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伦敦唐宁街10号的会议室里,亚瑟·贝尔福将加急电报狠狠摔在橡木会议桌上,震得水杯里的红茶泼溅出来:“德国威廉二世发表声明,要求波斯设立‘国际共管区’?法国外交部也跟着附和,说要‘维护中东和平’?”他扯松领口的领带,脖颈涨得通红,“这局势比拿破仑战争还乱!”

海军大臣约翰·费舍尔快速翻阅文件,眉头紧锁:“首相,德国公海舰队已经离开基尔港,目的地不明。法国地中海舰队也开始向苏伊士运河方向移动。”

“立刻给驻柏林大使发电!”贝尔福抓起电话,“质问德皇,印度帝国是大英帝国的附属,轮不到德国人指手画脚!还有,让驻巴黎大使警告法国佬,1882年波斯瓜分协议有明确势力范围!”

同一时间,柏林夏洛滕堡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把玩着镶嵌钻石的元帅权杖,对宰相伯恩哈德·冯·比洛笑道:“联合帝国和英国在波斯狗咬狗,正是我们打破海上封锁的机会。通知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公海舰队开赴阿拉伯海,就说‘保护德国侨民’。”

“陛下,这可能激怒英国。”比洛提醒道,“而且法国人的态度......”

“法国人?”威廉二世轻蔑地笑了,“他们早就想分一杯羹。告诉法国总统埃米勒·卢贝,只要支持德国的共管区方案,波斯北部的铁路建设可以让法国公司参与。”

在巴黎爱丽舍宫,埃米勒·卢贝放下与德国的密电,转头对外交部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说道:“德国人想拉我们制衡英、华(联合帝国),这是个机会。通知地中海舰队,进入战备状态。但记住,暂时不要和英国舰队发生冲突。”

德里红堡内,印度皇帝威廉二世盯着欧洲列强介入的消息,突然将水晶杯砸向墙壁:“英国人靠不住,联合帝国想灭了我们,现在连德国和法国都来趁火打劫!”首相乔治亚公爵递上财政报告:“陛下,国库已经见底,孟买的罢工还在蔓延,国大党煽动的起义军攻占了三个邦......”

“够了!”印度皇帝威廉二世抽出佩剑,“通知斯科特勋爵,从波斯前线撤军,先镇压国内叛乱!还有,格伦维尔伯爵立刻去柏林,告诉德国威廉二世,只要支持我们平叛,波斯东部的油田开采权可以分他两成!”

帝都首相府,李光将列强介入的情报摔在周伯宜面前:“看看,这就是你和英国人‘和平谈判’的结果!德国和法国趁机搅局,现在波斯成了国际火药桶!”

周伯宜冷哼一声:“北方党把第一舰队开到新加坡,刺激英国撤退,才让局势失控!”他掏出文件,“南洋党苏曼和德国秘密接触的情报,要不要我公开?”

“你!”李光拍案而起,被陈宏斌急忙拦住。这时通讯兵冲进会议室:“紧急电报!德国公海舰队进入印度洋,法国舰队控制苏伊士运河,英国本土舰队开始向直布罗陀集结!”

李光深吸一口气,坐回椅子:“通知张彪,在波斯稳住防线;让王远的第一舰队监视德、法动向。告诉大卫·陈·斯坦利,通过华尔街给德国国债市场施压。至于苏曼......”他眯起眼睛,“派人提醒她,南洋党在大洋洲的港口建设,还需要北方党点头。”

德黑兰郊外,礼萨·汗展开最新局势地图,密密麻麻的标记几乎覆盖整个波斯。“阿里,”他指着地图上列强的兵力部署,“德国人想打破海上围堵,法国人想重建中东影响力,英国人想保住印度帝国......”他突然笑了,“但他们都忘了最重要的——波斯人自己的意愿。”

“司令,我们收到俄国库罗帕特金的密信。”阿里递上纸条,“他说只要我们支持俄国在波斯北部的利益,愿意提供武器和教官。”

礼萨·汗将纸条投入火堆:“告诉库罗帕特金,波斯不做任何人的棋子。传令下去,义勇军继续破坏列强的交通线和通讯站。这场乱局里,谁先露出破绽,我们就咬谁一口。”

伦敦唐宁街10号,亚瑟·贝尔福盯着刚破译的密电,指关节因用力攥紧而发白:“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发表声明,要求波斯问题‘通过国际会议和平解决’?还派大白舰队前往地中海?”他突然掀翻手边的茶几,瓷器碎裂声中咆哮:“先是德国、法国,现在连美国人都来搅局,这他妈是要打世界大战吗?”

海军大臣约翰·费舍尔快速翻动情报卷宗:“首相,美国大西洋舰队已通过直布罗陀海峡,随行还有三艘运兵船。情报显示,大卫·陈·斯坦利控制的华尔街银行,正在为美国政府提供战争贷款担保。”

“立刻给驻美大使发电!”贝尔福抓起电话听筒砸在桌上,“质问罗斯福,1823年门罗主义管不到中东!再让外交部联络俄国、法国,就说英国愿意开放波斯部分铁路权,前提是联手遏制美国介入!”

华盛顿白宫椭圆办公室,西奥多·罗斯福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对国务卿约翰·海伊笑道:“欧洲列强在波斯打得不可开交,正是我们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机会。通知海军部长穆迪,大白舰队必须在两周内抵达波斯湾,就说‘保护美国侨民和商业利益’。”

“总统先生,联合帝国的南洋党苏曼已派人接触。”海伊递上密信,“她承诺开放澳洲港口供美军补给,条件是美国支持南洋党在波斯的利益诉求。”

“有意思。”罗斯福转动办公椅,盯着世界地图上的波斯湾标记,“告诉苏曼,我们可以合作。但同时给李光带句话——北方党控制的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要是再拖延,美国商船队可不答应。”

德里红堡内,印度皇帝威廉二世将英美密约摔在首相乔治亚公爵脸上:“美国人答应帮我们平定国大党叛乱?条件是租借孟买港九十九年?当我是傻子吗?”他拔出佩剑劈向立柱,木屑纷飞中嘶吼:“通知斯科特勋爵,从波斯撤军计划取消!就算战死,也要守住波斯东部的油田!”

波斯前线,联合帝国西部驻军司令张彪在指挥部接听加密电话:“王远?美国大白舰队进入波斯湾了?”他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骂道:“李光首相让我们见机行事?南方党那群人在议会弹劾我们‘擅自扩大战争’,现在倒好,美国人直接下场!”

圣彼得堡冬宫,尼古拉二世将美国介入的情报扔给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罗斯福这只老狐狸,想当波斯问题的仲裁者?告诉库罗帕特金,俄军立即抢占波斯北部的交通枢纽,美国人想分蛋糕,总得付出点代价。”

帝都首相府,李光将周伯宜拍在桌上的议案甩回:“要求召回波斯驻军?周党首这时候装起和平主义者了?”他调出内线电话:“陈宏斌,通知大卫·陈·斯坦利,暂停对美国国债的增持。另外,让苏曼知道,南洋党和美国人的交易,别想绕过北方党。”

新加坡港,南洋党党首苏曼放下与美国代表的通话,对幕僚冷笑道:“美国人承诺支持我们在波斯的石油权益?”她晃了晃手中的电报,“李光刚发来警告,大洋洲的铁矿开采许可,随时可以撤回。告诉美国人,合作可以,但得先帮我们压制南方党在东南亚的势力。”

德黑兰郊外,礼萨·汗看着最新的局势简报,对副官阿里说道:“英国人想联合俄法抗敌,德国人想打破封锁,美国人想建立新秩序......”他突然笑出声,指着地图上波斯的中心区域,“传令下去,把所有粮食和弹药集中到伊斯法罕。不管来多少列强,想让波斯人屈服,先过我们这一关。”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大文豪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