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深秋的杭州,繁华依旧,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西湖烟波映衬着楼阁亭台,俨然一片人间乐土。

钱弘俶坐在宫中,指尖掠过那份纸张精良、印刷清晰的《澄心堂报》,又拿起那封言辞恳切又暗含威势的劝降书,眉头紧锁。

窗外是他祖孙三代经营了五十三年的十三州富庶之地,百姓安居,商贾云集,甚至“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盛景亦非虚言。

钱弘俶是五代十国期间少有明君。

治下清明,民生繁华,商贾如梭,甚至商户通宵营业,不限时间,这在整个混乱的时代下,绝无仅有。

钱氏千年世家,曾获得大唐免死铁卷,宋朝三百年间,出了三百名进士,后世子孙繁衍,也有无数才学惊人之辈,

而今钱弘俶陷入了深深思索。

他深知,一旦选择归附,无论唐宋,这份独立的繁华或许便将不复存在。

然而,北方的赵匡胤已黄袍加身,荡平内患,其势汹汹。

南方的李从嘉亦非庸主,吞闽平楚,并灭南汉,国力日盛,如今更借冯案整肃内政,显露出一派新兴气象。

吴越国夹在两大强权之间,已如风中扁舟。

他心中万分纠结,难以决断。

翌日清晨,钱弘俶于宫中召集群臣大议。

殿内气氛凝重,文武分列。

钱弘俶将大唐劝降之事以及大宋此前传来的招抚之意简要说明,并将那份《澄心堂报》传示群臣。

声音沉缓:“李从嘉整顿内政,雷厉风行,如今兵锋正盛,又有劝降书至。而北朝大宋皇帝,新近立国,亦要我吴越表明去就。事关国家存续,社稷前程,诸卿有何见解,尽可畅所欲言。”

资历最老、一向主张谨守中原正统的宰相吴程率先出列,他须发皆白,但目光锐利。

“王上!我义忠国立国至今五十有三载,武肃王(钱镠)遗训,一向‘尊奉中原,保境安民’。中原正朔所在,人口亿万,物力丰沛,非南方偏安之国可比。”

“李从嘉虽一时强横,据有百州之地,然其国祚能有多久,犹未可知。臣恳请大王,谨守祖训,不可轻易顺应李从嘉!”

话音未落,统军的大将孙承佑,他是钱弘俶的姻亲,也是吴越的重要将领,踏步而出,声如洪钟。

“宰相之言,虽是老成谋国,却未免过于保守!”

“末将以为,当今之势,已不同往日。”

“唐主李从嘉厉兵秣马,国力强盛,吞南汉、整合江淮,水师之利,冠绝东南。观其处置冯怀远,可知其吏治清明,上下用命。反观我吴越,疆土已被其三面包围,若唐军顺江而下,或自虔、抚南来,我军如何抵挡?”

“硬抗强唐,恐非善策。不如……暂且虚与委蛇,以待时机。”

他虽未明言投降,但倾向已显。

文臣队列中,另一位重臣沈虎子,曾任丞相,以直言着称,反驳道:“孙将军岂可长他人志气!我吴越带甲十万,舟师精锐,钱塘江天堑犹在,岂惧南唐?”

“更何况,我等与南唐交战多年,积怨已深,即便投诚,又岂能确保李从嘉不秋后算账?然其国内是否真如所示那般铁板一块,犹未可知。北朝宋主新立,锐意进取,方是天下正朔所归!”

武将中又有一人,水师都指挥使邵可迁激昂道:“末将愿率水师,为大王拱卫海疆!唐军虽众,我钱儿弩、楼船亦非摆设!岂能不战而言降?”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主战、主降,唐或宋!

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但主守和暂观其变的声音似乎略占上风。

钱弘俶默默听着臣子们的辩论,目光扫过殿外繁华的杭州城景,心中波澜起伏。

他既不舍得这祖宗基业,又深知国力有限,难以同时抗衡两大强权。

最终,他抬了抬手,止住了众人的争论。

“诸卿之意,孤已明了。”

钱弘俶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疲惫与决断。

“中原大宋,固然是正朔;大唐李从嘉,亦确是劲敌。然其二者孰强孰弱,谁能最终一统海内,眼下确难分辨。我吴越社稷之重,在于安民,不可轻掷。”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孤意已决。对北朝宋国,依旧遵其正朔,奉表称臣,一如旧例。对南唐……其劝降书,暂不回复!”

“但可遣一能言善辩之使,携厚礼前往潭州,一则恭贺其肃清吏治,二则探其虚实,表达睦邻友好之意。我吴越,当暂不投诚,待价而沽,静观天下之变。”

毕竟,在未明朗的局势下,保持现状、左右逢源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更何况,与大唐多年的交战隔阂,也让他内心深处难以完全信任李从嘉。

退朝后,钱弘俶望着南方,心中暗道:李从嘉啊李从嘉,且让孤看看,你的新政锐气,能持续到几时?你的大唐,真能胜过中原吗?

就在吴越国君臣为前途争论不休、暂取观望之策的同时,天下的棋局正在更快地演变,暗流汹涌。

北方,宋太祖赵匡胤以雷霆手段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在短短数月内,他迅速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等后周旧臣的激烈反抗,并“误杀”宿将韩通,其铁血手腕令四方藩镇震恐。

中原大地上的硝烟虽暂熄,但空气里仍弥漫着未散的血腥味和紧绷的气息。

更远的北方,辽国境内亦是动荡不安。辽

穆宗耶律璟沉湎酒猎,朝政昏乱,叛乱迭起,应历十年(公元960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库阿布等谋反事败被诛。至十月,其从弟赵王耶律喜隐再次谋反,牵连其父、曾与太宗争位的耶律李胡最终囚死狱中。

这一连串的内乱极大地消耗了辽国的实力,使其暂时无暇大规模南顾。

正是在这天下纷乱、强弱未明的大势下,两位曾被南唐国主李从嘉强硬驱逐出境的使者。

大宋的卢多逊与辽国的耶律挞烈,于归国途中,竟在淮水北岸的一座边城不期而遇。

两人皆是人中俊杰,此前在金陵虽各为其主,针锋相对,但同为被逐之客的经历,以及亲眼目睹大唐那不同于往日认知的繁荣景象与锐意进取的民风士气后。

一种相似的忧虑和紧迫感在他们心中滋生。

深夜,边城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内,油灯摇曳。

耶律挞烈与卢多逊摒退左右。

最初的沉默和尴尬过后,还是更为直率的耶律挞烈先开了口,他压低粗犷的嗓音,语气沉重。

“卢大人,你我虽各为其主,但如今恐怕都看到了同一个心腹大患。唐主李从嘉,雄才大略,行事果决狠辣,其境内新政井然,百姓归心,军容鼎盛。”

“观其肃清吏治、刊报天下的手段,其志绝非偏安江南一隅,恐有一统天下,甚至他日引兵北指漠北之志向!”

卢多逊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点头接口,声音低沉而清晰。

“挞烈大人所言,正是卢某所忧。李从嘉非等闲守成之主,其文武兼修,麾下林仁肇、申屠令坚,等皆万人敌,更有赵普、徐铉、韩熙载等能臣辅佐。如今其国内政通人和,实力蒸蒸日上。”

“反观我大宋,新立未稳,内部虽定,然根基尚需巩固;而贵国……”

他顿了顿,斟酌道,“近来似也多有纷扰。若你我两国依旧彼此僵持提防,甚至兵戈相向,岂不正中了李从嘉的下怀?届时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南方巨唐恐成最大赢家。”

此话一出,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

共同的巨大威胁,暂时压过了两国之间固有的恩怨。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大文豪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