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李君泽帮着补种损毁的秧苗。虽然动作生疏,但他学得极快,不一会儿就像模像样了。叶明则在田间巡视,检查每株秧苗的生长情况,在本子上详细记录。
\"你这记录得也太细了。\"休息时,李君泽翻看叶明的记录本,惊讶地说,\"连每片叶子多长都要量?\"
\"数据越详细,说服力越强。\"叶明指着本子上的表格,\"这是对照田的,这是试验田的,同样的天数,新耕法的秧苗根系发达三成,茎秆粗壮两成。\"
李君泽若有所思:\"到时候在朝堂上,看杨毅那老狐狸还有什么话说。\"
太阳西斜时,一个东宫侍卫匆匆赶来,在李君泽耳边低语几句。李君泽脸色微变,对叶明说:\"我得回河曲了,杨文昌发现我不在,正闹着呢。\"
叶明点头:\"你去吧,这边我能应付。\"
送走李君泽,叶明继续在田间忙碌到天黑。
回到临时住处——县衙后院的一间厢房,他刚想休息,李天宝就敲门进来。
\"少爷,商会的人来了。\"
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悄无声息地闪进屋内,向叶明行了一礼:\"三少爷,第一批货已经安全送到叶将军手中了。\"
叶明眼睛一亮:\"路上可顺利?\"
\"遇到一次盘查,按您吩咐的,给了十两银子就打发了。\"男子低声道,\"叶将军让带话,说边关新募的士兵已经能拉弓射箭了,只是铠甲兵器还缺...\"
\"这个急不得。\"叶明沉思片刻,\"下个月会有商队运送铁器北上,你让大哥派人到老地方接应。\"
男子点头记下,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京城传来的消息。\"
叶明展开信纸,快速浏览,嘴角浮现一丝冷笑:\"果然,杨毅在查商会底细。\"
他烧掉信纸,\"告诉各处,近期行事要更加小心。特别是往边关运粮的,路线要经常变换。\"
\"是。\"男子犹豫了一下,\"还有一事...杨家派人接触我们的陶瓷坊,出高价挖匠人。\"
\"让他们挖。\"叶明不以为意,\"核心配方掌握在我们手里,普通匠人走了再培养就是。对了,新一批农具打造得如何了?\"
\"已经完成八成,按您设计的图纸,轻便又结实,农户们见了肯定喜欢。\"
\"好,等这季庄稼收了,就以商会的名义半价发售。\"叶明眼中闪着精光,\"要让农民知道,跟着商会,有好农具、好种子、好价钱。\"
男子领命退下。叶明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平谷的夜空比京城清澈得多,银河如练,横贯天际。
\"杨家...\"叶明轻声自语,\"你们以为控制朝堂就掌控了一切,却不知这天下大势,早已不同了。
第二天一早,叶明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三少爷!快来看!\"张老汉的声音透着兴奋。
叶明披衣出门,跟着老农跑到试验田边。只见昨天布置的捕鼠装置里,竟然真的逮住了十几只肥硕的田鼠。田垄周围的灰粉上,清晰可见田鼠的脚印,但没有一个越过防线。
\"神了!\"张老汉激动地说,\"三少爷的法子真管用!\"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农民们纷纷跑来围观,对叶明的敬佩又深了一层。有人甚至当场就要学做捕鼠装置。
\"不急。\"叶明笑道,\"等补种的秧苗长起来,我教大家做更好的。现在先去看看秧苗长得如何。\"
试验田里,补种的秧苗虽然比旁边的小了一截,但长势良好。叶明仔细检查每一株,记录数据。让他惊喜的是,新耕法的秧苗即使在贫瘠的坡地上,也比对照田的壮实不少。
\"三少爷,这苗子看着就喜人。\"张老汉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摸着秧苗,\"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壮的苗子。\"
叶明正要回答,忽然瞥见田边树林里有个人影一闪而过。他眯起眼睛,装作没看见,继续和老农说话,同时悄悄给不远处的护院使了个眼色。
护院会意,不动声色地向树林摸去。不多时,那边传来打斗声,接着护院押着一个瘦小男子回来。
\"少爷,抓到个探子。\"
那男子被按在地上,连连求饶:\"大人饶命!小人只是路过...\"
\"路过?\"叶明从他怀里摸出一张纸,上面详细记录着试验田的位置和秧苗长势,\"杨文昌派你来的?\"
男子脸色一变,不敢说话了。
叶明把纸还给他:\"回去告诉你主子,想看就光明正大地来看,何必鬼鬼祟祟?\"他示意护院放人,\"顺便告诉他,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这季庄稼,我叶明种定了!\"
男子连滚带爬地跑了。张老汉忧心忡忡:\"三少爷,得罪了杨家...\"
\"无妨。\"叶明拍拍老农的肩膀,\"您只管把地种好,其他的交给我。\"
当天下午,叶明正在教授农民们制作更复杂的捕鼠装置,一队人马突然来到村口。为首的正是杨文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官员,面容白净,眉眼间透着几分傲气。
\"叶大人好雅兴啊。\"杨文昌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蹲在地上的叶明,\"堂堂国公府三少爷,跟泥腿子混在一起,不嫌掉价吗?\"
叶明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杨大人此言差矣。民以食为天,没有这些'泥腿子',杨大人哪来的白米饭吃?\"
周围的农民发出低低的笑声。杨文昌脸色一沉,翻身下马:\"本官奉旨巡视新耕法试行情况,叶大人不介意带我看看吧?\"
\"请便。\"叶明做了个手势,\"正好我也想请教杨大人,为何我这边突然闹起田鼠?河曲县可有类似情况?\"
杨文昌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恢复镇定:\"虫鼠之害,天灾而已,叶大人莫非怀疑有人故意为之?\"
\"不敢。\"叶明微笑,\"只是奇怪,为何田鼠不吃对照田的苗,专挑试验田的下口。莫非这田鼠也懂得分辨新旧耕法?\"
杨文昌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冷哼一声,走向试验田。他装模作样地查看了一番,突然指着补种的秧苗:\"这些明显长得不如旁边的,叶大人如何解释?\"
\"杨大人好眼力。\"叶明不慌不忙,\"这些是前天被田鼠祸害后补种的,比旁边的晚了两天生长期。不过...\"
他翻开记录本,\"即使如此,补种的秧苗也比对照田同期的壮实。杨大人若不信,可以亲自测量。\"
杨文昌被怼得无言以对,只能悻悻地说:\"现在说增产为时尚早,等秋收见分晓吧。\"
\"正合我意。\"叶明合上本子,\"到时候朝堂之上,还望杨大人如实禀报。\"
杨文昌甩袖而去。叶明目送他的背影,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