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日子里,王卫民基本上没事就去董文秀家去,毕竟两人快结婚了,很多事情还是要和对方商量的。
今天大早上,王卫民还在床上躺着就被奶奶给喊醒了。
“怎么了奶奶,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王卫民睡眼惺忪地问道。
奶奶笑着说:“嗯,我和你爷下午要回家去。”
王卫民疑惑了,怎么好好地这个时候要回老家,难道是有啥事情发生吗,还是做啥事情得罪了爷爷他们。
“怎么了,奶奶,你们为啥要回去啊。”王卫民顿时来了精神,一脸不解地问道。
奶奶笑着说道:“你表哥要结婚了,我回去帮忙准备一下。”
王卫民立刻从床上下来,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么突然,我不是听大姑说要等一段时间,或者不想和他们家结亲的吗?”
“说是女方松口了,让最近就把人给接回去过日子就行了。”奶奶一边给王卫民铺着床,一边笑着说道。
王卫民这就更疑惑了,这家人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怎么就突然让大姑他们把人给带回来,是不是要了更多的彩礼了。
“奶奶,是不是发生啥事情了,不然对方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同意了。”王卫民还是好奇地问道。
奶奶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我哪知道,早上他们村有人进城,托人过来告诉一声的。”
想了想,王卫民也就不问了,既然大姑感觉没问题,那就肯定没事的。
大姑可不是一个傻子,在农村来说怎么着都是一个精明的人,她既然能同意接受,那只能说明事情肯定都问清楚了。
王卫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行,那我下午和你一起回去吧,表哥结婚怎么着也要准备一些东西。”
“嗯,是该的,你大姑这些年对你不错,现在年成又不好,你能搭把手那就更好了。”奶奶笑着说道。
王卫民点了点头说:“奶奶,这些我都知道的,你就放心吧。”
“我当然放心了,不放心你,我放水啊。”奶奶笑着说道。
王卫民起床一会就洗漱好了,奶奶也已经把早餐盛好放在桌子上了,笑着说道:“卫民,你快吃饭。”
“嗯,爷爷那,他又去哪里了。”王卫民从起床,到现在就没有见过爷爷,就问了一嘴。
奶奶指了指外面说道:“你爷爷,一早上吃过饭就出去了,估计又和隔壁的几个老头聊天去了。”
“哦,爷爷能认识这么多人,看来以后不用担心他在城里过不惯了。”王卫民笑着说道。
奶奶则是皱眉说道:“好什么,以后不能让这些老东西再来城里了,在家的时候还帮我做点活。”
“现在倒好,天天吃过饭,饭碗一丢,就出去了,到了吃饭点也不回来,还要人喊。”
王卫民听到奶奶的抱怨,心里顿时感觉好笑,家里的卫生,最开始爷爷也伸手一起做。
可是无论爷爷怎么做,奶奶就是看不惯,不断地挑着毛病,最后就不再让爷爷伸手了。
爷爷在家实在无聊,就在胡同里每天没事来回闲逛,附近的人也都知道他是王卫民的爷爷。
大家也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后来不少老年人就招呼爷爷一起晒太阳,抽烟。
爷爷每次出门都带着一包大前门,不是他要炫耀,而是王卫民压根就没有给过他其的烟。
上了年纪的人就像孩子一样,很多都是自来熟的。
孩子是通过玩游戏,老年人则是通过聊各家的孩子,爷爷很快就和胡同里的这些上了岁数的人混熟了。
每次爷爷回来别提多高兴了,慢慢地吃过饭后,只要时间差不多了,就端着茶杯走出家门。
“老王啊,还是你有福气,孙子这么争气,有本事。”一位老头抽着烟笑着说道。
另外一位老头呼和道:“是啊,卫民这孩子自从住到我们这,对周围的人家也都不错,虽然接触不多,还真没有其他事情。”
“何止不错,上次搬个家,好些人伸手帮忙,他能请大家吃那么好。”
“是啊,对门的几个孩子,吃的肚子溜圆回家,别的不说了,就是这一般人都做不到的。”
爷爷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应该的,哪有别人来帮忙还不给点吃的,也不能看着人家孩子饿着,站门口不管啊。”
“还是心善的,以前我们这一个财主家,他们家做饭孩子站门前闻闻味道都不行,更不要说其他都了。”
“就是,尤其是他们家养的那条恶狗,老哥哥,你是不知道,有多大而且还经常放出来咬人的。”
“是的,我们院里那个瘸子不就是他们家狗咬的吗。”
“就是但是现在好了,他们一家死的死,判的判,要说人就不能行坏事,不然迟早遭报应的。”
“就是。”
爷爷听着他们说着胡同里以前的事情,不断地点头。
“老哥哥,你们老家王家哇的,我听老家亲戚说你们那今年收成不错啊。”
大家纷纷转头看了过来。
爷爷点了点头说道:“今年还行,我们提前做了准备,当时也有人说不用这样,如果受灾了,肯定会有救助的。”
“可我大哥,也就是村长不同意,说怎么着也不能给上面添麻烦,就早早开始自救了,这也算歪打正着吧。”
“所以说还要提前考虑的,有些时候也能要自己努力奋斗的。”
“嗨,农村人哪懂这些,只知道已经种下了,要是就这么丢了太对不起前面出得力气了。”
“大家想着村长都点头了,干活也有工分干嘛不挣这那,就都开始干了。”
其他人都羡慕地看着爷爷,这些老年人好像人的老家都在四九城的周边,老家现在什么日子他们实在太清楚了。
对于王家哇能有这样的收成,大家的羡慕,但也只能叹气,谁让他们不提前准备的。
别人顶着大太阳干活,他们村的人在树下吹牛乘凉。
别人在挑水浇地,他们在家里睡觉。
“要说咱们老百姓就不能偷懒的,尤其是种地,你付出一分不一定有一分收成,不付出肯定就没有了。”
“老话说的好,你糊弄地,收成糊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