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明还让闵纯崔琰田畴田豫等在幽并青三州实施屯田。”
“他的实力完全足够养五十万大军。”
程昱说完,郑重地看着夏侯惇,然后对夏侯惇点了点头。
“唉!”
夏侯惇看着程昱,又低下头,目光又看向地面,重重地叹了口气。
现在这年代养四五十万大军,这真的是太过让人难以置信。
但韩明却有实力养。
韩明的优势确实是太大了。
曹纯皱眉道:“就算我们占据益州,恐怕也只能防守吧!”
程昱悠悠开口:“坐守必然败亡!”
“我等若是占据益州,首要便是联江东对抗韩明。”
“其次就算江东不愿出兵,只我益州也要北伐。”
“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
“不然数年后北方养兵百万,我益州还是只能养兵十万。”
“届时败亡则为定局!”
曹操无奈开口:“益州虽然易守难攻,但出兵同样艰难啊!”
“驾!”
“驾驾!”
......
二月十四日,中午,韩明率领大军到达定陶。
眼看要下雨了,便没有继续赶路。
到了晚上,定陶下起了小雨。
此刻的韩明和众文武看着庭院中的小雨,全都笑容满面。
特别是一众文士,更是兴奋。
一般来说大旱很可能持续数年。
但去年就只有中原大旱,所以他们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期待兖州今年不会继续大旱。
如今才二月中旬兖州就下雨了,说明兖州将不再大旱。
众人笑着走向县府大堂。
“大旱已过啊!”
在大堂中坐好后,郭嘉笑吟吟地开口。
“哈哈哈,没错,大汉已过。”
荀谌笑着附和。
他说的大汉已过,自然是暗指汉朝将亡。
众人闻言,都笑着点头,却没有接话。
毕竟不适合讨论这种问题。
沮授笑道:“眼下来雨,兖州春耕如期进行,来年兖州足以自给自足。”
“兖州便不用我冀州再助,兖州赋税也能养兖州兵。”
“此大喜之事也!”
“不错!”
辛毗笑着点点头。
荀攸沉吟道:“想必袁绍已经在彭城了吧!”
田丰脸上变得严肃,他开口道:
“彭城作为兖徐决战主战场,更是徐州之西边门户,他袁绍定然已领重兵前往徐州。”
众人闻言,也是微微点头。
彭城位于泗水和汴水交汇的地方。
可谓是水路交通要道。
陆路可通兖州和徐州腹地。
水路可以直接从泗水到达下邳。
既能运粮又能快速调兵。
而彭城城池比较坚固,周围还都是平原地形。
适合双方大军展开决战。
要是河北军夺取彭城,就能直接从水路到达下邳。
下邳如果在河北军的兵锋下,袁绍败亡就不远。
所以袁绍绝对是集中兵力在彭城。
“主公!”
荀谌正色道:“昌邑可为我大军后方主要粮仓,可派遣大将与重兵把守。”
“加之赵刺史在昌邑,如此我军粮草可稳。”
“不错!”
沮授点头道:“昌邑位置绝佳,为兖州腹地,远离徐州。”
“确实适合囤积大量粮草。”
“此地紧邻洙水,可从此地以水运粮于任城彭城前线。”
“粮仓存于此地,可保我军粮草万无一失。”
众人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如今他们算是从兖州攻打徐州,粮仓存在昌邑确实稳妥。
荀谌继续开口:“至于前线粮仓,可存于任城。”
“任城坚固,有洙水环绕,易守难攻。”
“可防备敌军偷袭。”
“而任城距彭城不过百余里,我军粮草运至前线不过两天,可确保前军将士粮草足够。”
“也可避免后方调粮延误。”
“至于主公说的存虚粮之地,谌以为可选昌邑周边。”
“如金乡方与等地!”
“如此我军主粮有昌邑与任城,无断粮之危。”
“加之濮阳和黎阳皆有粮草,我军战徐州,便不会出现断粮之败。”
......
当天晚上,彭城国彭城。
县府后堂,袁绍和众文武正在宴饮商议。
“主公!”
许攸一脸严肃地开口:“韩明兵多将广,其要攻打我们,自然是以水陆两路而来。”
“我军要破之,唯趁其不备而攻之。”
“任城东南的亢父险道,或可助我们成事。”
“亢父险道,可为韩明主力必经之险道。”
“此地为韩明大军东进的陆路咽喉要道。”
“此道位于两山之间,道路狭窄。”
“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可成列。”
“此道只容少量兵马并行,韩明的大军无法展开阵型。”
“若我军设伏,将其前后部队截断,可使其大军陷入混乱,或可败之。”
“韩明手中有攻城利器霹雳车,若是能破之霹雳车,对我军有巨大裨益。”
袁绍和众人听闻,也是微微点头。
亢父险道确实是必须埋伏的。
许攸继续开口:“另外则是泗水渡口,此渡口只两个登岸点。”
“我军可分两队埋伏。”
“一队兵马隐蔽于南岸外树林中,待敌军过河时突袭。”
“一队则是扮做民船,从泗水上游突袭其运粮船。”
“另外则是派兵诱其兵马入彭城东北外的大泽沼泽之地。”
“若是敌军轻敌,可获全功。”
许攸说完,眯眼看着袁绍。
袁绍听了轻轻点头,其他一众文武也是一脸认可。
袁绍见此,起身看向众将。
目光先是在颜良文丑身上停留,然后又看向淳于琼马延等人。
他朗声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
众将抱拳恭敬回应。
“颜良听令!”
袁绍看向颜良。
“在!”颜良直接站了出来。
“汝领一万大军前往亢父设伏,务必挫其锐气。”
“诺!”
“马延周武听令!”
“末将在!”
“汝二人领兵前往泗水渡口设伏,务必截断其粮草,若胜之,某重重有赏。”
“诺!”
......
五日后,韩明率领大军到达山阳昌邑县。
赵昱黄忠麴义等人早已经在昌邑西门等候。
看见韩明等人,他们笑着上前行礼。
众人迎着韩明前往县府。
后堂早已准备了宴席,众人笑着朝着后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