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来袭?人数几何?”魏乘风沉着的问道。
其他人也紧盯着来报信的小兵,在这种时候,理应不可能有大股势力来犯才对。
西域各国大半已经交好,金乌汗国又是附属盟国,互市贸易如火如荼,前不久才配合他们给莎车国施压,救出了林俊辉等人。
会是谁呢?
“回禀将军,是漠北草原的札达兰部,他们不知为何突然进犯,人数逾六千人,小魏将军现在已经带兵迎敌了”。
魏乘风闻言有些诧异:“是札达兰部?”
“魏叔,有什么不对吗?”张平安倾身问道。
“这札达兰部平时一般就只在漠北草原附近活动,哪怕是之前胡人大举南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离开漠北,金乌汗国建国后,他们也并没有向金乌汗王俯首称臣,而是像往常一样,逐水草而居,自成一方,现在突然来了玉门关,实在是蹊跷!”魏乘风缓缓给众人解释道。
“听上去只是普通牧民,不用如此忌惮啊?人数也不算很多。”赵仁之看魏乘风脸色不是很好,有些不解。
他也打了不少仗,大概心中有数。
魏存仁接话:“你们有所不知,这札达兰部因为长期生活在漠北苦寒之地,生存环境恶劣,所以他们的族人都长得十分高大,也十分骁勇善战,可以一挡十,比一般胡人更难对付的多,他们要到玉门关,必须要翻过杭爱山,还要穿过戈壁与沙漠,费了这么大的劲过来,想想就知道不会善罢甘休!”
张平安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是不是被金乌汗国封了右贤王的那个札达合部?我在枢密院也有一段时间了,漠北还有这么强的部落,我不可能没听过,唯一对的上的就是那个札达合部了!”
“札达合部?”换了个名字后,钱杰便也记起来了,他之前在兵部做事,消息也不少。
“听探子说,金乌汗王很看重这个部落,还特意给他们的部落首领封了右贤王,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但这个部落很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既不接受也不拒绝,明面上金乌汗国对外宣称他们已经统一这个部落,实际并没有,两方一直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就是他们!”魏乘风点点头,“这是金乌汗国建国后,在官文上给他们重新改的名字,寓意和合统一,只不过我们这些人在西北军营待惯了,还是习惯称呼他们的本名札达兰部,由于之前其他胡人南下连连战乱,死伤不少,现在金乌汗国建国后,札达兰部反而成为了草原上为数不多保存了实力的部落了。”
“原来如此!”张平安懂了。
沉吟道:“听你们这么说,那这个札达兰部的首领其实并不好战,此行突然进犯确实有些蹊跷,不过我既然作为枢密副使,巡视边陲,正好碰到了,不去看一看说不过去,想必魏将军你也要点兵援助,我便跟着你们一起走。”
“好!”魏乘风没拒绝。
随后吩咐魏存仁:“你点兵五千,连夜出发!存孝手下虽然兵马充足,对战经验也丰富,都是沙场老兵,但为了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还是得速战速决,玉门关不容有失!”
“是,义父!”魏存仁脸色严肃的拱手应道。
随后便退出帐外出去安排去了。
钱杰起身道:“我也跟着一起去吧!”
张平安一听就摆了摆手拒绝了,理由很充足:“瓜州大营这边还得有人主持大局,魏叔身体又不好,你留下!”
言外之意他们得留下一人在军中坐镇,不能一窝全都跑去前线了。
“那我去吧,本来我就是武将出身,说不定能帮上忙”,赵仁之主动请缨。
钱杰其实刚才说这话也是想逼赵仁之表态。
毕竟他是不放心和张平安两人一起走,留下赵仁之一个人在营中的,谁知会出什么幺蛾子。
最好的就是他和张平安一起去,留下自己坐镇瓜州大营,以防不测。
这样张平安也会更安心。
不得不说,他和张平安想到一块儿去了。
因此对于赵仁之的主动请缨,张平安欣然接受了,“说的也是,仁之你一起去,或许能帮上忙。”
说完看向钱杰:“魏叔坐镇西北多年,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有事多跟魏叔请教肯定没错。”
“我明白,你就放心吧!”钱杰点头。
魏乘风看张平安安排的井井有条,眼中露出几分欣赏,多嘱咐了几句:“札达兰部的人箭术非常好,用的都是重弓,你们巡视的时候,切记一定要穿戴好盔甲,不要单独暴露在他们眼皮底下。”
“多谢魏叔提点”,张平安点头谢过了。
事不宜迟,随后便带上赵仁之一起出去帮忙。
同时清点了几十个亲卫跟随。
这次跟着魏存仁一起去玉门关的全部都是骑兵,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为的就是速战速决。
一行人连夜赶到玉门关的时候,战事正陷入胶着状态。
城内百姓各个都大门紧闭。
札达兰部的人比魏存孝想象中的更难对付,而且深知他们的对战方略。
这就像自己在跟自己打一样,这边的每一步用兵部署都被对方预判了,让人十分恼火。
看到魏存仁带了援兵过来,魏存孝不再恋战,先行退回了关内。
“他娘的,你们来的真好,这仗老子真是没法儿打了,他们就像老子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想点啥都知道,恼火的很”,魏存孝插着腰骂骂咧咧道。
脸上身上都是还未干涸的血迹。
张平安刚才在城楼上往下望去的时候,将对方的军队看了个分明,的确都是标准的胡兵打扮,身材高大。
但也并没有高大到让人吃惊的地步,和以往见过的胡人相差不大。
他本就心里存着事,这札达兰部来的又如此蹊跷,他不得不怀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一切就说的过去了。
没等张平安说话,赵仁之便打了声招呼,主动和魏存孝去商量对策去了。
用兵方面,他还算擅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个人商量,总能有更多的办法。
魏存仁则迅速安抚了伤兵,又重新将手底下的人分队部署,方便稍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