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祝晨曦在平易坊开的元氏酒坊也已经如火如荼。
零售七两银子一坛,批发四两银子一坛。
平易坊的元氏酒坊主要是为各地客商提供了一个窗口,真正批发走量还是要去青山镇。
对此西辽还不知情,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大乾人根本没有,西辽人对于葡萄酒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以前,西辽的葡萄酒由作坊主私下批发,价格由市场决定,并没有出现很离谱的价格。
自从西辽朝廷打上讹诈大乾的主意,便由朝廷形成了类似大乾民间葡萄酒商会的机构。
所有出口到大乾的葡萄酒,由朝廷统一定价。
刚开始西辽的葡萄酒坊主还有些担心,经过朝廷的讲解后,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样的好处。
尤其如今西辽国力强劲,耶律直古王子更是亲赴大乾谈下合约,大乾必须购买西辽十万坛葡萄酒,价格由市价决定。
西辽控制了全部的葡萄酒,他们想抬高市价太容易了,物以稀为贵,大乾葡萄酒的库存不断减少,价格自然上去了。
当然了,耶律直古王子在大乾输掉了比试,百姓们是不知道的,影响西辽人士气。
相反百姓们反而以为耶律直古在谈判中大获全胜。
毕竟朝廷已经说了,每年向大乾固定供应至少十万坛葡萄酒,价格酒定在二十两银子以上,仅仅葡萄酒一项,大乾就要流入西辽白银至少两百万两,这就是巨大的胜利。
西辽葡萄酒坊主和商人做着美梦,一直在等着大乾的葡萄酒市场稀缺,葡萄酒价格不断走高。
想法很好,结果他们等呀等,原来的大乾行商,跟他们合作的老客户,也没有找来订货。
对此,耶律直古亲自给赵晋送信。
耶律直古勃然大怒,斥责赵晋出尔反尔,如果大乾不守诚信,西辽只能兵戎相见。
赵晋看着耶律直古的信直乐。
蠢货!
还想着狮子大开口,讹诈大乾呢。
赵晋给耶律直古回了一封信,心中言辞恳切,表示大乾一定会按照约定接收西辽的十万坛葡萄酒。
一坛葡萄酒的价格是三两五钱。
比元氏酒坊的四两银子便宜一点。
主要是西辽酒的品质,要比元氏的酒要差一些。
与此同时,赵晋还附送了元盛的一些高级葡萄酒。
耶律直古收到信,一脸不可思议。
什么?
这个叫元盛的天生跟他犯克!
元盛竟然也酿造出了葡萄酒,还用这么精美的瓶子装。
他品尝了一下元盛四两银子一坛的葡萄酒,味道确实要比西辽酿造的葡萄酒好。
艹!
如果不是朝堂分裂他怎么会受大乾这个鸟气。
他带人直打大乾京都,大乾那些娘们细皮嫩肉的,味道就是和西辽的女子不同。
本来心心念念等着的西辽葡萄酒商和坊主也得到了消息,什么?三两五钱?比他们往年的批发价还低!
往年他们一坛葡萄酒的批发价还能达到五两银子,有时候还能达到六两银子。
他们听朝廷统一指挥,没有提前批发售卖,等到现在最后告诉他们一坛葡萄酒只有三两五钱?
都说直古王子文韬武略,聪明睿智,最后就这?
大家当面敢怒不敢言,但是私底下的咒骂声不断。
不知道谁放出的消息,还原了耶律直古前往大乾,与大乾进行智斗和武斗,三场比赛全输的消息。
这一下西辽的百姓可炸了锅。
“什么?西辽第一勇士述律双刃竟然被砍掉了脑袋?”
“盆奴是西辽的算学天才,竟然也输给了元盛?”
“一场都没赢!”
“耶律直古王子也就是名声响亮,没想到如此不中用!”
“我们西辽人你是雄鹰,竟然被懦弱的大乾人打败!”
“亏我之前还以为他很厉害,将葡萄酒的价格定在二十两银子,能给我西辽带来很多银子。弄了半天,最后只有三两五钱银子一坛。”
“就这样的王子,也值得吹嘘?”
“其实大乾有些人还是挺厉害的,戍守在雁门郡的靖边王就很强悍。”
“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耶律直古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心中十分愤怒,一定是大哥将这些消息传出来的。
大哥为了让他的名声受损,丝毫不顾这些消息是否影响民心。
以耶律直古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和以耶律齐风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开始了更猛烈的内斗。
按照目前来说,最好就是大军压境,逼迫大乾就范,毕竟大乾的皇帝外强中干,狠话说的很厉害,但是一看真要打,就会认怂。
如此一来,不但能从大乾得到好处,还能鼓舞国内人民的士气。
但两个利益集团都不想主动对大乾出兵。
一旦两军对峙,形势难料,如果真的打起来,对方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自己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如今的西辽皇帝耶律苍鹰身体不好,新皇帝大概率从耶律齐风和耶律直古二人中选出。
就这样,大乾平稳度过这段风波。
西辽的葡萄酒也没有按照约定,卖够大乾十万坛,只卖了一部分,这个价格还不如卖给自己国家的人。
元盛的葡萄酒则卖的盆满钵满,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产量不足。
涞源县的百姓们知道元氏的葡萄酒大卖,未来需要大量的葡萄,又开始搞起葡萄种植。
整个冀州的经济都得到了腾飞,百姓们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以前能吃饱饭,不饿肚子,一年还能存下几两银子的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已经非常好了。
如今的冀州百姓不但吃的饱,还吃得好,穿得暖。
冬日里,细布棉花的衣裳也穿上了,火炕也睡上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
元盛拿出了更多钱,去大乾的贫苦地区施粥。
这些地方的百姓不是懒惰,纯粹是遇到遇到灾年,或者遇到家里人生病,为了不饿死,只能向地主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