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20日,冬日。
眼看这一年也快结束,二十年代的后半段即将到来,汉斯踏上了前往赫尔辛基的旅途,只为久违地见一见尼古拉·特斯拉。
因为他终于收到消息:之前委托特斯拉开发的雷达原型机,终于完成了。
“不过,以特斯拉的能力来看,这拖得也太久了。”
况且,这个时代的雷达技术也不是什么超越时代的黑科技,根本谈不上遥不可及。
要知道,即便是由日本人发明、却在本国遭冷遇、反倒成了敌国香饽饽的“八木-宇田天线(Yagi-Uda Antenna)”,也不过是1926年才面世。
一个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研究雷达的家伙,居然花了整整十年才做出个原型,为此不得不起疑心。
那个跑到“湖泊与金属”之国的科学怪人,究竟又遇上了什么状况?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在百忙之中,汉斯也还是亲自抽空跑了一趟赫尔辛基。
“好久不见,特斯拉先生。如今头发都已经一片雪白了呢。”
“公爵阁下倒是留起了胡子。岁月如梭啊......当然,在这岁月之中,我对科学与发明的热情,却依旧未减。”
“哈哈,看得出来。听说您现在在赫尔辛基大学任教,今日一见,气色甚好,看来对教师的生活颇为满意嘛。”
“是啊,就像过去教导王储殿下或王子殿下时那般,把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传授给年轻人,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
特斯拉露出灿烂的笑容,似乎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
一想到他晚年穷困潦倒、孤独去世,如今这副模样,真可谓是“塞翁失马”了。
更何况,他现在正在赫尔辛基大学,将自己的学识与阅历倾囊相授,说不定几十年后,芬兰不只是以湖泊和金属闻名,连科学也能跃居世界前列。
“说起来,芬兰还有诺基亚啊。”
那个曾经养活了整个芬兰的企业,却因未能及时适应智能手机时代,最终关闭了手机业务的诺基亚。
顺带一提,这个时代也确实已经有诺基亚了。
它早在1871年就已成立,是一家相当有历史的公司。
当然,现在它还不卖手机,原本是做纸业起家,后来转行做橡胶,至于最近,据汉斯所知,是在搞电线。
再之后,它便与一家生产无线通讯设备的公司合并,成了众人熟知的诺基亚。
总之,如果说芬兰的科技力量能因“无线之王”特斯拉而飞跃发展,那诺基亚或许也会因此走上一条不同于原历史的道路也说不定。
当然,以人类寿命而言,他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那么,现在我们去看看雷达吧?”
“当然可以。”
汉斯一应,特斯拉便微微一笑,领着前往了赫尔辛基大学内的研究所。
研究所里到处都是特斯拉的助手,还有一些......emmm看上去像是芬兰研究生的“丧尸般”的生物,只能感慨,特斯拉也算是个十足的教授了。
毕竟,所谓教授,就是靠压榨研究生而成就自身的存在嘛。
“来来,大家都先停下手头的活,把‘那东西’拿过来。”
“是,教授!”
在特斯拉的命令下,那些看起来疲惫不堪的研究生们,一边哼哧哼哧地吃力搬运着,一边抬来了某种沉重的金属设备。
“这是——特斯拉天线!”
“哦?”
“通过这台特斯拉天线,我们可以发射无线电波,探测远处物体的距离与位置——可谓是雷达技术的核心之核心。”
“原来如此。那么,可以现场验证一下雷达的运作吗?”
“当然。这研究所里早就安装好了,随时可以试验。”
特斯拉自信满满地挥手示意助手们开始操作。
不一会儿,伴随着刺啦刺啦的电子音,那台机械式雷达显示仪,也就是所谓的ppI示波器,在黑色背景上亮起了一个又一个明亮的点(看起来大概是建筑物)。
“每当天线旋转一圈,周围的情报便会显示在屏幕上。目前虽然只能捕捉体积较大的目标,但只要技术再进步一点,更小的目标也能被探测到。”
“就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只要海军和空军的人看到,恐怕会哭着喊着要把这玩意儿抢过去。”
毕竟,这东西一旦普及,过去为了搜寻敌舰敌机而把人眼人耳逼到极限的悲惨局面将大大缓解,又怎么可能没人动心?
当然,这得排除掉那些明明造出了八木-宇田天线,却对雷达技术置若罔闻、死死依赖肉眼的蠢货——比如日本海军。
汉斯敢打赌,只要陆军兼空军统帅鲁登道夫和海军大臣施佩将军听说雷达已经成型,绝对会立刻拎着大把马克来把钱砸他脸上。
“那......距离军用投入还有多久?”
“虽然目前还存在些不稳定性,短时间内还难以实战部署,但稍加调整,应该很快就能完成。”
“明白了。不过雷达的开发,确实比我想象中拖得更久。我原本以为,最多四五年就能搞定。”
“啊......这个嘛......”
听到汉斯这么说,特斯拉脸上原本自信满满的神情瞬间消失。
他眼神开始游移,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
果然有鬼。
“哈......你到底干了什么?”
“就是......在开发雷达的过程中,忽然灵光一闪,冒出了一堆新点子,结果一不小心就......各种实验,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换句话说,你跑去搞别的东西了。”
而且还是花我的钱!
你这混蛋疯狂科学家!
“可、可是,公爵阁下您肯定也会满意的!我新研发出来的发明品,对德军一定有极大的帮助!”
当汉斯开始后悔是不是应该把特斯拉绑在身边天天看着他的时候,他居然信心满满地说道。
哈?究竟是什么发明让你自信到这种地步?
难不成你还造出了什么赛博坦克?
“来,请跟我去后院!”
正当某人一脸狐疑之际,特斯拉已恢复自信地说道。
汉斯叹了口气,再次迈步跟上。
要是敢拿出什么没用的破玩意儿,你就等着瞧吧。
......
“所有人注意!”
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在罗曼诺夫乳业芝加哥分部,牛奶送货员们手持武器与炸弹,脸上写满了决然的神色。
“复仇的时刻到了,兄弟们!是时候为被意大利佬打得满地找牙的耻辱,为那被扔在地上的牛奶讨回公道了!”
“哇啊啊啊!!”
随着芝加哥分部部长高举拳头怒吼,四周爆发出愤怒的呐喊声。
这些远离故土、滞留异乡的俄罗斯牛奶送货员,原本以为总算能在异国谋得一线生机,却不得不忍受贪婪的黑手党所带来的暴力与威胁,如今,他们的怒火终于爆发。
“血债要用血来偿,牛奶之仇,也要用牛奶来报。今天,我们将突袭那帮混蛋的牛奶仓库。顺带一提,得知马菲亚奶库的位置,多亏了在场的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
“呵呵,抓了个小喽啰,好好‘招待’了一番,再天天只给他吃菠萝披萨,他就乖乖开口了。真怀念啊,久违的老手艺。”
“不愧是前奥赫兰卡!”
“当年的本事真一点没生疏啊!”
在众人的称赞中,这位前沙俄秘密警察、如今的牛奶送货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就在这时,分部部长再次开口。
“这是圣战!为了守护我们的同胞,为了守护我们的牛奶,为了报答陛下的恩泽!虽然他把国家搞垮是事实,但起码,正因为他,我们现在还能混口饭吃。”
“这话没错。当皇帝的时候是个蠢货,但现在他确实很努力了。”
“别忘了,是陛下给了我们工资和奖金!”
“走吧,兄弟们!为了牛奶!为了陛下!”
“乌拉!乌拉!乌拉!”
在粗犷的欢呼声中,俄罗斯的牛奶送货员们纷纷登上了他们的运奶车。
他们的目标——阿尔·卡彭的牛奶仓库。
那是,一座真正的牛奶仓库。
......
轰地一声──
“着火了!”
“快拿水来!”
“他妈的......”
数小时后。
阿尔·卡彭神情恍惚地望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大楼,仿佛至今仍无法接受现实。
他刚睡醒,就发现自己的牛奶仓库在大火中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
仓库里原本堆得满满的牛奶早就无法挽救了,守着仓库的手下们也被困在里面,活活烤成了焦尸。
“他妈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个狗杂种,敢烧老子的仓库?!”
“是、是俄罗斯人,是那帮俄国佬干的!”
阿尔·卡彭怒火中烧,脸扭曲得如同地狱爬出的恶魔,他的部下带着惊恐的表情结结巴巴地回应。
原本怀疑是敌对势力“北区帮”的阿尔·卡彭,听到这个答案却瞬间愣住了。
“说是罗曼诺夫乳业干的?”
“是,是的!阿尔贝托亲眼看到的!那帮俄罗斯佬冲进来打了我们的人,把他们反锁在仓库里后点了火!”
“这群熊崽子疯了不成!”
阿尔·卡彭脸色铁青,双手狠狠地搔着头发。
虽然最早挑事的确实是他,对罗曼诺夫乳业动了手,但对方居然会用这种方式来报复,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连他这个见惯腥风血雨的老江湖都觉得匪夷所思。
毕竟在美国,企业要是跟黑帮起冲突,大多是请律师,用金钱摆平。
那样既便宜又高效。
可这次,罗曼诺夫乳业的反击,比起企业行为,更像是另一个黑帮组织的血腥手段。
“卡彭先生(他喜欢的美式称呼),现在怎么办?”
“先灭火。这事......得先跟老大商量一下再说。”
隆隆隆──
然而,阿尔·卡彭还未察觉,这一切,不过是开场而已。
“为了沙皇!”
“?!”
咻───
“是炸弹!”
“先生,小心!”
轰隆隆!!
正当黑帮成员们慌作一团时,一辆车子猛然冲入现场。车上的俄罗斯牛奶送货员们带着对同伴的满腔怒火,将早就准备好的炸弹狠狠地朝黑帮扔去,爆炸掀起火光与惨叫,几个黑帮分子被当场炸飞。
“你们这群狗娘养的!”
阿尔·卡彭侥幸在手下舍身护卫下躲过一劫,但他的自尊心却早已被炸得粉碎。
仓库被烧,他忍了。
手下死了,他也忍了。
可竟然有人敢朝他丢炸弹──这,他忍不了!
阿尔·卡彭自己也曾多次朝爱尔兰帮丢过炸弹,也吃过几次炸弹,但那是黑帮之间的仇杀。
而这次,是牛奶送货员动的手。
他妈的,只是些牛奶工人,是他一向看不起的那种杂鱼!
“打字机!把打字机给我拿来!”
“是!卡彭先生!”
黑帮分子飞奔到车上,取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器,汤姆逊冲锋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又名“芝加哥打字机”。
这是一种黑帮常用的暗杀武器,以恐怖的1500发\/分钟的射速与强大的.45口径威力,在芝加哥大受欢迎。
“要对付这群找死的家伙,没有比打字机更有说服力的了。”
阿尔·卡彭咬住雪茄,低声咆哮。
他的脸上满是狠意,仿佛即使烧光整个芝加哥,也要让那些俄罗斯牛奶工人血债血偿。
“意大利的兄弟们很快会来支援!都把屁股夹紧,准备迎战!”
“哪怕只是一滴牛奶,我们也绝不能拱手让人!”
与此同时,向芝加哥帮派宣战的罗曼诺夫乳业芝加哥分部,在烧掉阿尔·卡彭的牛奶仓库后并没有停手,他们继续加班加点的准备着后续的反击。
该公司的员工中,许多人曾在世界大战、俄国内战,甚至日俄战争中服过役,不论自愿与否,都是拿过枪、上过战场的人。
战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熟悉的日常。
而这一次,他们是不为帝国,也不为白军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工作、饭碗,还有牛奶而战!
“为了沙皇!为了罗曼诺夫乳业!”
“把那些意大利杂种绞碎,当作牧草肥料喂给奶牛!”
继“黄帽公司(Yellow cab)”与“方格帽公司(checker cab)”的出租车战争之后,点燃喧嚣二十年代的新一场混乱战役──牛奶战争(milk wars),正式爆发。
“干掉这群黑手党杂碎!”
“干死这些俄罗斯熊崽子!!”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早已因黑帮争斗与出租车之战而混乱不堪的芝加哥,如今又被来自意大利的黑手党与俄罗斯的牛奶送货员的枪火推入新的地狱。
而这一切,皆因强尼·托里奥的那一瓶牛奶而起。
“杀了他们!杀光他们!”
阿尔·卡彭的黑帮与罗曼诺夫乳业的员工疯狂对攻,牛奶送货车被反复袭击,炸弹满天飞舞,暗杀、破坏、火拼无所不用其极。
每当冲突爆发,汤姆逊冲锋枪的.45口径子弹便如骤雨般扫射四方。
“他妈的,够了,这群该死的杂种!”
邮差(因遭抢劫常配备冲锋枪或霰弹枪)与出租车司机还没摆平,现在连牛奶工人都开始枪战,让芝加哥市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至少,罗曼诺夫乳业还会尽力避免波及平民,因为他们只是出于“正当防卫”保护自家牛奶。
而骨子里就流淌着血与罪的黑帮分子,则毫无顾忌。
“警长,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我们能干嘛?去弄点薯条回来吧,警官。”
虽然芝加哥已经沦为了20世纪的哥谭市,但至少芝加哥警局(cpd)也如哥谭警局一样,真的在腐败与无能中袖手旁观了啊~
黑帮的私酒生意、出租车互相开枪他们都收钱睁只眼闭只眼,更何况罗曼诺夫乳业的事了。
如今连罗曼诺夫乳业都不再寄望警方,自行组织武装自保,警察们也就这样缩在黑帮的贿赂和恐吓中当缩头乌龟,看着芝加哥一步步沦为废墟。
“啧,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啊。”
而此刻,刚刚晋升为最年轻少将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眉头紧锁地望着这一切,神情中满是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