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盈和张闵行同乘一辆车齐齐走上红毯,还不忘和狂按快门的记者以及周围看热闹的观众打招呼。她们的步伐优雅而自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们让路。红毯两旁,闪光灯如雨点般洒落,记者们疯狂地按下快门,捕捉着这对气质迥异却和谐无比的好友。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人们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影缓缓走来。那是万梦松,她身穿一件简约而不失高雅的黑色连衣裙,踩着轻盈的步伐走上红毯。
“我没看错吧,是不是万梦松也到了?她已经半隐退那么久了,没想到竟然会出席这次的剪彩典礼。”有人在直播间弹幕里惊讶地说道。
“她是谁呀?很重要的人物吗?为什么还走在文安盈和张闵行的后边?”
“她是谁呀?很重要的人物吗?为什么还走在文安盈和张闵行的后边?”新一代的粉丝自然不认识这一号人物,自然也有认识的人为其解疑答惑。
万梦松的出现无疑给这场典礼增添了更多的话题和关注度。
“这个红毯仿佛在回顾林年的演艺之路,文安盈和张闵行是以前在艺考培训班上认识的,而万梦松则是她当年第一部电影的三位主角之一。和她走在一起的就是当年的另一位主角古君了,这些年正活跃呢。”
她虽然已经半隐退,但在娱乐圈依然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影响力。她的出现,让人们对这次剪彩典礼充满了期待。
“啊啊,一大群美女对我眼睛太友好了!中间还围着两位老人,他们是?”
“不用猜,肯定是林年当年的班主任和后来的研究生导师啦。”
“镜头又转到了红毯,欸?林年这是往哪里走?我命令你!镜头!跟上林年!”
结果镜头却是对准了红毯尽头,只听主持人宣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女团梦,林年也曾参加过一个女团,这是她们不搞唱跳!他们是谁呢??让我们有请‘禾丰’!”
一时间直播间的弹幕被一片“啊啊啊啊”刷屏,过了会儿又被“有生之年”刷屏。等大家刷够了,弹幕才开始有人感叹:“多少年了!多少年了!谁能想到有一天,她们十个还能再聚首,什么时候十个人再开一个综艺吧,求求了!我都想好了,就选一个人常驻,其他九个人轮流来两期,这样一季节目不就有了么!”
“今天是各路cp粉团建的日子么?我们玉树临风又要有新糖可以磕了是吗?好好好!”
“不对呀,为什么还有几位从来没和林年合作过的小花来走红毯啊,难道这样的红毯也有人蹭?我们一个小破项目也是出息了?”
“什么呀,她们都是林年公司签约的艺人,给自己老板来捧场当然是义不容辞啦!”
“现在压轴的是谁啊?几位重量级大佬不是已经进场了?”
“对呀,直播还没关,是不是有什么重磅嘉宾还没来啊?来了来了,欸?他们是谁啊?”
“现在,欢迎乡村影剧院这个项目中最辛苦的人们登场。他们是首发六家影剧院的各施工队的队长及工人代表,后期装修队的队长及工人代表。”
唐漫顶着骄阳看着红毯上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父母,为了这一天,他们甚至去表姐那里做了一套的美容,买了一套对其他人来说算不上贵,但对他们家绝对不便宜的两套衣服。两人甚至因为要不要买这么贵的衣服吵了一架。后来,还是工头儿跟他们说影剧院是给报销的,他们这才放心地买来穿在身上。
“好感动啊!眼睛要尿尿了,呜呜呜……”
“最后一幕真的升华了,以后等影剧院开到我家那边,我高低要支持一波!”
“天哪,从娱乐圈的明星到项目的建设者,我宣布,这是今年最好的红毯!”
“是啊,感觉这场红毯像是一个纽带,太有创意了。”
“这是林年对所有为乡村影剧院项目付出努力的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我就知道我粉林年没有错!”
“看着那些工人代表走上红毯,真的很感动,他们平时默默无闻地工作,今天也有机会在聚光灯下被大家看到。”
有人讨论红毯自然有人关心别的,弹幕里有人发:“听说下午六家影剧院要点映《成蝶》,我等不及成立上映了,下了班就开车直奔高柏镇!”
“点映还是首映啊?”
“二者不同哈,虽然晚上会有首映礼,但是全面上映要等下周三了,下周三之前都是点映。”
“感谢楼上科普!”
“刚才看了一下,我们城市怎么没有点映!你太不争气了!”
“剪彩大概还有多长时间开始啊?我看到很多来看热闹的观众都陆陆续续走了。天气看起来太热了。”
“来了来了!”
就在万众瞩目之中,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几个麦克风也被端上舞台。
“几位领导请!”客套几句,几人纷纷走上舞台,林年最后上来,站到了舞台中央。她的视线扫过观众席,前排还坐着其他一些省级、地市级的领导、投资方代表,周边村的村民,还有一些从周边村请的高中生志愿者,带着“高柏镇影迷会”的麦金色袖章,后排则是举着长枪短跑的媒体。
握住话筒的刹那,项目刚启动时的一切历历在目——也是这个时候,暴雨倾盆的工地上,她蹲在工棚的房檐下,在刚浇筑的地基旁,收到了来自投资方临时撤资的消息。那一刻,要强的她都没有哭,可是此时此刻,站在已经长出一座承载着光影的房子的土地上,她却险些绷不住眼泪。
“非常感谢大家的莅临,当年这个影剧院启动奠基仪式时,一个老大娘拉着我的手跟我说,她已经多少年没看过电影了,印象里还是每年一次的电影下乡活动,放的也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看到我手里的半枚残片了吗,这是我们从一位干过放映员的老人家手里收上来的。”林年举起手中被保护起来的胶片残片,“今天,我们把这份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光影梦想,酿成六颗散落乡野的星星,未来还会有更多星星!”
天气炎热,领导们也不愿意长篇大论,很快,便轮到五位嘉宾和林年拿起金色剪刀。随着红绸落下,影剧院的大门应声开启,大门一侧的红布被揭开:“云光影院”四个大字在热辣的阳光下闪烁光芒,落款是宓旭升。
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在这一刻沸腾。
“救命!刚刚林年举起胶片的那一刻,我起鸡皮疙瘩了。”
“所以六家影剧院都叫‘云光’?挺好听的。”
“应该说以后的乡村影剧院都叫这个名字,毕竟是块招牌。”
“刚才那个胶片好有感觉,我感觉现在我们离胶片啦、胶卷啦越来越远,很多出生在20、30年代的人已经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吧?”
“所以会有展厅展示一些电影相关的历史吗?好想看看呀!不然只有帝都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里能看到,离我太遥远了。”
“我倒不认为是一个好主意,他们做的再好能有资料馆齐全?我觉得落地才行,可以搜集当地人的口述史啊,顺便从老百姓家中征集一些与电影有关的物件,离当地观众的生活更近,也更容易操作。”
“不用等以后,大家看前方!”随着剪彩仪式结束,活动正式转入室内,直播也跟着来到了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