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到贺从龙的问题,李彻微微一笑:“朕已传令黎晟的第一舰队、张能的第四舰队,从出海口进入黄河。”

“如今他们正在河道内待命,随时可以沿着运河南下,切入淮河水系。”

还得感谢前朝炀帝,黄河和淮河之前早有多段运河,炀帝龙舟下江南时又开凿了一大截。

到庆帝登基时,只需将炀帝开凿的运河和之前朝代的小运河连在一起,便可直接从黄河入淮河。

当然,淮河也有自己的出海口,只是距离太远。

未来还会发生‘夺淮入海’事件。

即,黄河泛滥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

黄河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

最终淮河不再是一条畅通的水道,而在淮河较低地方的洪泽湖区,还会把各个小湖连起来,成为洪泽湖。

但这是后事了,至少现在还未发生。

不过估计也快了,这几年黄河越来越不老实,李彻登基后怕是要把治理黄河当做第一要务。

听到海军即将到来,众人皆是面露喜色。

“好!”王三春一拍大腿:“如此一来,咱们就不是两条腿走路,而是水陆并进了!”

陈平之眼中精光闪烁:“有海军战船运兵、运粮,还可以直接以舰炮轰击南岸敌军阵地,这淮河之险至少去了一半。”

一时间,堂内气氛热烈。

海军无疑是奉军中最精锐的力量。

在场诸将大多和他们合作过,知道在沿海、沿河区域,有一支火力强大的船队做策应,仗打得多么舒服。

李彻则是抬手虚按,让众人稍安勿躁。

他走回舆图前,手指重点落在淮河中游的几个关键节点上。

“水路之利已在我手,但主攻方向仍需着重讨论。”李彻目光扫过众将,“如今叛军重兵布防淮河南岸,其重点无非几处。”

“西面的光州(今潢川)距离较远,且非主要通道,可以暂不考虑。”

“我们的主要目标,应在寿州(今寿县)、泗州(盱眙一带,已部分淹没于洪泽湖)、濠州(今凤阳)这三处,择其一作为主攻方向,打开缺口。”

淮南区域的城池虽多,但重镇就这么几座,皆是沿河岸而立的战略点。

众将闻言,立刻围绕这三个目标争论起来。

有主张攻打泗州的,认为此地靠近距离大海最近,水陆协同最为便利。

有建议主攻濠州的,认为此地是翟燕老家,拿下此地意义重大,且可直插敌军防线中枢。

也有支持进攻寿州的,认为寿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拿下后便可控扼淮河中游。

李彻仔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并没有赞同任何一个,而是在心中权衡利弊。

待众人议论声稍歇,他也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纯。

朱纯一直沉吟未语,目光落在舆图之上,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老国公。”李彻语气恭敬地问道,“您当年随先帝南征北战,朕想请教您一下。”

朱纯立刻正色道:“陛下请说。”

李彻道:“当年先帝麾下大军,是如何渡过淮河,突破南军防线的?”

朱纯见皇帝垂询,抚须沉吟片刻,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回陛下,当年先帝用兵,选的就是寿州。”

朱纯走上前,手指在舆图上勾勒:“陛下请看,寿州这座城池非同小可,它控扼淮河、汝水、颍水三水交汇之处,乃是淮河南北真正的交通枢纽。”

“拿下寿州,我军便可利用汝水、颍水这两条支流,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军械,甚至运输部队至淮河前线,后勤补给线将畅通无阻。”

他目光扫过众将,继续分析:“反之,若拿下泗州或濠州,虽然也能借此让大军渡河,但后续进军仍需面对纵横交错的水网,以及敌军依托支流不下的层层防线,进展必然缓慢。”

“而占据寿州,就如同掐住了淮西的咽喉,不仅可保障我军侧翼,更能直接威胁下游的濠州,以及更东面的防线。”

“如此便可迫使敌军分兵,为我军分割包围各城,随后各个击破而创造战机!”

朱纯一番引经据典的分析,结合地形水势,将战略态势剖析得清清楚楚。

众将听得连连点头,之前主张攻打其他地方的人,也露出了信服的神色。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老国公这一席话,顿时让复杂的战局豁然开朗。

李彻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庆帝的战略思维不必怀疑,他当年的进攻方向完全可以当做标准答案来看待。

李彻当即不再犹豫,猛地一拍舆图,做下决断:

“好!就依老国公之见,将主攻方向定为寿州!”

他随即看向越云,下令道:“子龙,你立刻加派精锐哨骑,详细侦察寿州上下游淮河水文、河道宽度、水流缓急,以及敌军布防情况。”

“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朕找出几处适合搭建浮桥的河道狭窄之地。”

越云向前一步,正色道:“喏!”

李彻又看向陈规:“让辅兵做好准备,待寻到合适地点,即刻准备浮桥材料。”

“是。”

李彻转而看向其他人:“其余各部,整顿兵马,检查军械,随时准备开拔!”

“喏!”

众将轰然应诺,斗志昂扬。

。。。。。。

与此同时,东部蜿蜒的运河河道。

奉军第一舰队和第四舰队组成的庞大船队,悬挂着奉字战旗,踏着浪花沿运河南下。

一艘艘船体修长的飞剪船,甫一出现在运河沿岸,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运河两岸正是农忙间歇。

田埂上、村落边、河岸处,百姓们或在树荫下纳凉,或在河边浆洗衣物。

当第一艘飞剪船高耸着桅杆,张着仿佛巨鸟翅膀般的白色帆影,缓缓从河道拐弯处驶出时,所有百姓都惊呆了。

一个正在河边摸鱼的光屁股小孩,指着河面张大嘴巴,吓得连手里的鱼都掉了。

“娘亲!娘亲!快看,那......那是什么怪物?!”

河边洗衣的妇人们闻声抬头,手中的棒槌僵在半空,眼中满是惊恐。

她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船,没有层层叠叠的楼阁,没有宽扁的船身,只有那锋利如刀的船首,仿佛要将水面劈开。

巨大的帆布在风中鼓荡,发出猎猎的声响。

“天爷啊......这船咋长这模样?恁高,恁瘦!怕不是要倒咯?”一个老农扶着锄头,眯着昏花的老眼,喃喃自语。

在他看来,这种又高又瘦的船,远不如方头方脑的运粮沙船看着稳当。

“不会是龙王爷派来的兵将吧?”

有迷信的老人开始跪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龙王保佑。

毕竟这般形制古怪的船队,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很容易被归结为神怪之力。

船队并不停留,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艘接一艘沿着运河向南游弋。

巨大的帆影掠过两岸的农田、村庄和树林,投下移动的阴影,仿佛一片快速飘过的云。

一些胆大的年轻人则扒在岸边,瞪大了眼睛,试图看清这些怪船的细节。

“快看!那船头尖得跟刀子似的!”

“你瞧那帆!咋能挂那么多?还都能转!”

“这速度,比之前的船快多了,吃水还不深!”

“奉字旗......好像是奉军的船!”

百姓们议论纷纷,语气中充满了惊奇。

庞大的奉军船队,就这样在两岸百姓惊恐、好奇、敬畏交织的目光注视下,一路向南而行。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