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各连的主官奔跑在自己的队伍侧前方,一边用锐利的目光检视着队伍的整齐度,一边不时发出调整的口令:
“三连,加快脚步,跟上二连!”
“五团注意,右翼对齐基准线!”
“保持肃静!注意节奏!”
整个集结过程,除了口令声和那令人震撼的整齐脚步声,再也听不到任何杂音。士兵们眼神专注,步伐坚定,彼此间的配合默契到了极致。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清楚地知道每一步该踏向何方。
庞大的队伍在移动中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横平竖直,刺刀组成的森林在移动中依旧闪烁着冷冽的寒光,没有丝毫散乱。
高台之上,秦思源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下方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调动。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深邃的眼眸中却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满意。
这种如臂使指的组织度,这种沉默中蕴含的磅礴力量,这种远超时代的纪律性和执行力,正是他呕心沥血想要打造的军队核心。
看着眼前这支迅速汇聚的钢铁洪流,他心中默然:不枉他在禁卫军身上投入了最多的心血、最严格的训练和最精良的装备,眼前这支力量,其纪律与熟练,已然触摸到了后世现代化军队的门槛。
半个小时,仅仅半个小时!
校场之上,所有的移动戛然而止,口令声消失,脚步声停止。
一个前所未有、巨大无比的步兵方阵已然成型!
它横亘在宽阔的校场上,长宽不知几许,仿佛一眼望不到尽头。
数万名禁卫军将士如同一个整体,黑色的军服连成一片肃杀的乌云,雪亮的刺刀直指天穹,形成一片令人窒息的金属丛林。
整个方阵静默无声,却散发出一种无坚不摧、足以碾碎一切敌人的恐怖威势。
阳光照射在这沉默的钢铁巨兽身上,反射出冷硬的光泽,连空气都似乎因为这极致的力量凝聚而变得粘稠、沉重。
秦思源站在高台,俯瞰着脚下这支完全由他塑造、对他绝对忠诚的无敌雄狮,一股掌控天下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同时在胸中激荡。
当那巨大无比的黑色方阵在校场上凝聚成形,如同蛰伏的巨兽般肃然静立时,几名技术兵迅速而无声地抬着一个铁质喇叭状扩音设备奔上高台。
他们熟练地将数根粗铜线连接到设备底座,铜线的另一端,如同血脉般延伸向校场四周早已架设好的数十个巨型铜皮喇叭。
这是大夏科学院根据大王的草图与指点,耗费无数心血才研制成功的“声传系统”。
虽然简陋,却已是这个时代不可思议的奇迹。
秦思源静立等待,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数万张坚毅而年轻的脸庞。
当一切准备就绪,负责的军官向他郑重颔首后,他这才稳步走到那造型奇特的铁质喇叭前。
他深吸一口气,并未刻意嘶吼,但当他开口时,那经由铜线传导、被数十个巨大喇叭同时放大的声音,瞬间如同沉雄的龙吟,清晰地回荡在辽阔校场的每一个角落,撞击着每一位将士的耳膜与心灵!
“大夏的将士们!本王的勇士们!”
声音洪亮、沉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站在这高台,看着你们——我大夏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本王的心潮,难以平复!”
他的话语微微停顿,仿佛陷入了回忆,声音也带上了一丝深沉的感情:
“十年之前,我们还在保宁府那片土地上,为了活下去,为了不受欺压,我们拿起了武器!”。
“那时,我们人不过数千,甲胄不全,粮草匮乏,强敌环伺!但我们没有怕!因为我们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我们相信,我们能打出一个朗朗乾坤,能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我华夏子民不再受辱的新天!”。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充满了力量:
“从保宁府誓师,到转战四川,浴血奋战,我们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硬是在这乱世之中,打下了一片根基!再到如今,我大夏雄踞南方,政令畅通,百业渐兴,百姓终于能喘一口气,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这一切,是靠什么得来的?!” 秦思源的声音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是靠你们!是靠你们每一个人,用鲜血,用汗水,用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用无数次舍生忘死的冲锋,用你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不朽的功勋,一步步打出来的!”。
“是你们,用肩膀扛起了大夏的江山!本王,代表大夏千千万万的百姓,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愿为大王效死!愿为大夏效死!”
不知是哪个方阵率先爆发出一声呐喊,随即,这呐喊如同燎原的烈火,瞬间席卷了整个校场!数万人齐声怒吼,声浪透过喇叭放大,震天动地,连高台的木板都在微微震颤!
秦思源等他们呐喊一阵后抬起手,压下这沸腾的声浪,他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如同出鞘的宝剑,指向北方:
“但是,将士们!我们的使命,还远未完成!北方,那片广袤的土地,还在混乱与苦难中挣扎!”。
“那里,还有我们的同胞在呻吟!那些曾经欺压我们的敌人,还在苟延残喘!大夏的一统之业,尚未成功!”。
他挥动手臂,声音激昂,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明年!就在明年!朕将带领你们,挥师北上,犁庭扫穴,彻底廓清寰宇,完成我一统神州的不世之功!这将是我们大夏立国以来,最关键的一战!也将是你们,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最好机会!”。
“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排山倒海般的回应瞬间炸响,士兵们激动得脸庞通红,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与狂热。
“你们,愿不愿意随本王,再立新功,共创这前所未有的盛世华章?!”
“愿意!愿意!愿意!”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如同海啸般汹涌澎湃。
“大夏万岁——!” 秦思源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最后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