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火烧的云霞把院子都映成了蜜糖色。
杜鹃端着最后一盘苜蓿炒鸡蛋上桌。
林母刚洗完澡,吹干头发,蓝布衫上还沾着水珠,伸手就想去接盘子,“杜鹃你歇着,妈来——”
“妈您坐!”林子淮眼疾手快给人拦住。
林父回屋捣鼓了大半天,最后抱出两小坛酒,“这可是女儿红,在我们那有个习俗,生女儿当年就会把酒埋在桂花树下,等女儿结婚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楚明舟把林父林母让到了上座,自己在林父身边坐下,今晚他得陪酒了。
林父拧开酒坛封口时,桂花与黄酒的甜香瞬间飘散出来,坛口的油纸被岁月浸成琥珀色,被倒出来的酒液在搪瓷杯里泛着暖光。
“本来该在安安出嫁时喝,没想到缘分巧妙,她还嫁得这么远......”
楚明舟双手接过杯子,“现在喝也一样,都是好日子。”
“是,明舟说得对!爸敬你一杯,希望你跟我们安安长长久久,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林父举起酒杯,大大喝了一口。
楚明舟却很实诚,直接一饮而尽。
黄酒顺着喉咙滑下,带着桂花的清甜和岁月的醇厚。
林父见他一杯见底了,愣了愣!
这孩子……
林父只得再给他倒,这次就倒很少了。
第二杯,林父转向林子淮夫妇,“第二杯祝你们小日子红红火火,凡事有商有量,共同成长,携手共进。”
杜鹃捧着酒杯的手有些发抖,林子淮深深看了她一眼,肯定地点点头。
“谢谢爸。”
楚明兰忙给众人都打了碗鸽子汤,生怕他们还没吃饭就喝酒,把胃给喝不舒服了。
“小兰真懂事。”林母笑着夸了楚明兰一句。
“来,吃饭吃饭。”
林母给林安安和楚明宇都夹了排骨,“小宇多吃点,以后跟你哥一样长个子。”
小家伙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糊不清地说:“婶婶你放心,我以后可不仅个子高,我还俊,还聪明!”
“哈哈哈哈哈哈……”
团子蹲在桌下,尾巴有节奏地扫着地面,眼巴巴期盼着丢下的骨头。
今天的桌子真是被坐满了。
一大家子这么齐整的聚在一起,林安安感觉自己心都是满的。
月光漫过屋顶时,酒坛见了底。
林父有些喝多了,那真性情是流露无疑,他靠在椅背上唱起苏城的小调。
你还真别说,林父一把年纪了,嗓音却相当好,声线里还夹着这少年人没有的成熟低沉。
一听就晓得林家姐弟为啥嗓子都那么好了。
吴侬软语可不仅形容女人。
古话说:杭城的美女,苏城的郎。
从古至今,苏城都爱出美男子,只是眼下的时代不流行而已。
可话说回来,谁人不爱美好的事物?
林子淮用筷子敲着碗沿伴奏,林母打着拍子,这一家子别提多和谐了。
酒过三巡,林父林母被送回了屋里。
林子淮喝了个大醉,最后还是楚明舟背着他回的筒子楼。
?
次日一早。
林安安被院子里的响声吵醒。
林母一大早就出门了,说自己要去买东西,顺道把楚明兰送学校去了。
林父也是个闲不住的,满眼都是活计。也不晓得他去哪里拉了一车柴火回来,在北院一角劈柴,堆了小半面墙那么多。
“爸,你怎么还劈柴呢?军区后勤每周都送柴火,您快歇着吧。”
“啊?你们还有这待遇呢?没事,我看柴火不多了,明舟平日里忙,小宇也还小,我这都顺手的事。”
林父又指了指自己挑出来的好木材,“我还打算给小娃娃做个摇篮,到时候你带娃也省事些。”
林安安扶着腰,伸手摸了摸肚子,脸上挂着感激的笑意,“好,那我替宝宝谢谢外公。”
听到这声外公,林父就乐坏了,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
林安安去洗手间洗漱,洗完漱就到厨房找早餐吃。
“对了,安安。”林父到林安安身边坐下,从衣兜里掏出封委托信,“我这趟可不止是来看你,还得采购西北的作物种子,以沙棘、枸杞、红枣为主。”
信纸边缘磨得发毛,上面盖着七八个红章。
林安安接过信纸细看,看完又在林父的示意下反了过来。
看见背面用铅笔写着“荒山改良计划”,字迹是父亲特有的硬朗风格。
“你妈回去的时候就把荒山的事说了,我这边提交的审批也都过了,等回去后......”
听林父细细说完计划,林安安心下一琢磨,觉得非常可行!
自家老爹这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强了,而且西北的作物在荒山上种,的确是好想法。
“爸,采购种子不是大问题,我们军区农场就有很上等的作物种子,等空了我让明舟带您去试验田看看。”
“军区农场的?能行吗?”
“怎么不行了?我们军区农场也是向外合作的,只是挑选严谨而已。再说,农场的同志们干活,也是要有收入的。”
“那也是。”
午饭时,林安安就把这事说了。
楚明舟直接就应了,“可以,下午我带爸去农场转转。”
“下午你团里没事吗?”
“嗯,早上都忙完了,团里还有政委盯着,不打紧。”
林安安三天后就要去住院了,她也想跟着去看看,结果被全家阻止了。
下午时分。
林父林母就跟着楚明舟出门了。
林安安在军区农场的名声可大了,得知来的是她父母,大伙都客气得不行。
林父虽然跟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自己大小也算半个小小领导,可也没见过眼前这阵仗……
随便拎出来个讲解的,都是连级、副营级干部。
林父蹲下身捏碎土块,放鼻尖稳了稳,“这土跟我们苏城的黏壤不一样,如果换我来种,就得掺些腐叶。”
“老林同志不愧是老庄稼户,一眼就能瞧出来。你看那片,开春时就掺了羊粪和腐叶,到时候用来培育新枸杞良种。”一位培育员道。
林父笑着摆摆手,“每片土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像你们这的小米就特别好,穗子比我们苏城的长一半呢!”
培育员递给林父一个本子,“这是我们的育种手册,上面有种子介绍,其中的‘陇谷一号’就很适合江南种植。
我估算过,如果在你们那试验成功,产量都得提高三分之一,我还算过你们那的年均降水量......”
林父也忙摸出自己兜里的本子,上面详细记录了荒山土质数据,上面写的年均降水量和这位培育员估算的一模一样。
林父肃然起敬,“同志们辛苦了,论专业这块,真没人能比得上你们这群为国家、为土地奉献一生的好同志!”
“老林同志可别这么说,你们愿意奉献力量开垦荒山,那是为祖国做建设,是无私奉献精神,你们才是高觉悟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