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没问题!咱这就用废话文学的巅峰造诣,给您倾情奉献一篇长达两千字,但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说,仔细想想确实说了点什么,再想想又仿佛什么都没说的旷世吐槽巨着。请注意,这不是水字数,这是艺术!是解构!是循环论证的咏叹调!
***
# 《关于我那个想开又没开开了又像没开开了也等于没开的新书以及那个环境它像番茄又不像番茄最后导致书它写着写着就不写了这件事的漫无边际的思考与无意义循环论证式吐槽,兼论某些读者他们喷的点真的很点以及我为什么觉得吃力它不讨好就像试图用筷子喝汤一样徒劳》
(深吸一口气,这标题就很有废话文学的精髓了,对吧?)
## 第一章:新书它,在哪儿呢?它好像来过,又好像没来。
话说啊,我这个脑子吧,它有时候吧,它就特别活跃,活跃得像什么呢?像什么呢?对,就像锅里刚倒进去的活虾,噼里啪啦地蹦跶。它就蹦跶出一个想法:我要开新书!开新书!开一本前所未有的!开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开一本让读者看了直呼“哇塞这作者脑子是不是有点东西虽然也可能进水了”的新书!
这个想法,它多好啊,好得不得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我立刻、马上、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个空白的文档。白色的背景,像一片无垠的雪原,等待着我去书写传奇。光标在那里一闪一闪,闪得很有节奏,闪得仿佛在说:“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然后,我就看着它闪。
一直闪。
闪了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或者一个世纪?时间在这种时候,它流动得特别诡异,你说它快吧,文档还是空白;你说它慢吧,怎么天就黑了呢?
脑子里那些噼里啪啦的虾呢?哦,它们蹦跶累了,大概是觉得锅底太热,或者觉得我这脑子提供的营养不够,纷纷选择了躺平。或者,它们进化了,变成了更高级的形态——一团浆糊。对,就是那种黏黏糊糊,搅和不开,分不清东南西北,也分不清主角该姓张还是姓王的混沌状态。
“新书呢?”我问我脑子里的浆糊。
浆糊说:“新书?什么新书?我们这儿只有浆糊,热乎的,刚搅和的,你要来一碗吗?拌点咸菜也能当顿饭。”
所以你看,这个新书吧,它想开。它确实想开。这个“想”字是存在的,是真实的,是毋庸置疑的。就像你知道明天太阳会升起一样确定(阴天除外)。但“开”这个动作吧,它就卡住了。卡在“想”和“做”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里。这道沟有多深呢?深得足以把我所有关于新书的激情、设定、大纲(如果曾经有过的话)都吞噬进去,连个回声都没有。我每天都能感觉到新书在沟底呼唤我,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哼哼:“拉我上去…写我…快写我…” 而我呢?我站在沟边,手里拿着一根用“明天再说”、“状态不好”、“需要再构思构思”这些借口搓成的草绳,绳子短得连沟沿都够不着。我只能探着头,对着沟底喊:“你再坚持一下!等我找到更长的绳子!或者等我学会飞!” 沟底的新书:“……”。所以,新书它,到底算开了还是没开呢?你说开了吧,文档比我的钱包还干净;你说没开吧,这个念头它确实在我脑子里安营扎寨了,还时不时收点“房租”(我的脑细胞)。这大概就是一种薛定谔的新书状态——在“已开”和“未开”的叠加态中,等待着我的观察(也就是真正动笔)来坍缩。而我,就是那个迟迟不肯打开盒子的胆小鬼,生怕一打开,里面只有一只死掉的创意猫(或者一滩浆糊)。
## 第二章:番茄,它是个水果还是蔬菜?哦不,是说那个环境。
新书没憋出来,心情本来就有点那啥,对吧?就像想打喷嚏打不出来,卡在鼻腔里,酸酸痒痒的。这个时候呢,就想去看看别人家地里的庄稼(不是,是别人写的书)长得怎么样,顺便看看自己那块还没播种的荒地(文档)在平台地图上显示个啥位置(纯属幻想)。
于是,我就打开了那个红色的、圆滚滚的、让人联想到酸甜滋味的App——番茄小说。点进去之前,我满怀期待,期待什么呢?期待一个适合创作的温室?一个读者与作者和谐交流的伊甸园?一个能让我那薛定谔的新书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风水宝地?
点进去之后……嗯……
怎么说呢?这个环境吧,它就很……番茄。不是说它不好吃(哦,是好看\/好用?),而是它……它太像一个大集市了。一个超级超级大,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的大集市。各种各样的摊位(书),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叫卖声(书名和简介)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抓人眼球:“震惊!赘婿竟被老婆和奸夫……” “穿越成太监,开局签到葵花宝典满级!” “萌宝来袭:总裁爹地请签收,附赠龙凤胎天才黑客!” “末世重生:我靠吞噬亿万丧尸成神!” 好家伙,这信息量,这冲击力,比我脑子里蹦跶的虾还活跃一万倍。
我呢?我抱着我那还在构思中的、可能有点慢热、有点小众、试图讲点深度(也可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新书雏形,站在这个集市的入口,瞬间感觉自己像个走错了片场的。我的摊位该叫卖点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里有精雕细琢的内心戏!有对人生意义的浅层探讨!有不太爽但可能有点意思的反套路!” 我都能想象周围的摊主和顾客投来的眼神:关爱智障,或者,直接无视。
这个环境,它追求的是什么?是快!是爽!是直给!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即时喷射!就像咬一口番茄,汁水立刻在嘴里爆开,酸甜瞬间刺激味蕾。它没有耐心等你慢慢发酵,慢慢铺垫,慢慢烘烤一个需要细品的欧包。它要的是快餐,是炸鸡,是可乐,是那种一口下去立刻能“嗨”起来的感觉。读者像赶集一样,手指飞快地划动,寻找能让他们在十秒内“上头”的东西。慢一点?平淡一点?思考一点?对不起,手指一划,下一位!这环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离心机,把一切试图沉淀、试图复杂、试图不那么“番茄”的东西,都狠狠地甩到边缘,甩到无人问津的角落。你说它是水果(内容平台)吧,它充满了蔬菜(商业化、流量化)的浓郁气息;你说它是蔬菜吧,它又披着水果(小说娱乐)的鲜艳外衣。最后,它成了一个独特的、强大的、但也让某些作者(比如试图憋点不一样的我)感到无所适从的……嗯……番茄酱?浓稠、酸甜、覆盖性强,沾什么都一个味儿?反正,在这个环境下,我那还在沟底呼喊的新书,它就算真被我拉上来了,估计也得先学会在集市里扯着嗓子叫卖,学会把自己包装成“一口爆汁超爽番茄味”,否则,大概率是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就沉没在番茄酱的海洋里了。这环境,你说它垃圾吗?从流量和商业角度看,它成功得一塌糊涂。但从一个想写点不那么“标准番茄味”的作者角度看,它确实……嗯……挺考验人的适应能力的,或者说,挺让人想吐槽的。
## 第三章:书啊书,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写了也白写?不写也白不写?
在经历了第一章的“薛定谔新书”和第二章的“番茄酱海洋”双重打击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核心问题:这书,它还能写吗?或者说,还值得写吗?
写吧。手指头放在键盘上,感觉重若千钧。敲下去的不是字,是心血,是头发(虽然本来也不多),是无数个深夜对着屏幕发呆的时光。辛辛苦苦构思情节,琢磨人物,铺设伏笔,斟词酌句。一章,两章,三章……发出去。然后呢?
然后,我就打开了那个神圣的、充满未知的、有时是天堂有时是地狱的——评论区。
嚯!好家伙!这评论区,它比菜市场还热闹,比辩论赛还激烈,比战场硝烟味还浓。戾气,对,就是这个词儿,像实质化的浓雾一样弥漫开来。仿佛大家不是来看故事的,是来参加“第一届网络吐槽暨人身攻击大赛”的。而我的书,就是那个可怜的靶子。
喷点?那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喷不到。
* **“怎么又有JoJo梗?烦不烦啊!作者是Jo小鬼吧?不看!一星!”** —— 我:???我就某个配角替身能力设计灵感来源提了一句“类似JoJo的奇妙冒险”,这就成Jo小鬼了?不看JoJo的读者老爷,您…您跳过那句不行吗?或者,您就当是个普通的超能力设定?这也能成为打一星的核心理由?我仿佛看到一位食客走进川菜馆,拍着桌子怒吼:“怎么又有辣椒?烦不烦啊!厨师是辣椒精吧?不吃!差评!” 然后愤然离席,并顺手在餐馆门口泼了桶油漆。
* **“主角性格像鲁迪?恶心!猥琐!弃了弃了!”** —— 我:???我主角明明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自认为),就是偶尔有点小怂,内心戏多点,怎么就像无职转生里那位争议男主了?这联想的跳跃性,堪比从一根黄瓜联想到整个银河系。仿佛读者拿着一个名叫“鲁迪”的模子,往所有主角身上套,但凡沾点“内心活动丰富”或“有点小缺点”的边儿,咔嚓一下,就盖棺定论:“此乃鲁迪分身,剧毒,速弃!” 我主角招谁惹谁了?
* **“这力量体系抄袭暗影大人吧?毫无新意!”** —— 我:???我写的是主角在一个修真世界里意外获得一本上古秘籍,修炼方式比较独特(需要装x并被人围观获得能量),这…这和《想要成为影之实力者》里那位中二病晚期、沉迷扮猪吃虎的暗影大人,除了“需要装x”这一点(这设定古已有之好吗!)之外,有半毛钱关系?力量来源、世界观、目的全不一样啊!这“抄袭”的帽子扣得,比天还大,比海还宽,直接把我那小小的、原创的幼苗给压垮了。这感觉就像你画了只猫,有人说你抄袭了老虎,因为它们都是猫科动物都有四条腿和尾巴。
* **“又写番外?水字数!正剧不推进,尽整这些没用的!差评!”** —— 我:???我写个几百字的节日小剧场,给喜欢的配角加点互动,丰富下世界观,让读者轻松一下,这叫水字数?那按照这个逻辑,饭店送碟花生米也算克扣主菜分量了?我推进正剧的时候,您嫌节奏慢;我写点轻松调剂,您嫌我不务正业。作者好难,比走钢丝还难,左边是深渊(节奏慢),右边也是深渊(水字数),中间那根钢丝还细得跟头发丝似的。
总之,核心思想就是:**我不爽了!** 这个不爽的理由,千奇百怪,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可能因为主角今天出门先迈了左脚,可能因为某个配角的名字他们邻居二大爷的狗也叫这个,可能因为今天的更新比昨天晚了五分钟,可能纯粹因为今天下雨他们心情不好……只要他们手指一点,一颗闪亮的、刺眼的一星,就精准地投掷到了我的书评区,顺便拉低了本就不咋地的评分。
我就像一个在悬崖峭壁上表演复杂杂技的厨师,左手颠勺(构思剧情),右手雕花(打磨文笔),嘴里还得叼着根平衡杆(注意节奏),脚下是万丈深渊(数据压力)。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写完一章),期待着些许掌声(好评),结果台下飞来的不是鲜花,是臭鸡蛋、烂番茄,以及写着“你丫杂技不好看”、“菜太咸了”、“雕的花我不喜欢”、“你平衡杆的颜色太丑”等等理由的板砖。这些板砖精准地砸在我的锅(创作热情)上,把我的菜(故事)砸得稀烂,也把我砸得头晕眼花,心力交瘁。
写的累吗?累!累得像条狗!不,狗可能都没这么累!狗还能趴着歇会儿呢,我脑子里那点浆糊还在被“更新!数据!评论!”的小鞭子抽着转呢!
吃力吗?吃!吃得满嘴黄连!苦不堪言!
讨好?讨好了谁?那些因为“不想看JoJo\/鲁迪\/暗影\/番外”就随手一星的大爷们?显然没有。那些真正喜欢、默默看书的读者?他们可能连评论都懒得发(沉默的大多数定律)。平台?平台只看数据,数据不好,管你写得呕心沥血还是水得天花乱坠,推荐位?不存在的。
所以,这书,写它干嘛?写出来,就是给人当靶子打的?就是给自己找气受的?就是验证“吃力不讨好”这个宇宙真理的?我图啥?图那点可能还不够电费网费的稿费?图那满屏的戾气和扎心的差评?图每天对着空白文档(或者差评文档)薅掉所剩无几的头发?
不写了!不写了行不行!我躺平!我让我脑子里的浆糊安度晚年!我让沟底的新书自生自灭!我关掉番茄,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躺平了,看着别人家地里的庄稼(畅销书)长势喜人,看着人家集市里叫卖得热火朝天,我心里那点不甘心的小火苗,它又噗嗤噗嗤地冒烟了。那个在沟底喊“写我”的声音,好像又微弱地响起来了…… 写,是累;不写,好像……也有点空虚的累?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写也累,不写也累,横竖都累”之作者悖论?
## 第四章:关于矫情、做作以及我就是不想写了这件事的终极废话宣言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或者未来的读者,或者压根不是读者)会说了:“矫情!做作!玻璃心!受不了差评当什么作者?回家种红薯去!”
嗯,说得对!说得太对了!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就是矫情!我就是做作!我就是玻璃心!怎么了?犯法吗?吃你家大米了吗?
我矫情,因为我对我脑子里蹦出来的虾(创意)有感情,我不想它们一出生就被扔进滚烫的、充满戾气的油锅里炸成毫无尊严的虾片。我做作,因为我希望我的文字不仅仅是“爆汁番茄”,还想带点别的风味,哪怕只有一小撮人尝得出来。我玻璃心,因为那些差评它不是建设性的意见(“这里情节逻辑有点问题”、“人物动机不太清晰”这种我很欢迎啊!),而是“我不想看A所以一星”、“我不想看非A所以也一星”这种蛮不讲理的、基于个人极端好恶的、近乎情绪发泄的恶意投掷。它砸中的不是作品的问题,而是作者还在坚持的那点微末的热情和信心。
我承认,我脆弱。我承认,我看到那些戾气冲天的、毫无理由的差评,它就是闹心!就是像吃了只苍蝇!就是像走在路上被人莫名其妙吐了口痰!就是让人瞬间泄气,觉得所有付出都喂了狗(对不起狗狗,狗可能还不吃这个)!
所以,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不!想!写!了!**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直接,这么任性,这么“爱咋咋地”。
不是永远不写,是现在、此刻、看到评论区就闹心的这个阶段,**不想写了**。就像你被辣椒呛到了,暂时不想再吃辣;就像你被雨淋透了,暂时不想出门;就像你被评论区喷懵了,暂时不想碰键盘。这需要什么深刻的理由吗?不需要。这需要得到谁的批准吗?不需要。这就是一种基于当前生理和心理状态(主要是看到差评后心理不适)做出的、非常个人化的、暂时性的选择。
用废话文学总结一下中心思想:
* 新书想开吗?想。开了吗?没开。等于开了吗?没开。想开等于开了吗?不等于。所以新书它处于一种想开但没开开了也像没开开了也不等于开了的量子叠加态。
* 番茄环境好吗?对某些人好。对我好吗?现在感觉不太好。它像番茄吗?像。它只是番茄吗?不只是。所以它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番茄酱生态圈。
* 书能写吗?理论上能。实际上呢?写着累。累值得吗?目前感觉不值。因为啥?因为喷。喷得有理吗?部分有,部分纯属点炮。点炮影响大吗?对我这种玻璃心影响很大。所以还写吗?目前不想。
* 我矫情做作吗?你说矫情就矫情,你说做作就做作。反正,我,就,是,不,想,写,了!(此刻需要无限循环回声效果)。
好了,亲爱的(潜在的、路过的、或者正准备开喷的)读者朋友们,以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编辑大大们,这篇融合了量子力学、菜市场经济学、读者心理学以及作者脆弱心灵学的超长版废话吐槽,到这里,终于,似乎,好像,大概,也许,可能……要接近它物理意义上的尾声了(虽然精神上它可能还在我脑子里无限循环)。
我成功地用两千字(或者更多?谁在乎呢)的篇幅,论证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个人感受:**我现在不想写了,因为新书难产、环境闹心、读者喷点清奇导致我身心俱疲觉得吃力不讨好。**
这是不是废话?绝对是。有没有解决问题?完全没有。有没有发泄情绪?有那么一点点吧,虽然写完感觉更累了(打字也很费手指头的好吗!)。
最后,用一句废话文学金句收尾吧:
**“写,或者不写,书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喷,或者不喷,读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累,或者更累,作者就在这里,不悲,不喜…… 算了,还是悲且喜地选择暂时不写了,关机,躺平,让世界,尤其是番茄的世界,暂时清净一会儿。”**
(全文完?大概吧。反正字数肯定够两千了,毕竟废话的密度是无上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