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杨简和柳亦妃,今天到场的6位演员都在《婚姻故事》里都有很重要的戏份。
饰演女主角离婚律师的是姜雯丽,这位的演技没的说,起码国内的奖项她是拿了个遍。
李乃闻饰演的是男主角的第一任律师,演技也不错,未来的叔圈天花板。
王智飞饰演的是男主的第二任律师,演技也不错,国民度也很高。
潘红饰演的是女主角的母亲,三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得主。如果拿一届可能有偶然,可人家拿了三届,就算金鸡奖含金量不如国际顶级的电影节高,能拿三届也很厉害了。
至于舒倡,她在电影里饰演柳亦妃的妹妹。
“各位,那我们就开始吧。”杨简又是环视一周,开始了今天的剧本围读。
“我抛砖引玉,先介绍一下我的角色......”
杨简饰演的男主角身份是一位在先锋戏剧导演,在bJ经营一家小剧场剧团。
他才华横溢但总是以自我中心,习惯掌控一切,包括妻子的事业。他理性冷静,但在与妻子的离婚战中逐渐情绪失控。
因为不愿意随妻子搬到魔都,导致夫妻双方婚姻破裂。在离婚官司中,他在法庭上被揭露出轨剧团女演员,这又让他陷入儿子的抚养权争夺战。
不过在电影的最后,他学会妥协,在杭城安家以靠近儿子。
杨简开场后,大家也开始谈起自己对角色理解。
柳亦妃饰演的女主是前电视明星,婚后成为男主剧团的演员。
她热情感性,长期压抑自我需求以迎合自己的丈夫。
与丈夫的婚姻出现危机以后,在离婚过程中她逐渐觉醒,找回职业自信。
她的关键剧情有——因为一部电视剧的邀约与母亲年纪大了,她决心离开bJ,重启演艺事业,也能更好的照顾母亲。
在离婚的过程中,她通过姜雯丽饰演的离婚律师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的牺牲,争取独立和抚养权。
在电影结尾时,她与丈夫和解,但明确拒绝丈夫复合。
姜雯丽饰演的律师,精明强势。她推动女主角争取自己的权益,但也激化了男女主角夫妻俩的矛盾。
她有一句经典台词:“社会可以接受不完美的父亲,但对母亲的要求永远是圣人。”
女主角离婚律师这个角色,在电影里非常重要。
李乃闻是男主角的第一任律师,主张与女主角友好协商。
他是一个温和派,试图避免对抗,但因男主角离婚案件复杂被替换。
王智飞饰演的是男主角查第二任律师,激进好斗。
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将男女主角的离婚推向残酷的法律战,要求剥夺男主妻子的抚养权。
石悦安鑫饰演的是男女主角7岁的儿子。
他在电影里的作用就是离婚争夺的核心,天真地试图调和父母矛盾。
在电影结尾时适应了父母分居的生活。
潘红饰演的是女主母亲,喜剧演员出身。老太太幽默开朗,支持女儿离婚,但偶尔会添乱,比如错误传达法律建议。
舒倡嘛,就是女主的妹妹,帮姐姐处理离婚事务,姐妹互动提供轻松时刻。也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还有一些配角,今天都没来,他们的戏份不多,不过也必不可少。
男主剧团成员,比如他出轨的对象,也会侧面反映男主的自私。
还有一位观察员,观察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影响法庭判决。
这个身份不止是国外有,国内其实也设置有这样的职位,只是还没有全国普及。
每位演员谈完自己对于角色理解后,杨简又聊起了《婚姻故事》的剧本。
“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考虑到婚姻的复杂性,我们这部片子里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只有被制度与情绪裹挟的普通人。所以在表演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片子中也存在性别双标,女主因为‘母亲’身份被苛刻评判,男主却因‘艺术家’的身份被宽容。所有这些角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而残酷的婚姻解体图景。”
众人闻言也是频频点头,他们拿到剧本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
杨简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也让大家各抒己见,这部电影是为了给柳亦妃拿影后,但他也准备在奥斯卡操作一下,不但他和柳亦妃的表演很重要,其他的每一个配角都很重要。
听完大家的理解,杨简也替大家解读了整个剧本。
《婚姻故事》其实就是一场解剖婚姻的冷静手术。
这是一部以离婚为切口,深入探讨婚姻本质的剧作。剧本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叙事、细腻的台词设计以及精准的角色刻画,将一段感情的破裂过程转化为兼具痛感与诗意的艺术表达。
可以从结构、主题、台词、符号四个维度进行解读——
先说剧本的结构,这就是一出从“爱的宣言”到“爱的葬礼”。
开篇的“虚假乌托邦”,蒙太奇式的旁白——电影以男女主角夫妻俩朗读彼此写的“爱的信”作为开场,列举对方优点:他擅长带孩子,她总是记得我的电话号码以及所有的一切。
这中间也加入了反讽设计,这些旁白后来被揭示是妻子写的“婚姻咨询作业”,而男主从未完成自己的部分,这里暗示婚姻中单向付出的失衡。
《婚姻故事》中的三幕剧结构——
第一幕建立:展现婚姻裂痕,妻子想搬去魔都,丈夫舍弃不了自己的事业而拒绝,再到冲突根源,也是电影的内核之一,自我实现与家庭责任。
第二幕对抗:律师介入,夫妻双方矛盾升级,从协商到离婚诉讼,再到体制如何异化人性。
第三幕和解:夫妻双方争吵后的崩溃与妥协,到爱的残余如何转化为新型关系。
再就是闭环叙事,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开头女主的信中写道:“我永远爱他,尽管已经没有意义了。”
结尾男主读到这封信,落泪但微笑爱的终结不等于爱的消失。
再谈谈《婚姻故事》的主题,这部电影讲到了婚姻中的权力、性别与制度暴力。
婚姻中权力的博弈,这就涉及到丈夫的控制欲。
电影通过许多细节展现他在家庭,比如丈夫修改妻子的表演方式、拒绝她导演的机会、甚至她的发型,他会对妻子说:“你短发更好看。”
丈夫的自私被包装成“艺术家的专注”,直到他出轨的事情在法庭上被揭露。
妻子在律师的点拨下意识到:“我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至此,妻子终于开始觉醒。
《婚姻故事》里的性别双标,杨简直接用台词直接表达出来。
女主律师的台词:“社会接受父亲邋遢、缺席,但母亲必须完美。”
而而男主的律师则是攻击女主:“她酗酒、利用性魅力获得角色。”
实际上女主很少喝酒,就算偶尔喝一次,她也只喝了一小杯。
电影里还阐述了制度如何撕裂人性,以及法律程序的荒诞。
评估员观察儿子与父母互动,如同“动物实验”。
双方律师将私人矛盾转化为法律话术,比如他们都在争夺“监护权”而非让自己的雇主去“共同爱孩子”。
在夫妻双方彻底撕破脸以后,曾经深爱对方的两人在法律压力下说出了“希望你死”这种最恶毒的话,但争吵后却又相拥而泣→。
体制逼他们扮演敌人。
不过整部电影的台词设计也不是针尖对麦芒,而是将矛盾伪装成日常的刀锋,用“平淡对话”隐藏冲突。
举个例子,比如女主说“我需要一个自己的律师。”
男主回道:“当然,如果你觉得需要。” 表面支持妻子,实则否定她的焦虑。
争吵戏的“螺旋式爆发”,剧本用长达两页的台词让夫妻双方的矛盾逐步升级:从抱怨、翻旧账,到人身攻击,再到最后的崩溃。
争吵的过程中还会说出:“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这样的话。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爱到极致的反面不是恨,而是绝望。
为了让整部电影的氛围能轻松一些,不至于那么压抑,所以剧本也用幽默作为一种调剂。
女主母亲的插科打诨,比如她会对自己的女儿说:“离婚很棒!你会爱上单身!”
用喜剧来稀释悲剧感,也能让观众在觉得压抑的时候感受到一丝轻松的氛围。
生活有很多苦,但并不全是难过的时候。
《婚姻故事》里也有一些符号与隐喻。
首先是空间象征,bJ与魔都。
男主留恋的bJ,他那封闭的剧场,象征他的控制圈。
女主所在的魔都更加现代化,象征她的新生活。
还有门的含义,妻子总被关在门外,丈夫剧团的门、夫妻在bJ公寓的门,而她总是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电影中的一些身体语言也别有深意,结尾处女主帮男主剪发,象征剪断婚姻纽带,但保留亲密,他们毕竟还有一个儿子。
还有夫妻争吵时,丈夫割伤了手臂,鲜血直流,这也让婚姻的伤口具象化。
前世《婚姻故事》虽然没有拿到很有含金量的大奖,可却被多家权威媒体评选为年度“十佳影片”,这就能说明这部电影的优秀。
能让《婚姻故事》备受好评的原因主要是文本与演员的成功,在文本上不塑造反派,而是展示社会这个系统如何让好人互相伤害。
在文本结构上也下足了功夫,从甜蜜到撕裂再到余温,完整呈现感情生命周期。
教科书般的台词也是成功的关键,电影的每句对白都推动角色或主题,毫无冗余。
至于角色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前世的《婚姻故事》男女主都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
至于最后都没拿奖,杨简觉得不是表演的问题。
奥斯卡嘛,就算前世那时候哈维那矮胖子完犊子了,但依然还是一门生意,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不会比哈维在的时候少。
“我们这部电影就像一场冷静的解剖手术,让我们看到:婚姻的死亡不是爱的失败,而是爱在现实重力下的自然沉降。”
等杨简解读结束,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石悦安鑫的父母都能很好的理解杨简的用意,他们都明白了《婚姻故事》的内核是什么。
现场的专业演员都在感叹,果然是国际最为着名的大导演,他们自认在自己的专业上不输于人,他们也自认为对剧本和觉得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可听杨简这么一解读,他们才知道双方之间的差距。
杨简把每个细节都给他们分析的很透彻,大家顿时就有种“原来是如此,我怎么没想到的感觉。”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辛苦大家。”杨简等到大家鼓掌结束,就宣布剧本围读会结束,他不会像别的剧组那样搞大半天,他只要求大家把人物的以及对剧本的理解透彻就好。
“哈哈,杨导才是辛苦。”
“对对对,感谢杨简替我们解读剧本。”
“杨导,我们这部电影是要去三大?”
“没错,戛纳那边已经预定了,邀请我们参加主竞赛单元。”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感叹,瞅瞅人家,电影还没拍就预定了戛纳的主竞赛单元,其他导演还要走流程。
“我也和大家多透露一下,这部电影还会参加第88届奥斯卡,所以大家多多努力,让好莱坞好好见识一下我们华夏演员的演技。”
说到这个大家可来劲了。
“哈哈,那是自然。就算没这档事,我们都要拿出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部作品。”
“杨导放心,只不过到时候还希望杨导多多指教。”
“指教就算了,大家互相交流。”
指教杨简肯定有这个资格指教的,只不过他这人一向与人为善,也懂人情世故,所以说话还是谦虚。
一群人又是客套两句,这才各自散去。
杨简也没说请大家吃顿饭什么的,三个小朋友还等着他和柳亦妃呢。
而且大家还要在一起工作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
《婚姻故事》会在中戏北剧场取景。
北剧场位于北兵马司胡同,紧挨着国家话剧院、中戏。
它的前身是华夏青年艺术剧院小剧场,2005年被中戏成功收购,便成为了中戏的北剧场。
这个剧场属于那种比不上人艺、国话那种规模,但是又比北电话剧社那小剧场规模要大,正合适《婚姻故事》的取景。
关键是这边也符合《婚姻故事》的剧情需要,有着浓厚的舞台剧氛围。
最近几天,韩佳女这个副导演带着《婚姻故事》剧组的工作人员进驻了北剧场,中戏也为了配合杨简的拍戏需要,将北剧场暂时关闭,通知都是提前三天贴出去的。
看得出中戏其实也很重视杨简与杨简的关系。
杨简就算不是中戏的学生,可保不齐什么时候能请杨简去中戏当老师啊。
他不但是柏林和戛纳的影帝,更是全满贯大导演。
一直以来,中戏虽然在表演学科上稳压北电一头,可在导演系和摄影系,北电才是龙头老大。
这要是能请到杨简这尊大神,中戏导演系也不是不能弯道超车。
不过中戏纯粹是想多了,北电请他去上课他都不去,中戏能比北电更特殊?
上课是不可能上课的,杨简退休了也不会去上课的。
有那时间,多陪陪孩子,当当咸鱼,在不缺钱的情况下,这生活不是非要有事情做才行的。
《婚姻故事》将在中戏北剧场取景的消息很快就扩散了出去。
当然,这消息不是杨简这边放出去的,要是按照他的习惯,在拍摄期间他都不会让记者过来参加,距离电影上映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时候的热度没用。
到开机了,让宣传部门的人拍摄一些物料,到时候宣传部门自己放出去就好。
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该高调的时候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消息主要是从中戏那边传出去的,毕竟杨大佬来他们的北剧场拍戏,这消息怎么都不可能保密的。
北电那边也知道了杨简要在中戏取景的消息,这不,老王就给他打了电话。
“我说你取景怎么跑到那边去了?学校这边是不能取景吗?”
“老师,瞧您这话说的,我就是来取个景,看您这意思我是犯了什么错?”
“你倒是没犯错,就是学校这边紧张了。中戏为你了,专门把他们的北剧场关闭半个月,你还不懂这里面的意思?你说学校这边急不急?要是你真的被中戏收编了,你看看这帮老头子跟不跟你急。”
“嗐,瞎操心。您看我像是那种能被收编的人?我宁愿在家陪孩子,我也不会到学校给人上课,你让学校的老师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哈哈哈......”杨简一番话给王晋松逗笑了,这还是他了解的那个杨简:“行了行了,我懂你的意思。我会把你的原话转达给学校,想来他们不会着急了。”
对于北电来说,杨简这么一个杰出的校友,不回母校上上课就算了,这要是去了中戏,那真是要被大家笑话了。
当然,杨简真要去中戏当老师,北电也没办法,只能干瞪眼。
“这次来这边取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这次的剧本,我饰演的是一个先锋戏剧导演,经营一家小剧团。北剧场这边舞台剧的氛围很浓厚,还挨着国话和中戏,所以说到底,还是咱学校的氛围没有人家这边浓厚。”
“得得得,你说的我能不知道?要我说,你干脆就回来当当老师,争取改变一下现状。”老王头贼心不死。
“算了吧,我还是那句话,不去,哪都不去,老师您也死了这条心吧。”
“行了行了,你哪也不去,行了吧。”
......
时间就像快进的电影胶片,刚看到朝阳跃出地平线,暮色就已浸透窗纱。
中秋节到来,《婚姻故事》也即将在中戏北剧场开机。
凌晨天还未亮,杨简和柳亦妃就出门了。
他们俩是是男女主演,要提前到现场去做妆造。
这样一来就没办法送平平安安去幼儿园了,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杨简和柳亦妃就在给孩子们做工作。
平平安安也很懂事,在知道爸爸妈妈就在bJ工作,不是去外地,他们就放心了。
杨简和柳亦妃也答应他们,等他们下午放学,可以让姥姥或者爷爷奶奶带他们去剧组玩,这可把小朋友们高兴坏了,当即就表示要去爸爸妈妈的剧组玩,还跑去跟三位长辈说这事。
长辈们自然是满口答应,不过杨振华和林秀兰要等承承放学,所以就让他们的姥姥带他们过去。
兵马司胡同距离南锣鼓巷和史家胡同都很近。
中戏北剧场外。
尽管天光还未大亮,可依然有许多媒体记者早已等候在这里。
中戏想的也很周到,派出了三十多名安保在外守着,天眼影业也派出了一批安保人员过来,把每个角落都把守的严严实实的。
不是杨简小题大做,实在是有些胆子大的娱记为了新闻,保不齐就会偷溜进去偷拍。
这种偷拍不会影响电影的后续上映,但有可能影响宣传,这就很恶心了。
来围观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中戏的学生,虽然大家经常有机会见到明星,他们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大明星,但是杨简和柳亦妃这两口子真的难得见到一次,就算见到,大多都是在互联网新闻或者电影上见到。
有的手里提溜着早餐,一边吃一边和身边的同学聊天凑热闹,不过更多的是拿着各种手机在拍摄,准备拍到后发微博和朋友圈。
杨简和柳亦妃过去和大家打了声招呼,毕竟人家这么早来一趟,总不能连他们人影都见不到一面。
和围观人群简单聊了两句,杨简这才牵着柳亦妃进到北剧场,
有戏份的配角以及群演也陆续到位,没有戏份的等到9点的时候也会过来。
剧组开机,又离得那么近,所以还是会过来参加一下开机仪式。
杨简的妆发和很简单,他最近留了长发,也留了胡子,毕竟艺术家嘛,都是那个德行,自以为放荡不羁,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有些邋遢。
杨简现在的形象就是儒雅中透着一股子不修边幅的放荡不羁,这形象是最受小女生喜欢的了。
柳亦妃的妆造就要花些时间了,这也没办法,女人在这方面就天然比不得男人那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