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来到书房批阅奏章,对林安出嫁并没有太在意。
她虽然长得漂亮,做事勤劳,为人忠诚。
林安即将与未婚夫完婚,这是一件喜事,也没有觉得可惜。
再说他想要的女人,全天下美女唾手可得。
江易心中只有争霸天下,女人对他来说如同绿叶。
批完了奏章,先去芙蓉殿吃晚饭,又去了章台宫庞玥婷那里。
转眼过去了数日,大汉各地没有重大事发生,一些小自然灾害无关紧要。
各地治安还是比较好,周边国家也安分多了。
只是最近不断地往南海各岛送补给,大汉准备等待最佳时机灭了松昌国。
这一天,江易来到了枢密院,述律妘和石光亲自迎接。
他得到一个消息,东梁国已经制造出了不少火炮。
这也算是一件大事,对大汉多少有些威胁。
“听说东梁国造出了火炮,已经列装军队,对火枪进行了改进。”
“是的,东梁国还与辽国合作,把一部分粮食卖给辽国。两国紧密结盟,恐怕对大汉极为不利。”
石光收到枢密卫送来的消息。就立刻向江易汇报。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让他最终做决定。
“他们造出火炮和火枪,只要不入侵大汉边境,暂时不用管他们。”
并不是怕了东梁国,目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国内建设。
对外发动战争的次数少了许多,要说东梁国对大汉有威胁,是有一点,但不大。
江易也没有轻视他国,一直派枢密卫密切关注。
也没有想过让枢密卫去破坏。更清楚这么做风险太高,成功率很低。
安排枢密卫在各国,其目的就是为了打探消息。
大汉高层及时得知,并采取应对措施。
“东梁国造出的火炮打不远也打不准,对其他国家来说威胁更大,对我们来说,不足为惧。”
大汉边关用上了坚固的水泥,前装滑膛炮打出的炮弹威力有限。
“陛下,大汉周边三十个国组成军事联盟,恐怕他们有大动作。”
速率云觉得这些国家实力并不弱,据可靠消息,这些国家组建的联盟兵力加起来将近三百万。
若是多线作战,大汉的压力极大。
大汉目前总兵力八十万,地方军综合战力比进军弱一些。
而且兵力比较分散,只要几个国家联军攻打一处,大汉一些地方可能守不住。
“他们是想跟大汉开战,那就等着吧。只要他们战败了,就让这些国家赔得倾家荡产。”
江易露出一抹诡笑,巴不得那些国家动手,就有理由收拾他们。
主动求和是不可能的,要打就奉陪到底。
要打多久,还是大汉说了算,要牢牢掌握主动权。
“辽国那边还有什么动静?”江易问道。
“辽国也在研究火器,从周边国家大量购买粮食、马匹、铁器,这段时间在大量训练骑兵。”
石光把这些事之前就汇报过了,江易既然问了,那就再详细说一下。
看来辽国一直对大汉不怀好意,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南下入侵。
大汉边境严加防守,周边国家军队也很难有机会入关。
“还有其他的吗?”江易又问道。
“有些官员跟外国暗中勾结,意图谋取更多好处,臣之前就将此事向陛下禀报过。”
石光确实禀报过这事。那些官员品级不高。
他们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将来周边国家打过来。
那些官员就当向导,事成之后,或许成为其他国家的高官。
“我确实知道这事,他们还真是贪心不足。朝廷但他们不薄,还想做出叛国之事。”
江易已经派人去处理他们,绝不能留隐患。
“辽国跟大汉周边几个国家密谋,等待时机。各国联军多路出发。给大汉重创,到那时刮风大汉领土。”
述律妘很清楚事情非常严重,认为辽国这是在自取灭亡。
“辽国还真是忘恩负义,去年发生瘟疫。我们给他们援助,瘟疫消除了,就想着吞并大汉领土。”
不求辽国给多大的回报,至少不在大汉边境闹事。
述律齐裕确实有着远大的志向,想让辽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大汉却是辽国最大的威胁,单靠一个国家,是不能对付得了大汉。
必须联合更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团结一致。
“我们就以静制动,只要他们敢动手,就给他们致命一击。”
江易说完叹息一声,他也想跟各国维持友好关系。
虽然对一些国家发动战争,那是因为有些国家想要他的命。
计划灭东梁国,那是为了完成统一。
辽国最困难的时候,大汉给予援助。
这才过去多久,辽国背地里做忘恩负义之事。
“既然我们知道辽国和其他国家有所图谋,那就加强边防,绝不能让他们越过边关。”
将入侵者拒于国门之外,让大汉百姓免遭屠戮和奴役。
江易控制好情绪,这些年,经历过不少大事。
气归气,还是要及时采取措施,免得遭受更大的损失。
“若是辽国再入侵,非把辽国打残不可,让辽国皇帝亲自跪在我面前认错。”
述律妘和石光感受到江毅动真格了,辽国这下可惨了。
以大汉的国,绝对能让辽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主要是防辽国和东梁国,北边多集结骑兵,东边多准备火枪火炮。
或许一两年内,就有一场大战。
或许这场大战会持续很久,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大汉要以一敌数十国,而且是多线作战。
“臣觉得那些国家可能会在明年发动战争,他们不想等太久,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述律妘当然不希望各国跟大汉频繁发动战争,这是不可避免的。
“确实,他们不想等太久。那样的话,大汉国力会越来越强,他们就很难有胜算。”
最好趁着大汗发生天灾,或者大汉周边出现治安混乱。
各国很容易越过边关,在大汉境内一番抢掠。
“大汉边关暂时比较平静,根据枢密卫探查的消息。那些国家互派使者密谋,枢密卫得知的消息有限,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动手?暂且不知。”
石光把得到的重要消息向江易汇报了,也希望大汉边境早点加强防备。
一场大战随时有可能发生,也许那些国家不会等到春暖花开。
冬天寒冷,他们认为边关守将不会轻易出城,防备也比较松懈。
“枢密卫做得已经够好了,我已经派兵前往边关加强防备,就看那些国家有多大能耐。”
有些战争不可避免,更不会向他们求和,向他们割地赔款。
大汉永远不和亲、割地、赔款、求和,要站便战,哪怕只剩最后一人。
要打出大汉的骨气,大汉将士们早就磨刀霍霍,也想多杀敌立功。
把能征善战的将领调到边关,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