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是负责分田的官差为难吴志坚,事实上,绝大多数明州百姓分到的都是抛荒的耕地,吴志坚一家并非个例。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之前的明州叛军只想着通过劫掠百姓、骑在百姓头顶上作威作福,根本不曾考虑过治理和生产的事情。
再加上战乱导致大量百姓、中小地主逃离明州,根本没人耕种土地。
等到杨峥打过来,并且占据整个明州的时候,明州的生产早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明州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处于抛荒状态。
实行分田政策之后,分到吴志坚这类明州百姓手里的农田,上面自然也不会有庄稼。
即便如此,能分到地对于吴志坚这样的农民而言也算得上是一件喜事了,当初分田政策开始实行的时候,明州百姓同样欢呼雀跃,高呼杨天王万岁、杨家军万岁,无比的拥护杨峥在明州的统治。
因为他们知道,有了地,他们便拥有了赖以生存的资本,只需等到来年在分到的地上种上庄稼,他们便不需要再忍饥挨饿。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忍的。
经过此前本土叛军的搜刮,如今明州百姓十之八九都是家徒四壁的状态,别说钱了,便连维持一家人饿不死的口粮都没有。
他们唯一的期待便是秋收之后能从自家的地里收获到足够的粮食,以缓解自身饥肠辘辘的状态。
可天不遂人愿,因为此前战争一直在持续,大量农田遭到军队踩踏,且寒灾持续、气温降低等等多重因素影响,明州出现了大规模欠收,许多农民地里的庄稼普遍减少三到五成,严重者甚至出现了绝收的情况……
吴志坚家算是比较幸运的,他家三亩地里种的庄稼并没有绝收,可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秋收到来之际,吴志坚和他的妻子辛辛苦苦的割了半个月的麦子,收获的粮食却仅仅只有420斤!
这让吴志坚感到无比的绝望,家里四口人,即便再省着吃,一天怎么也得吃个10斤左右的粮食,420斤粮食,仅仅能够维持一家人吃上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度过漫长的冬季……
一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吴志坚眼中满是迷茫之色,为了让自己妻儿能够活下去,他已经用尽了全力,如今他已经想不出任何办法来维系自己一家人的生存。
“老吴,你不要说这些丧气话!”
见到吴志坚脸上满是绝望之色,他的妻子低声安慰道:“俺们怎么会活不下去呢?以前那么难俺们都坚持下来了,如今有了地,又刚收了粮食,只要熬过这个冬天,俺们就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熬过这个冬天?”
吴志坚满脸自嘲的说道:“400斤粮食,即便俺们吃的再少,又如何能够熬过冬天?”
如今寒灾的影响并未退去,明州八九月便要入冬,而且冬天的持续时间还格外的漫长,至少需要等到来年一月中旬天气才会转暖。
在家中粮食不足,且没有足够保暖衣物的情况下,吴志坚实在想不出自己一家人该如何熬过这个冬天。
“不是还可以挖野菜吗?俺们勤快一些,多出城挖些野菜,总能减少一些粮食消耗。”
“挖野菜?”
吴志坚摇了摇头,野菜又岂不是那般好挖到的?
他们夫妻二人知道挖野菜吃可以节省粮食,别人又岂会不知?
城外小山都快被食不果腹的百姓挖空了,别说野菜了,连野菜根都看不着。
找遍整座山,能找到一棵两棵野菜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靠野菜节省粮食,那根本不现实。
“还有,俺听别人说,杨天王乃是天上派下来救苦救难的菩萨,肯定不会坐视俺们饿肚子。”
吴志坚的媳妇又说道:“说不定官府很快便知晓庄稼欠收的事情,派人放粮施粥哩!”
“或许吧。”
吴志坚不以为然的随口回答道,杨天王的确是个好将军,不仅没有明州百姓,还给明州百姓分了田。
可官府放粮这等事情,吴志坚还是感觉有些不现实。
官府不加税都不错了,怎么可能给他们这些贱民放粮食?
“老吴,不管怎么样,俺们都要坚持下去,家里孩子还小,若是俺们没了,他们如何活下去?”
吴志坚的妻子最后说道,人间太苦了,她的吴志坚曾经数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每当看到家里的两个孩子,他们都会重新振作起来。
可以说,是家里的两个孩子,支撑他们夫妻二人坚持到现在的。
“对!孩子们还小,不能失去父母!”
果然,一提起孩子,吴志坚眼中迷茫之色瞬间一扫而空,重新振作了起来:“不管再难、再苦,俺们都要让孩子们健健康康的长大!”
见此,吴志坚的妻子不由笑了起来:“这才对嘛!不就是缺粮食嘛!以前俺们又不是没缺过,想想办法,总能熬过去的。”
“嗯!”
吴志坚神色坚定的点头,与妻子并肩往家的方向走去。
约莫一刻钟后,夫妻二人回到了家中,见到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的两个孩子。
吴志坚的孩子是一对龙凤胎,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
两个孩子都继承了妻子的优点,眼睛都很大,看起来十分可爱。
不过因为从小到大缺衣少食的关系,两个孩子都有些瘦弱,头发枯黄、脸颊凹陷,让人看了不禁有些心疼。
“爹,娘。”
见到父母回来,女孩高兴的跑了过来,抱着吴志坚的大腿,脆生生的道:“爹,俺和哥哥今天都很听话,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出去过哩。”
明州,或者整个九州的治安情况都很糟糕,盗贼、人贩子数不胜数,因而大人出门干活的时候,往往会让家中的小孩紧闭家门不得离开,以防被人贩子或者被其他坏人拐走。
今天出门做农活之前,吴志坚和他的妻子便叮嘱过两个孩子,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不许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