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再蠢的人都知道,朝廷这样做法是不对的,老者又岂会不知?
百姓已经如此艰难,朝廷却还要继续加重他们的负担,导致明州境内出现了大量乞丐、流民,更是让老者亲眼目睹了无数明州百姓的死去……
亲眼经历这些事情的老者,对始作俑者,也就是朝廷的那份好感瞬间荡然无存。
此后,老者更是亲自经历了军阀统治明州的两年,在那两年时间里,明州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
因为军阀大肆劫掠百姓,却根本无心治理的关系,明州的秩序彻底崩坏,烧杀抢掠等等恶性事件不断在整个明州上演着,整个明州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或是死于饥饿,或是死于争抢粮食、资源,便是一株野菜,都有可能让百姓之间爆发死斗。
那两年的明州,就跟人间炼狱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经历过那可怕的两年,老者才对后来统治明州的杨峥印象有了改观,甚至认可了杨峥的统治。
相比不管百姓死活的朝廷以及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明州本土军阀,不征收重税,不劫掠百姓,还给百姓分田,甚至还时刻关心百姓,得知百姓欠收之后更是亲自调粮食过来赈灾的杨峥,说是在世圣君都不为过!
以前的老者只希望如杨峥这样的叛军能够尽快被朝廷剿灭,让九州重新恢复安定。
可如今,老者只希望杨峥能够尽快推翻朝廷,统一天下,让明州、乃至整个九州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都静一静。”
待到百姓们激动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老者压了压双手,继续开口道:“杨天王运过来的粮食虽然不要钱,但想要领取也是有条件的,唯有真正的穷困之家才可领取,富裕一些的家庭不行。”
“穷困之家?”
现场百姓面面相觑。
有人出声问道:“敢问老丈,如何才算得上是穷困之家?”
“问得好。”
老丈笑着说道:“所谓的穷困之家,告示上也写了,以一人200斤粮食为标准,一户人家里若是有三个人口,存粮有600斤,那便不能领取这救济粮,若是有五口人,家中存粮超过1000斤,那同样不能领取,我这样说,你们是否明白?”
“呃……”
在场的百姓们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然后发现这个条件他们大多数人是满足的,在庄稼大规模欠收的情况下,老百姓家中普遍余粮都不多,别说一人200斤存粮了,100斤存粮他们都够呛能够达到。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家中余粮是比较多的,当发现自己不满足条件后,他们不免生出了些许小心思。
一个稍显富态的中年人问道:“老丈,若是有人隐瞒实情领了救济粮会怎么样?”
闻言,老者瞥了这人一眼,此人长相富态,穿着也还算整洁,显然不会是什么穷人。
“隐瞒实情冒领?”
老者脸上闪过一丝狠色,厉声道:“凡是隐瞒事情领取救济粮之人,县内百姓可以将其告发,官府查证之后,一律严惩,轻则坐牢,重则人头落地!”
官府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查清楚每一个领取救济粮之人的家底,可这影响并不大,因为官府可以动用广大群众的力量!
那些家底殷实却隐瞒实情领取救济粮的人家或许能逃过官府的眼睛,但绝对无法逃过广大群众的眼睛。
而冒领救济粮的惩罚,杨峥也定的十分的严厉,哪怕是冒领一斤救济粮都要下狱,冒领的越多,惩罚越重,最高甚至可以杀头……
如此重惩,又有百姓负责监督,杨峥就不信还有人敢以身试法。
果不其然,随着老者的话音落下,不少打算隐瞒实情领取救济粮的富户瞬间神色一暗,打消了冒领救济粮的心思。
反倒是真正穷困的百姓十分高兴。
“嘿嘿!这法子好,俺早就看那些富户不顺眼了,千万别让俺知道他们冒领救济粮,否则俺定要狠狠地告发他们!”
“俺也一样!”
“这救济粮可是杨天王运过来救助俺们这些穷苦百姓的,绝不能让那些富户冒领。”
“他们最好是冒领粮食,这样俺说不定就能看杀头了!”
“……”
听着周围贫苦百姓的声音,人群中的富户神色更加黑了一些,彻底打消了冒领救济粮的念头。
官府这一招不可谓不绝,利用了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让普通百姓告发冒领救济粮之人……
这一招下来,敢于冒着掉脑袋风险冒领救济粮的富户或许还有一些,但绝对不会太多。
毕竟富户之所以是富户,是因为他们家底殷实,日子过得比寻常百姓好得多,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仨瓜俩枣而付出自己的脑袋。
“还好俺家的余粮不多,满足领救济粮的条件。”
老孟笑着对身边的吴志坚、牧马说道:“就是不知道这救济粮该怎么领?又能领多少?”
这个疑惑,显然不止老孟一个人有,人群前方,同样有人问出了和老孟一样的问题。
“老丈。”
一个穿着满是补丁衣服的方脸汉子询问道:“这救济粮俺们该怎么领?能领得多少?”
“三天之内,粮食便会运到武鸣县,而后存放在县城的粮仓中。”
老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三天后便开始正式发放,到时会有专门的官差在粮仓外负责发放粮食,你们可以前往粮仓那边领取,至于领取的数量……”
老者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以一人半斤为标准,家中有三口人,一天便可领一斤半,五口人便可领两斤半,八口人便可领四斤。”
“一人半斤?”
在场的百姓心中默默计算起来,一人半斤口粮,平心而论并不算多,毕竟哪怕是小孩,一天也得吃个一斤多的粮食。
不过秋收刚过,虽然庄稼欠收了,但绝大多数百姓家里还是有一些存粮的。
自家的存粮,再加上每日可以从官府手上领取一人半斤的粮食,省着点吃,完全足够让他们撑过难熬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