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魏两国背盟,如晴天霹雳,炸响在燕国本就紧绷的神经上。
“殿下息怒,此事……此事太过突然,韩魏两国素来与我燕国交好,怎会临阵倒戈?”赵将领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他刚刚从前线死里逃生,深知此刻燕国面临的危局,若是再少了韩魏这两个盟友,后果不堪设想。
叶阳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不是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是没想到,这两国国君竟短视到如此地步!
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此时不合力抗秦,难道还等着被各个击破吗?
“哼,什么狗屁隐情!”叶阳怒极反笑,眼神却冰冷得吓人,“怕不是被秦国许了什么好处,或是被吓破了胆!”
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沙盘上的小旗都摇摇欲坠。
“殿下,”林婉轻柔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安抚人心的力量,“事已至此,动怒无益。当务之急,是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妾身相信,殿下定能化险为夷。”
叶阳看着林婉眼中毫不动摇的信任,心中的烦躁稍减。
他走到窗边,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寒风卷着雪沫,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一如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片刻之后,叶阳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赵将军,你即刻传令下去,命边境守军加强戒备,严防秦军突袭。另外,立刻召集所有在京将领,到议事厅议事!”
“喏!”赵将领领命,匆匆离去。
偌大的宫殿内,只剩下叶阳与林婉二人。
“夫君,可是已有对策?”林婉走上前,轻声问道。
叶阳拉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沉声道:“韩魏两国,孤必须亲自走一趟。”
林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两国既已变卦,此行凶险异常,万一……”
“没有万一。”叶阳打断她的话,语气斩钉截铁,“秦国势大,若燕国独力难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韩魏两国国君并非蠢材,只是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或者说,他们对秦国的恐惧,超过了对燕国的信任。孤此去,便是要将他们从迷梦中唤醒!”
“可是……”
“婉儿,”叶阳凝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燕国不能退,一旦退了,便是万劫不复。秦军主力未至,我们还有时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寻求一线生机。”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燕国的主要将领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韩魏两国的背叛,像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
当叶阳将自己的决定——亲自前往韩魏游说——公之于众时,不出所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一位老将率先出列,声音嘶哑,“韩魏两国反复无常,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啊!秦军旦夕将至,殿下乃我燕国之魂,岂能以身犯险?”
“是啊,殿下三思!”
“请殿下收回成命!”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赵将领眉头紧锁,他虽然佩服叶阳的胆识,但也深知此行的凶险。
他上前一步,沉声道:“殿下,末将以为,当务之急是固守本土。韩魏既然无信,我们也不必强求。不如……不如暂且向秦国遣使,虚与委蛇,争取一些时间,重整军备,再图后举。”
“求和?”叶阳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赵将军,你认为秦王嬴政会给我们喘息之机吗?他连我这个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质子都要赶尽杀绝,又岂会放过吞并燕国的机会?求和,不过是饮鸩止渴,只会让燕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最终沦为秦国的附庸,任其宰割!”
叶阳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议事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诸位,”叶阳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燕国已无退路!秦国吞并六国之心,路人皆知。今日若韩魏助我,则三国尚有一搏之力。若他们袖手旁观,待燕国被秦所灭,下一个便是他们!这个道理,孤要去亲自告诉他们!孤要让他们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他顿了顿,孤走之后,由林婉暂代处理国事,赵将军辅佐,务必确保国内稳定,边境安全。”
林婉上前一步,目光坚定:“请殿下放心,妾身与诸位将军定会誓死守护燕国,静候殿下佳音!”她的声音清亮而有力,给予了叶阳莫大的支持。
众人见叶阳心意已决,林婉亦表态支持,知道再劝无用,只得纷纷躬身领命:“谨遵太子谕令!”
叶阳不再迟疑,挑选了数十名精锐护卫,星夜兼程,直奔韩魏边境。
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他必须在秦军主力大举进攻之前,说服韩魏两国,争取到这至关重要的盟友。
韩魏边境,两国国君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心中同样忐忑不安,既怕秦国问罪,又怕燕国真的因此覆灭,自己将独自面对强秦的怒火。
叶阳的到来,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礼遇,反而处处透着疏离与戒备。
“燕太子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魏王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韩王则相对沉默,只是目光闪烁,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叶阳环视一周,将两王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没有丝毫怯懦,反而朗声笑道:“两位大王,明人不说暗话。孤今日前来,只为一件事——合纵抗秦!”
“抗秦?”魏王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燕太子,你莫不是在说笑?秦国势大,天下谁人不知?我韩魏两国,兵微将寡,如何能与虎狼之师抗衡?更何况,秦国已许诺,若我们不插手燕秦之战,日后必有重谢。”
“重谢?”叶阳冷哼一声,眼中充满了不屑,“大王可知,秦国的‘重谢’是什么?是今日的燕国,明日的韩魏!秦王嬴政的野心,是要吞并天下,荡平六合!难道两位大王以为,偏安一隅,就能苟全性命吗?”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燕国若亡,秦军兵锋所指,便是韩魏!到那时,两位大王还能指望谁来相助?是那虚无缥缈的承诺,还是早已磨刀霍霍的秦军?”
叶阳的声音在空旷的营帐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打在韩魏两国君臣的心坎上。
他利用自己对历史大势的了解,深刻剖析了秦国的战略意图和扩张野心,将一幅血淋淋的未来图景展现在他们面前。
“燕国虽暂时势弱,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孤已在燕国推行新政,国力日渐强盛。只要韩魏两国肯出兵相助,三国合力,未必不能与秦国周旋!这不仅是救燕国,更是救韩魏自己!”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加上对利害关系的精准剖析,终于让韩魏两国国君动摇了。
他们深知叶阳所言非虚,秦国的威胁如利剑悬顶,若燕国真的完了,他们也难逃厄运。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权衡,韩王与魏王终于下定决心。
“好!燕太子既然有如此魄力,我韩魏两国,愿助燕国一臂之力!”韩王率先表态。
魏王也点头道:“唇亡齿寒,愿与燕国共抗强秦!”
叶阳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笑容:“多谢两位大王深明大义!事不宜迟,还请两位大王即刻点兵,随孤一同驰援燕国!”
正当叶阳准备与韩魏联军一同返回燕国,共御强秦之际,一封来自燕国的加急密报如晴天霹雳般送到了他的手中。
“报——!太子殿下,十万火急!”信使浑身浴血,显然是经历了一番惨烈的厮杀才将情报送到。
叶阳心中一沉,迅速接过密报,展开一看,脸色骤然大变。
密报上的内容触目惊心:齐国王竟已秘密与秦国达成协议,意图趁火打劫,联手攻打燕国!
齐军已在边境集结,随时可能发难!
“齐国!好一个趁火打劫的无耻之徒!”叶阳怒火中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万万没想到,在燕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个曾经的盟友竟然会倒戈相向,在背后捅刀子!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局面,再次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韩王与魏王也是面面相觑,惊骇不已。
他们刚刚决定出兵援燕,却又凭空多出一个强大的敌人,这无疑让本就艰难的抗秦之路,更加凶险莫测。
“燕太子,这……”魏王迟疑地开口,
叶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越是危急关头,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两位大王不必惊慌。”叶阳沉声道,目光锐利如鹰,“齐国既然不仁,休怪我燕国不义!秦国想两面夹击,我们就给他来个中心开花!”
他迅速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齐国边境一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齐国既然想趁乱渔利,那我们就先打掉他这颗毒牙!赵将领!”
“末将在!”一直随侍在侧的赵将领立刻应声。
“你即刻点齐我燕国五万精锐,星夜兼程,秘密潜行至齐国边境,听我号令,先发制人,给孤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个背信弃义的齐国!”叶阳的语气中充满了杀伐决断。
“喏!”赵将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领命而去。
他早就看齐国不顺眼了,如今有机会主动出击,自然是求之不得。
“两位大王,”叶阳转向韩王与魏王,语气诚恳,“如今形势有变,齐国倒戈,秦军主力亦在逼近。燕国危在旦夕,还请两位大王率领援军,随孤火速赶回,共御强敌!”
韩王与魏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事已至此,他们已经与燕国绑在了一辆战车上,没有退路可言。
“燕太子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大军迅速集结,叶阳带着韩魏两国的援军,以及自己带来的精锐,踏上了返回燕国的征程。
一路风驰电掣,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焦虑与期待。
他们知道,一场决定燕国命运,乃至影响整个战国格局的大战,即将来临。
然而,就在大军行至中途,距离燕国边境尚有百里之遥时,又一匹快马卷着烟尘,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到叶阳面前。
“报——!太子殿下!秦军……秦军主力已提前发动攻势,连破我三道防线,边境……边境告急!!”
信使的声音嘶哑而绝望,带着浓浓的血腥味。
“什么?!”叶阳瞳孔猛地一缩,心头巨震。
秦军,竟然提前动手了!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所有的计划,所有的部署,在这一刻似乎都被打乱了。
叶阳猛地勒住马缰,战马发出一声长嘶,人立而起。
他抬头望向燕国的方向,远方的天空似乎都被战火映照得一片血红。
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