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清楚,眼下的女真族势力弱小,想要出兵剿灭他们,很容易。
但若不剖析出根源问题,即像女真族这样的势力如何在百年时间内做大,那么灭掉一个女真后,定然还会有第二个女真、第三个女真冒出来,灭亡大明!
大明就像一位病人,开的药治标不治本,终究还是伤病之躯,终有一日还是会病倒。
朱棣冷静了些许之后,坐下来,直切主题的问道:
“陈兄弟,不知这女真族,是如何从一个弱小民族,不断坐大?”
陈羽伸出两根手指头,淡淡的说道:
“使女真族不断坐大的根源在卫所制;而使大明亡国的内部根源,则在老朱你建立的内阁,即文官制度上!”
陈羽顿了顿,说道:
“就先从卫所制说起吧。明初时期,在军事上推行卫所制,类似于隋唐的府兵制,士兵既是农民,也是军人。每军拥有五十亩土地,官府提供农具和种子。军田每亩征粮一斗。”
“这种军户、军屯制度,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洪武帝曾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棣点了点头,看着陈羽说道:
“这个卫所制很好用,否则,朝廷很难每年支撑百万兵马的供给。”
朱棣对于卫所制非常熟悉,毕竟他之前可是作为燕王镇守边疆。深知大明所面临的北方强大军事压力——北元残余势力。
即担心漠北出现一家独大,或者合并的情况。
因此他必须组织兵马,对漠北进行物理削弱。
而只要牵扯到战争,尤其几十万人的战争,花钱就避免不了如流水一样,哗啦啦的流出。
朱棣打算延续洪武时期的卫所制,让边疆士卒,自给自足!
陈羽白了朱棣一眼,淡淡的问道:
“老朱,还记得我给你剖析过文臣武将晋升制度方面的不同?”
朱棣道:
“当然记得,文臣可以通过每三年一届的科举,获得晋升渠道;武将不行,所以在削藩上,需要改革,从而采用藩王加勋贵武将的模式,来制衡文臣,达到朝堂平衡的局面。”
那个时候身份还没有公开,如今聊起这个,朱棣也不尴尬,直接了当的承认。
陈羽听后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勋贵武将、藩王、文臣在朝中可以形成三方制衡的局面,可还是那句话,文臣拥有三年一届的晋升渠道,藩王通过‘竞争上岗’,‘绩效奖励’,‘末尾淘汰’晋升,但勋贵武将的晋升通道在哪?”
朱棣一愣,眉头微皱,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随后他一脸恍然的抬起头来。
对啊!
哪怕对削藩政策进行更改,可那也只是给了藩王一个晋升渠道。
而勋贵武将的晋升通道又在哪?
作战?!
对,对于武将勋贵来说,他们获得晋升的路径,只有战场上的战功换功勋,才能获得晋升……
想到这,
朱棣双眸豁然瞪大,他脸色勃然大变,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
一声沉闷的巨响过后,桌上茶杯里的茶水已被震得泼洒出来,在光洁的桌面上洇开了一小片深色的水迹。
朱棣好像猜到为何女真族会在百年时间坐大了,甚至大到灭亡大明的程度!
但他又不敢相信自己脑海中的判断,于是用着询问的目光,看向了陈羽。
陈羽迎上朱棣的目光,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不错,老朱就跟你想的一样,大明勋贵依靠卫所制,在边疆养寇自重!”
“对于大明上层那些可以世袭的武将勋贵来说,哪怕没有晋升渠道,可依靠着祖辈功勋,依旧可以庇佑他们这些晚辈活的很滋润。”
“可对于那些中层武将勋贵,在没有晋升渠道的情况下,应当如何?”
朱棣没有说话,只不过从他面色凝重的表情来看,火气火大。
陈羽继续说道:
“老朱,卫所这种制度,本质是建立在对军户残酷剥削基础上!军户不仅要当兵,还要缴纳税收,实际上的负担远远超过平民。”
“明朝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属于军户,而在辽东这个隶属于大明边疆的地方,因需大量土地来供应军队,从而几乎都是军屯。不仅如此辽东除了有军屯之外,还有民屯、商屯。民屯,就是百姓开发的屯田,商屯是商人开发的屯田,他们归根结底依旧是对军屯的补充。以至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辽东与腹里地方不同,非官而军,非军而官;屯田之外,别无地土’。”
“卫所制是从隋唐的屯田制演变而来,只适用于战时!毕竟一年、两年、十年、五十年,卫所制看不出多大问题,但经历百年的演变后,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大了。”
“在这百年期间,因卫所制的原因,再加上明朝继承了元朝的户籍制度,将户籍分为军、民、匠、灶等籍,其中军户世代为兵。因此大明士卒在长达百年的世代务农后,缺乏基本的战斗力,当然对于各卫所的武将勋贵来说,也不会花力气去训练这些士卒。毕竟,在他们眼中,这些士卒早就是自家佃农!而佃农的作用,当然是种田!”
朱棣听着陈羽的这番话,眉头紧锁,却依旧保持着理智。
他还是燕王的时候,长年驻守边疆,对于军队中的这些潜规则,自然熟知。
如武将勋贵牟利的手段大多有:吃空饷、走私食盐、走私货物等等。
至于卫所制的屯田,因从洪武时期开始实施,到现在就十几年的时间,虽有弊端,可还没有爆发出来。
毕竟,这一代的大明边疆士卒,还没有被卫所囤田洗去身上的血性!
而且自己这位马上皇帝,在练兵方面检查方面极其严格。
但历经三代左右的守成之君之后,恐怕大明边疆的士卒,身上的血性不在,有的只有被世代囤点所改变的‘奴性’。
毕竟那个时候,武将勋贵与士卒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地主与佃农!
陈羽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之后,继续说道:
“对于这些武将勋贵来说,光有田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功勋,也就是对外作战的功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屁股下的位置,坐的稳,才能保证眼下的利益,收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