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
新官上任的齐阳,终于烧起了他的第一把火。
在两厅合并还尚未平稳之际,齐阳直接拍板,将滨江市第三机床厂及其周围的棚户区,单独圈出,列为第一批住房改造工程。
并专门立项,设立招标工作。
齐阳的这个举动,在新合并的住房城乡建设厅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人认为齐阳这是新官上任,着急向他的靠山表忠心。
毕竟苏耀这位副省长,可是多次公开宣布过,决心解决滨江市人民的住房问题。
也有一些人,认为齐阳此举有些太过着急了,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执意立项招标。
最后极有可能落得个无人投标,惨淡收场的结局。
只有极少数的一些本就是城乡建设厅的人,才在无条件地听从齐阳的安排,将这项工作推行了下去。
原住建厅的办公大楼,此刻已经变成了住房城乡建设厅的驻址。
齐阳坐在这里最大的一间办公室内,正在阅读着手中的材料。
而这间办公室,原本却是属于住建厅厅长宋大川的。
几分钟后。
齐阳审阅完材料,看向面前之人道:“可以,就按照这个,让报社尽快地刊登出去。”
“是。”那人利索地应了一声。
“去办吧。”
待到手下人离开,齐阳终于放松了一些,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双手轻揉着自己的太阳穴。
自从苏耀让他落实在这件事,齐阳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干。
再加上两厅合并,本就有一堆的工作要处理,这段时间可把齐阳给累得不轻。
不过即便是再辛苦,齐阳却也是乐意的。
休息了片刻之后,齐阳坐直身子,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苏耀办公室的电话。
“领导,三厂棚户区住房改造的事,我们已经筹备完毕,公开招标的公告预计明天就会见报。”
听到这个消息。
远在省委的苏耀,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改善滨江市的居住环境,是苏耀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前面的豪情壮志都已经放出去了,现在总算到了要动真章的时候了。
“这么短的时间,辛苦你了。”苏耀轻声说了一句。
齐阳闻言脸上一喜,急忙说道:“能为领导分忧,是我的荣幸。”
“好好做,三厂这才只是个开始,如果效果好的话,那你们住房城乡建设厅可就有的忙了。”苏耀说道。
“是,坚决完成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齐阳的声音不小,话音中透着一股子兴奋劲。
挂断电话,苏耀嘴角泛起了一抹笑容。
随即朝门外喊了一声:“小王!”
很快,房门打开,秘书王勋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领导。”
“你去联系一下第三机床厂,告诉他们住房改造工程要开始了,让他们厂做好准备工作。”苏耀交代道。
“是。”王勋望着苏耀,见其没有别的任务安排,便又开口道:“我现在就去办。”
自从上次苏耀在第三机床厂视察过以后,再加上,苏耀多次在电视以及广播里,提到过要努力解决住房问题。
厂里就断断续续地有传言,说上面要解决住房问题。
甚至就连厂里的一些领导,也都暗地里说过,省里要给拿他们三厂做试点,要在这里盖楼房。
此消息一出,引得许多三厂职工们,夜里都睡不着觉。
没分到房子的,期盼着能在这次的机会中,分到一套房子。
已经分到房子老职工们,也想着要是自家能换到楼房里去住,那就太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八百双眼睛,全都盯着厂里的房管科,随时打探着消息。
而随着住房盖在工程公开招标信息被刊登在报纸上。
第三机床厂及其家属区,被列为第一批改造试点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休息时间。
第三机床厂内,几名职工聚在一起,正在插科打屁闲聊着。
一名穿着蓝色劳动服的青年,手里攥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跑向了人群。
“好消息!天大的消息啊!”那青年一边跑,还一边向人群喊着。
“咋,你小子要娶媳妇儿了,咋高兴成这样?”
一名年长一些的老工人,见那青年如此兴奋打趣道。
“比娶媳妇还高兴呢!”
“刘师傅,王师傅,省里要在咱们三厂这里当试点,要在咱们这里盖楼房,解决住房紧张的问题,你们快看啊。”
那青年将手中的报纸展开,指着上面一块很大篇幅的板块,对人群说道。
“真的假的?你拿给我看看。”先前打趣这青年的那位老师傅,顿时一把抢走了青年手中的报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片刻后,这位刘师傅兴奋地当场就叫了起来。
“唉呀妈呀,是真的,是真的!”
“我就说么,前些日子有一批人在巷子里好一顿测量,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感情这还真是拿咱们这当了试点了。”
“好事,真是天大的好事。”
刘师傅这一喊,周围其他人顿时也都跟着急了起来。
纷纷开始抢报纸。
“给我看看。”
······
报纸上,公开招标的信息里写得很清楚,项目规划地在第三机床厂的家属区,共计建设12栋居民楼。
“哎呀妈呀,这下子要建12栋楼,有这么些房子,咱们厂里那些没分到房子的职工,这下可有盼头了。”
“12栋楼?我的天啊,那么多?”
“刘师傅,你是厂里的老师傅了,这次肯定能分到一套楼房了吧。”那青年笑着说道。
“那可不一定,分房子肯定要优先没房的人,刘师傅早就分过房子了,这次还真不一定有他的份。”人群中,一名职工笑呵呵地说道。
听到这话,那刘师傅的脸上明显有些不悦起来。
“切...讲分房,那也要看对厂里的贡献,没分过房子的人一下子就给分楼房,老职工就要继续住破平房,这公平吗?”
······
虽说现在八字也才勉强算是有了一个撇,可这些职工们却是早早的就该怎么分房,争论了起来。
而这种争论,却随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成为了全厂职工们所最关注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