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雄伟的“狮王斗兽场”,李工带着刘楚继续向非洲区的纵深地带行进。沿途的植被渐渐发生变化,稀树草原的景象逐渐被更为茂密、带有几分热带风情的树木所取代,空气似乎也湿润了一些。
“园长,前面就是我们为非洲象准备的家园了。”李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这个区域的设计,可以说是整个非洲区里最大胆,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个。”
刘楚顺着李工手指的方向望去,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那片建筑群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时,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远处,几座大小不一、形态酷似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在非洲特有的高大树木掩映下拔地而起。
它们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以一种近乎一比一的比例,复刻了那些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奇迹。
金黄色的阳光洒在“金字塔”那巨大的斜面上,反射出耀眼却不刺目的光芒。塔身的“石块”虽然是现代复合材料制成,但其表面的纹理、色泽,乃至风沙侵蚀留下的斑驳痕迹,都做得惟妙惟肖,仿佛真的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
最大的那座“胡夫金字塔”巍峨耸立,其尖顶直指天空,带着一种沉默而永恒的威严。旁边几座稍小一些的“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以及更小型的附属金字塔群,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形成了一片极具异域风情的壮丽景观。
几条宽阔的、铺设着巨大石板的“神道”从不同的方向延伸至金字塔脚下,神道两侧,矗立着一排排仿制的狮身人面像石雕和方尖碑,虽然是新建,却透着一股古朴与庄严。
“这……还真是把金字塔给搬过来了。”刘楚站在远处,目光在那些熟悉的三角形轮廓上逡巡,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叹,几分好奇。他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错位感,仿佛一脚踏入了古埃及的神秘疆域。
李工见刘楚的神情,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园长,我们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也是反复论证过的。非洲象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力量与雄伟。用同样象征着宏伟与不朽的金字塔作为它们家园的主题,我们觉得在气势上是相得益彰的。”
他们沿着一条主“神道”向着最大的那座“金字塔”走去。神道两侧的地面上,种植着一些形态奇特的沙漠植物,如龙舌兰、仙人掌等,与高大的金字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干燥沙土与古老石材混合的特殊气味。
垃圾桶被巧妙地设计成了古埃及石棺的缩小版,上面还刻着象形文字的图案。路边的指示牌,则做成了莎草纸卷轴的样式,固定在仿制的石柱上。
走到那座最大的“金字塔”脚下,仰头望去,更能感受到它的雄伟。金字塔的其中一个斜面,被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可以向两侧滑开的入口,此刻正敞开着,露出了内部深邃的空间。
“园长,请进。大象的室内生活区和部分游客的参观区,就在这座‘胡夫金字塔’内部。”李工引着刘楚向入口走去。
踏入金字塔内部,光线略微变暗,但并不显得压抑。高耸的内部空间让人惊叹,阳光从顶部特意设计的采光孔洞中投射下来,形成一道道可见的光柱,照亮了宽阔的场地。
内部的地面并非坚硬的石板,而是厚厚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混合沙土层,松软而富有弹性,显然是为了保护大象的足部。场地中央,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浅水湖泊,湖边环绕着一片更加泥泞的区域——那是大象最喜欢的泥浴池。湖泊的水源自一侧岩壁上巧妙设计的“人工泉眼”,泉水汩汩流淌,汇入湖中。
几棵巨大的、经过特殊加固和防啃咬处理的仿真猴面包树和棕榈树,被“种植”在场地内,既提供了遮荫,也为大象提供了可以摩擦身体的“玩具”。一些巨大的、表面光滑的圆石和粗壮的仿真原木,散落在场地各处,供大象玩耍和磨牙。
金字塔的内壁上,并非光秃秃的墙面,而是布满了巨大的、色彩鲜艳的古埃及风格壁画。壁画的内容多为描绘法老狩猎、尼罗河畔的生活、以及各种神只与动物的形象,其中大象的形象也多次出现,显得庄严而神秘。一些高大的石柱矗立在场地边缘,柱身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精美的浮雕,支撑着高耸的穹顶。
刘楚注意到,在“金字塔”内部的一侧,有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用低矮的、带有古埃及雕刻图案的石墙与大象的主要活动区分隔开来。那里似乎是游客的近距离观察区。
李工解释道:“园长,那边是游客体验区的一部分。游客可以通过一条独立的通道进入那里,隔着特制的强化玻璃近距离观察大象进食和在泥浴池玩耍。我们还在‘金字塔’的二层和三层,沿着内壁设置了环形的参观走廊,游客可以从不同高度俯瞰整个大象活动区。”
“除了这些,”李工指向场地另一侧几扇装饰着圣甲虫图案的巨大石门,“那边是通往大象的室外活动场和后勤保障区的通道。室外活动场同样广阔,模拟了非洲草原和部分林地的环境,有更大的水塘和更多的植被。”
“考虑到游客的体验和科普教育的需要,”李工继续介绍,“在主要的游客入口处,我们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古埃及文化与非洲象科普展厅’。里面会有关于非洲象的习性、迁徙、保护现状的图文和视频资料,以及一些古埃及文明中与大象相关的文化元素展示。当然,也少不了介绍我们青瑶山庄为保护这些温和巨人所做努力的保育宣传板。”
他指了指几处墙壁上预留的空白区域和接口:“那些地方未来会安装触摸屏互动设备,游客可以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大象的知识。我们还计划设置一个‘大象足迹拓印区’,让孩子们可以亲手制作大象足迹的纪念品。”
刘楚缓缓走在松软的沙土上,感受着这金字塔内部营造出的独特氛围。阳光、壁画、雕塑、水声,以及想象中未来大象在这里悠然生活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沉浸感。
“这个创意确实非同凡响。”刘楚开口,声音在空旷的“金字塔”内部带着一丝回响,“将古老的文明奇迹与自然的生灵家园结合起来,既有视觉的震撼,也有文化的意蕴。”
他能想象,当游客们走进这里,不仅仅是看到大象,更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和对生命本身的敬畏。这种体验,是传统动物园难以比拟的。
李工听到刘楚的评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倾注了团队大量心血的设计,算是得到了园长最高的认可。
“园长,非洲象栖息地的整体硬件设施也基本完成了。等动物正式入住,我们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环境微调和丰容优化,就可以正式迎接游客了。”
刘楚点了点头:“走吧,李工。”
率先向着“金字塔”的出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