑娘明疏,可可爱爱的冲祝先生眨眨眼,“祝爷爷,岁好会想您的。”
祝先生老心微软,“好。”
丞卿见状,也跟着道,“祝爷爷还有我,停云也会想您。”
祝先生嫌弃地撇撇嘴,如当初嫌弃小子爹一样,到底也是喜欢这个孩子。
常言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年庚夫妻所出的几个哥儿都是脑瓜不错的,便是这小子自小不爱读书,不然,以他的小聪明未尝不能与他父亲一样。
病隐同样讨好似的冲祝先生笑道,“先生,您路上慢点儿,隐哥儿定会想您。”
祝先生瞅两眼病隐,哼哼两记,兄弟中属这小子皮实又滑头,便是这性子,将来做买卖指定比他老子会打算盘。
病隐并不觉得被老先生嫌弃,想想日后不用再上学,心情愉快得紧。
小伙子并不知,家中老子娘已为他打点好一切,待来年贺氏族学开了,便将他小子再度打包送入学堂。
赶早魏娘做了一屉方便带在路上的干粮果子,张婆子和王氏也做了两笼肉包子送来。
几番不舍寒暄,终将面临离别。
望着遥遥离去的两辆马车,以及空中没入的黑影,锦绣不由得用帕子抵了抵发酸的鼻子。
贺年庚见状,伸手扶过她的腰肢,“我们进去吧。”
“好。”
夫妻俩带着孩子转身回院子的时候,忽然,身后跑来一名族里后生,急切道:“年庚大哥,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