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辰时三刻,文渊阁内。

檀香的青烟于窗棂透入的晨光中袅袅盘旋,悄然漫过堆叠的文书与舆图,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份沉凝肃穆。

魏渊端坐于长案主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一份关于江淮漕粮转运的奏疏,目光却已越过了纸页,落在正在发言的洪承畴身上。

这位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事的重臣,声音平稳而清晰,一如他平日为人处世的老练持重。

“中原虽定,然江南人心犹待抚慰,川陕之地亦需教化。下官以为,武功之后,当兴文治。”

洪承畴微微向前倾身,目光诚恳地看向魏渊,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是重启科举、延揽天下英才的绝佳时机。此举不仅可令士林归心,更可向四海彰显我朝新立之气象,昭示太平已至,文运再昌。”

魏渊静静地听着,面色沉静如水,心中却已是波澜微起。

‘洪亨九此言,老成谋国。’他暗忖。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铨选、考课、封勋,这开科取士,确是其分内重中之重。

洪承畴此举,既是尽忠职守,亦是在为新朝的稳定铺设基石。天下读书人苦于战乱久矣,若能重开科举,给予他们晋身之阶,无疑是一剂安定人心的良药。这与他内心所想,不谋而合。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长案两侧的其他几位阁臣。

兵部大臣郑成功率先接口,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柱国,洪阁老所言极是!军中虽不乏勇武之辈,然治理州县、安抚地方,终需读书人。末将附议!”

他掌管军事,深知兵马之后的治理之难,急需文官体系补充新鲜血液。

接着是魏明,他虽年轻,但他魏渊亲弟弟身份的特殊性亦位列阁臣。他沉吟片刻,道:

“我以为,开科取士,不仅能收天下士子之心,更能借此机会,将朝廷法度、新政理念传递四海,尤对新附之东南各省至关重要。只是,考题范围与取士标准,需仔细斟酌,务求公允,以免再生南北榜之旧怨。”

他所虑更为深远,想到了如何借此弥合地域分歧。

李岩的神色则更为凝重几分,他轻咳一声,道:

“下官赞同开科。然之前的科举积弊甚深,八股取士,空疏无用者众。永熙朝廷新立,正当革故鼎新。下官建议,此次科举,除经义外,应加重策论分量,考题当贴近钱谷、刑名、水利、边防等实务,方能选拔出真能任事之才,而非只会吟风弄墨的酸儒。”

李岩出身底层,又历经动荡,对科举弊病深恶痛绝,迫切希望借此机会进行改革。

李邦华与范景文两位老成持重的阁臣相继颔首。

李邦华缓声道:

“李岩大人所虑甚是。科举章程、考官人选,须得反复推敲,务求稳妥。礼部当尽快拟定详细条陈,昭告天下,以安学子之心。”

范景文补充道:

“各地学宫、书院需提前整顿,确保士子有备考之所。此事关乎国本,急不得,也乱不得。”

阁内一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魏渊身上。

魏渊的手指在光滑的案面上轻轻一点,发出了细微却清晰的声响,仿佛为这场讨论画下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他抬起眼,目光深邃,缓缓看过每一位阁臣的脸庞,将他们或急切、或凝重、或期待的神情尽收眼底。

他能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新朝文治的起点,是向天下人宣告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片刻的沉默后,魏渊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公所言,皆有其理。科举,当开!”

他顿了顿,继续道,条理分明:

“其一,便依洪阁老之言,昭告天下,今岁开科取士,以为朝廷庆贺平定、拔擢贤才之盛典。”

“其二,李岩所提改革甚合吾意。着礼部、吏部共议,此次春闱……”

他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明确了考试层级(注:春闱即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录取者称贡士,再经殿试成进士),这也就意味着,本次科举将跳过之前州府选拔的环节,一考定生死,颇有些后世高考的感觉。

“策论权重需加重,考题务求实学,选拔能佐治世之干才,而非空谈之辈。”

“其三,便如郑将军、李阁老、范阁老所虑,章程、考官、地方筹备,务必周全、公允、迅速。此事由洪阁老总揽,礼部、吏部协同办理,尽快将详细章程呈报内阁。”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洪承畴身上:

“洪大人,此事关乎国运人才,吏部责任重大,望你尽心竭力。”

“臣,遵柱国令!”

洪承畴立刻起身,肃然拱手。

魏渊微微颔首,心中那幅关于帝国未来的蓝图,似乎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渊阁内的空气,仿佛也因这项重大决策的落定而重新流动起来,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蓬勃力量。

诏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携着帝国的意志,驿马流星般驰过尚未完全散尽烽烟的官道,将一道石破天惊的消息传遍九州:

新朝将于今岁春季,在京师重开春闱!

这消息如同投入久闭潭水中的巨石,顷刻间在所有府、州、县的士林阶层中激荡起滔天巨浪。

自战乱以来,科举停废已久,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前路茫茫,或困顿于乡野,或辗转于沟壑,青云之路仿佛已被铁蹄踏断。

如今,新朝鼎立,万象更新,竟率先重启这最为读书人所看重的抡才大典!

一考而定前程,有机会跃过龙门,成为天子门生,光耀门楣,施展抱负——这虽非亘古未有的创举,但对于在黑暗中煎熬太久的士子们而言,其吸引力无异于久旱之甘霖,暗夜之明灯。

江南水乡,苏州府学内,年轻的秀才们围聚一堂,激动地传阅着从知府衙门抄录来的邸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朝廷开科了!终于等到了!”

有人抚掌而叹,仿佛已看到秦淮河畔的画舫笙歌在为他们的前程庆祝。

北地寒门,山西一座破旧的书院里,老塾师用颤抖的手捧着消息,对底下寥寥几个衣衫简朴的学生哽咽道:

“朝廷没有忘了我们读书人!尔等务必要刻苦用功,此番便是鲤鱼化龙之机!”

消息所至,群情沸腾,学生们攥紧了手中的旧书,目光灼灼,仿佛能穿透冰冷的墙壁,望向遥远的京师。

西南腹地,川中一带,在崎岖难行的蜀道深处,一座遭过兵燹、半壁焦黑的县城学宫里,消息传来时,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老训导捧着由省城辗转送达的公文,双手颤抖,昏花的老眼反复确认了数遍,最终激动得不能自已,竟当着几名学生的面老泪纵横。

“开了…朝廷开了恩科了!苍天有眼,文脉不绝啊!”

他沙哑的呼喊声在残破的学宫里回荡。

这里的学子,或许比江南或北地的同辈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孙可望乱蜀、地方势力拉锯、土司动荡……连年的战祸让许多人家破人亡,典籍散佚,师友凋零。

能坚持读书本身就已需要莫大的毅力与运气。他们中的许多人,一面读书,一面还需帮衬家计,在田间地头或废墟瓦砾间寻求片刻清净以供研读。

一个名叫马伯锐的年轻秀才便是如此。

他家中原是小地主,乱世中产业尽毁,父母亦亡于兵灾,他仅靠替人抄书写信和族中微薄的接济度日,却始终未曾放下书本。

听到消息时,他正于城外山崖下一处能避风雨的天然石穴中——那是他寻得的清静读书处——从匆匆赶来的同窗口中得到确信。

初时是怔忡,随即,一股巨大的、几乎令他站立不稳的热流从胸腔猛地炸开,冲向四肢百骸。

他紧紧攥住了手中那本边角已磨得发毛的《孟子》。他没有欢呼,也没有流泪,只是猛地抬起头,望向石穴外那片被山峦切割出的湛蓝天空。

以往,这片天空意味着困锁与隔绝;此刻,却仿佛看到了一条蜿蜒出蜀、直通京师的云途!

“终于…等到了一条路。”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坚守,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明确的意义和奔头。

他迅速收拾起寥寥几本书籍,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筹措那笔对他而言堪称巨款的盘缠,以及怎样走过那漫长而险峻的蜀道,奔赴那决定命运的京城。

茶楼酒肆中,学子们交谈的话题瞬间从时局艰难转向了经义策论,彼此打探着此次主考的可能人选,猜测着考题的风向。

然而,伴随兴奋而来的,亦有疑虑与争论。

礼部颁布的新规明确要求“策论为重,务求实学”,这与此前多以经义、诗赋为主的考核大相径庭。

江南一些崇尚清谈、诗书传家的士族私下不免嘀咕:

“重策论而轻诗赋,岂非舍本逐末?治国岂能全无风雅?”

但更多有识之士,尤其是历经离乱、深知民生疾苦的寒门学子,却对此深感振奋。

“国家百废待兴,正需通晓钱谷、水利、刑名的实干之才!空谈诗文何益?”

他们摩拳擦掌,纷纷翻出以往不屑一顾的《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经世致用的着作,埋头苦读。

在这股席卷全国的浪潮中,京师之内,两个年轻人的反应尤为引人注目。

魏文正,魏渊的侄儿,如今已在军中历练得沉稳刚毅。

一次家宴的时候,魏渊问他:

“朝廷开科,可愿一试?”

短短两句话,却重若千钧。他深知这不是命令,而是期望。他放下佩刀,拿起久违的书卷,眼中尽是坚定。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去争一个前程。

另一位,则是杨海龙。作为已经在军队担任职务的他来说,柱国的教育他不敢忘记,“人才难得”这句话也时刻提醒着杨海龙,激励着这个原来连字都不认识的年轻人更加刻苦地攻读。

无论是为了光宗耀祖,还是为了经世济民,抑或是为了不辜负那份沉重的期望,天下间的读书人,此刻都心潮澎湃,志在必得。

他们收拾行囊,告别亲朋,从四面八方开始向京师汇聚。

科举重开的消息,就像一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被春风携着,撒播在饱经战火摧残、尚未完全愈合的大地上。

它悄然生根,迅速滋长,孕育出一个时代新的希望。无数人的命运轨迹,因此而悄然改变,即将汇入帝国重建的洪流之中。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大文豪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