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使金红不说,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了不少的改善。
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行,崇尚西医。却不知中医妙手回春之处,中医之所以逐渐埋没,根源在于中医很讲究天赋,偏偏现在这个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连起码的独立思维都没有,更别谈所谓的天赋了。
因为庸医误人,还有许多不良中医药材商人作祟,让中医的名声受损,一时明珠蒙尘自然是在所难免。
我笑道,现在我不比永华差了吧。
金红掐了我一下,娇笑道,其实永华在这方面也不行。
我愕然道,既然他这方面也不行,那你还跟他好。
金红白了我一眼,说道,看你说的啥话,真以为我只为贪图云雨之欢才跟永华在一起的么。
我说,你不会告诉我,你真的喜欢上永华了吧。
金红笑着说,也不能说是喜欢吧,开始之所以跟他好上,是可怜他,觉得像他那么有才华的男人,不该每天只能用手指解决生理问题。后来逐渐享受被他捧在手心的感觉。他可不像你,即使完事后,也不会对我稍有懈怠,恨不得每时每刻把我含在嘴里。
我问道,你这次去他家住,见到他妹妹永红没有。
金红说,怎么没有,白天我俩还一起去逛过街呢。
我说,永红现在也有二十多了,谈男朋友没有。
金红说,没有,永红跟我说,她见到男孩心里就会紧张,家里亲戚给她介绍过相亲对象,她要不不敢去,即使去了,也坐不了多久就会仓惶跑掉。
我说,那永华呢,有没有谈女朋友,你这样出现在他家,他父母不会给你脸色看吧。
金红得意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永华家啥情况,永华就是他母亲的心头肉,只要永华要做的事,他母亲没有不愿意的,至于他父亲,哼哼。
我说你哼啥。
金红说,我哼自然有哼的道理,每次我去他家,他父亲总是偷偷盯着我的屁股看,别以为我不知道他有啥心思。
我笑道,没想到金根也被你这狐狸精给迷住了。
金红笑着说,这有啥奇怪的,有些男人在人前装得一本正经,只要有机会,很快就会露出他的本来面目。这次我在他家住时,我早上在洗脸刷牙时,永华他爹趁机去洗手间,从我身后经过时,装作路窄故意用他的下身紧紧贴在我屁股上。
我笑道,那时你肯定没有吱声,说不定你还非常享受。
金红又掐了我一下,笑道,有啥好做声的,你们男人不都是这个德行么。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镇上买了些水果,一起去了赭山村三姨家。
因为是周末的缘故,小红和小花没有去上学,见我们一家来,都高兴的不得了,围着母亲不停叫着大姨。
三姨和姨丈向我问起雪梅在深圳的情况,我不敢把雪梅跟小东谈过恋爱的事说出来,只得含糊说雪梅很听话,本来这次要跟我们一起回来,只是车上坐不下,才没有回来。
姨丈说,回来做啥,若不是年纪大了,我和你姨娘都想出去,她出去了却还想着回来,等你再去深圳,跟她说不要再想家,回来是没有出路的,现在但凡有点办法的,谁不想往外头跑,她若敢不听你的话,我还是那句话,你尽管打她,我们不在她身边,你这个做哥的,说啥她都必须听。
我笑着说,雪梅还是很听话的,只是太想你们了。
姨丈说,有啥好想的,赚钱比啥都重要,没有钱一切都是假的。
三姨说,小新,我也想去深圳打工,听说有不少餐馆会招洗碗工,三姨别的活干不了,洗盘子还是可以的。
金红说,三姨你别小看洗盘子,整天把手泡在水里,里面还放洗洁精和漂白水,一天下来,双手泡的皱巴巴的,要有多难看便有多难看。
三姨不在意摆摆手说,我都是老太婆了,这有啥好怕的,怎么说也比在家里种地要轻松舒服许多。
我在三姨家吃过午饭,便要开车去后山村拿药,小红和小花也要跟去,说从小到大还没坐过小车。
我自然不会反对,金红坐在副驾驶座上,问小红读几年级了。
小红说在读初二,明年初中毕业也要跑去深圳打工。
我说,听三姨说你读书成绩不错,怎么不继续努力,争取考上高中,说不定以后你会成为你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小花笑道,成绩不错那是去年之前的事,现在她在班里成绩排在二三十名,考普通高中还有可能,至于重点高中想都不要想。
小红不服说,我只是不愿读而已,若我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肯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我说,你为啥不认真读书。
小红说,就算我认真读书,考上重点高中,我父亲也不会让我继续读下去,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学校开心玩几年,到时初中毕业后,就跟哥跑去深圳打工,岂不干脆。
我笑着说,只要你能考上重点高中,我出钱供你上学,你若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我全包,你看如何。
小红眼睛一亮,瞅着我笑道,哥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有嫂子和小花做证人,你以后可不许后悔。
我笑道,只要你能考上大学,我肯定供你读完大学,怕就怕你考不上。
小红握紧拳头,笑着说道,那我从明天开始,每天认真读书,争取考上大学,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小瞧我。
小花笑道,现在作出这副争气的样子,恐怕过不了几天又恢复原样,该怎么玩还得怎么玩。
我和金红会心一笑,小红不满给了小花一拳,说都怪你,若不是你拖我的后腿,我现在的成绩也不至于掉的这么快。
小花说,你自己爱玩,喜欢看琼瑶小说,现在倒怪起我来了。
小红说,就怪你,若不是你老是借你同学的小说带回家里,我哪会迷上琼瑶和陈凯伦的小说。
来到后山村,老中医却不在,听他家里人说,到附近村子上门给人看病去了。
老中医的儿子要给我把脉,我婉拒,说还是等老中医回来再说吧。
虽然他儿子看起来也有模有样,估计学到不少真本事,但看病这事马虎不得,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词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
比如姜维智勇双全,智谋貌似和诸葛亮相差不远,但偏偏看似这不远的差距,就算十个姜维也抵不过一个诸葛亮。
说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纯粹就是扯淡,就算一万个臭皮匠加起来,也摸不到诸葛亮这种顶级天才的脚后跟。
这就是庸人和天才的区别,犹如中间有一道天堑,让庸人只能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