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宗御林军用上了林丰的装备,不但钢刀比咱的锋利坚韧,盔甲也结实,箭矢破甲性能高出咱不少,现在火药运用比咱先进太多,这仗没法打。”
“国师,咱能不能争取赶上他们?”
蓝域苦笑:“难,陛下,这需要庞大的资源,不只是金钱,还有各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得上的。”
“你全力负责武器装备这一块,朕给你足够的支持便是。”
蓝域皱眉道:“多谢陛下信任,只是不知道林丰能不能给咱足够的时间。”
“此事不需要你担心,朕已经有安排,你尽管去做好此事,朕等你的成果。”
蓝域躬身施礼:“陛下英明,此事确实不能再耽搁下去,臣这就去组织人手,尽快展开研制。”
赵争摆手,示意他赶紧去干活。
两个皇帝都在担心他们的江山和屁股下的位置。
林丰却在忙着打土豪分田地,整个临都府周边的土地,本来是有主的田地,现在已经被重新登记,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开始分发。
临都府城是个大城,里面有诸多的房屋建筑,因为战乱频仍,居民几乎都逃出城去,不说十室九空,也去了一大半。
按照林丰的改革政策,所有房屋建筑都会被登记在册,重新分配。
由文程派过来的工作组,组织人手,进行全城登记注册,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三天内没有持有效证据认领的,全部归公。
人员也严格登记程序,说明三代以上的家庭背景。
临都府城东的晋江支流上,四艘战船在江中游弋,断裂的石桥,也被清理掉。
林丰不准备重新建桥,正好凭此江水,把大宗和大正两个国家,分割开来。
林丰带人在街道上巡视,发现临都城建筑高大,街衢宽敞,堪比京都城的规模。
若不是此地距离京都城太近,估计符王赵争就会在此建都。
在城中心位置,有临都府衙门。
林丰的临时指挥部,便设立在此处。
各部门办事的地点,大多也设立在府衙大院内的各处房屋。
整个府城便以此为中心,开始恢复正常运转。
张常有的一万人马退回了天枳府,从京都城过来的五万御林军,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三万人,从临都府城往南,两百三十里外,沿江西岸扎营,以防叛军从临洛县派军过江。
其余两万人驻守临都府,作为长期驻军,可在此选择登记注册,分田地房屋,成家立业。
由于女子太少,立业倒是可以,就是成家还得排队等候不知多久。
鬼卷是一个中年男子,个子不高,脸色苍白,穿一身普通的黑色短褐,短胳膊短腿的样子。
他从洛城皇宫内出来,很快有人在一处角落里,迎上前去。
“怎么样?”
“成了,咱们走。”
两人也不多话,转身快步钻进了一个小胡同。
鬼卷没有对赵争说实话,他们来自外海的一个海岛,常年在大宗沿海靠劫掠为生。
沿海地区的官府和百姓,对他们有个称呼,叫海寇,也有叫蜗寇的,还有叫他们浪人的,那意思是浪迹天涯的人。
他们这群人有三千多,分布在好几个海岛上,常年的劫掠生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十分无序。
这群海寇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所安定的陆地,供他们栖息。
虽然大宗连年内战,却很少波及到沿海地区,所以,沿海各府县的驻军,还是很猛的。
加上沿海百姓对这群海寇的愤恨,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多年以来,就没给他们上岸喘息的机会。
终于,这个梦想被鬼卷实现了。
他手里拿到了大正皇帝的圣旨,允许他鬼卷以及他的族群,在福长州落脚暂住。
像他们这样的海寇帮派还有很多,却只有他鬼卷拿到了入场券。
依仗自己的特长,鬼卷觉得暗中干掉林丰应该不难。
当然,他需要族里或族外的高手配合自己才能成事。
跟在赵争的身侧,鬼卷也深深知道林丰的厉害,自然不敢托大,毕竟自己的小命要紧。
福长州的现任知州叫宿明怀,四十五岁的年纪,已经是满脸皱纹。
此时他脸上的皱纹,几乎都挤在了一起。
因为他手上有大正皇帝赵争的圣旨,那是一道允许鬼卷家族上岸暂住的命令。
沿海居民都知道,这些海寇家族,经常上岸劫掠,凶残且血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而且,在此居住的军民都知道,这伙海寇非常难缠,犹如狗皮膏药一般,杀之不绝。
整个沿海地区的军民,都团结一心,共同打击这些海寇多年,官府也一直没有放弃打击海寇的机会。
勉强维持着短暂的安稳状态。
谁能想到,这些双手染满无数军民鲜血的刽子手,却被允许上岸居住。
宿明怀将手里的圣旨反复看了无数遍,确定没有问题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圣上这是要自毁根基吗?”
州衙门里,还坐了同治和通判两位官员,他们默默地听完宿知州念了圣旨内容。
他们也觉得此事很不靠谱。
还是通判掌管五千州军,对于军事行动的消息畅通一些。
“宿大人,是不是大宗御林军攻占了临都府城,让皇上觉得需要外力来维持平衡?”
“驱虎吞狼?”
三个州府高官,都皱着眉头,互相瞪视对方。
半晌,宿明怀掂量着手里的圣旨。
“皇上知不知道这些海盗的危害,更甚于大宗军队?”
“肯定知道啊,咱也不是上了一次折子。”
“他们这是明目张胆地开抢。”
州同知黑着脸。
“这让百姓们怎么想?”
宿明怀咬牙道:“已经被逼到这里了,谁还顾得上百姓,划出一块地域,限制他们出行。”
“若是他们不同意怎么办?”
“敢擅自踏出限行区域者,杀无赦。”
“可是圣上的旨意...”
宿怀明坚定地:“既然踏上我大正的土地,就得遵守大正的律法,这些该死的海寇,不该被限制行动吗?”
另外两人无法反驳,一起点头赞同知州大人的结论。
虽然州府下了如此严厉的禁令,却依然挡不住这些海寇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