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9月初;
大夏帝国,中亚总督区,里海边的西海城。
李开芳离开柏林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会议就三人。
中亚战区总司令兼西伯利亚总督李秀成,副总司令兼中亚总督房永寿。
“这是大夏从沙俄探查到各军区的分布和军队数量情况,两位看看。”
李开芳将两个文件夹递给他们,资料里是大夏军事间谍冒死探查回来的数据。
他一脸严肃的介绍道:
“沙俄这些年对军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以军为核心作战单位,每个军下辖2-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
“步兵师下辖2个旅,每旅2团,每团4营,满编约16,000人;骑兵师下辖4-6个团,约3,500人。”
“沙俄现役军队,主要分为九大军区,18个军90余万。”
李秀成和房永寿各自接过一份材料,封面上有硕大的“绝密”二字;
两人郑重的拆开文件,里面写着沙俄的主要军区分布概况。
而李开芳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严肃的介绍道:
“传陛下旨意,中亚战区的进攻计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敌人新动员兵力援助之前,将沙俄在东部的两个军区粉碎!”
两人见文件中第1页,写着沙俄东面的两个军区兵力部署情况。
【西伯利亚军区】
涵盖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草原,防御大夏帝国,驻2个军级编制,10万余军队。
【奥伦堡军区】
乌拉尔以东至中亚北部的军事枢纽,驻3个军级编制,15万余军队。
“你二人各负责攻略一个,有没有问题?”
李秀成站起来走到世界地图前面,很明显他的任务,就是攻下沙俄的西伯利亚军区。
敌人军区司令部设立在额尔吉斯河畔的鄂木斯克城;
离李秀成军队驻地坚昆城约1200公里。
“西伯利亚地区,没问题。”
他有18万军队,敌人只有10万,轻松拿捏!
“李国公,奥伦堡的地区,也没问题!”房永寿也应声回答。
他也有18万军队,但其中9万是中亚三个汗国军,但他有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利器。
“很好!”
李开芳见两人一点推辞都没,对两个后辈颇为满意。
“南美洲本土地区,将抽调5个军15万兵力,具体分配你二人会后自己商议报上来。”
为了保证战斗快速结束;
兵力是准备的很充分的,毕竟这边入冬之后,战场局势就比较困难。
两人闻言;
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对于将军来说,军队那是多多益善。
李秀成询问道:
“李国公,沙俄南部边疆区的两个军区的军队,奥斯曼帝国能拖住吗?”
他见手上文件第2页里,清晰的写着:
【敖德萨军区】
黑海沿岸防御,兼顾巴尔干方向,驻2个军级编制,10万余军队。
【高加索军区】
管理高加索山脉南北,镇压当地民族反抗和防守奥斯曼帝国,驻2个军级编制,10万余军队。
“不行也得行!”
李开芳也对奥斯曼帝国军队持怀疑态度,但战略规划已经做好。
“只要我们东线战场进攻快速,沙俄后续动员兵力跟不上,可能会从南面调兵,也能减轻奥斯曼的压力。”
房永寿翻开文件第3页,脸上变得严肃,因为这里是沙俄欧洲核心区,总驻军有45万。
【圣彼得堡军区】
保卫首都及西北边境,驻1个军级编制,5万余军队;
【芬兰军区】
管辖傀儡芬兰大公国,军队由当地组建,受圣彼得堡统辖。
【莫斯科军区】
覆盖中央工业区,战略后备中心,驻2个军级编制,10万余军队。
【基辅军区】
管控乌克兰及西南边疆,本是为防御奥匈帝国,驻3个军级编制,15万余军队。
【华沙军区】
管辖沙俄瓜分的波兰土地,应对德意志帝国的威胁,驻3个军级编制,15万余军队。】
他对李开芳说道:
“李国公,基辅和华沙的沙俄军队,应该主要会进攻德意志吧?”
房永寿知道总战略规划,以及德意志军队调拨方向。
“德意志在东线只留了10万军队防御,有些危险啊?!”
“有罗马尼亚协助,以防御为主,前期是没有问题的。”
李开芳分析道:
“就看沙俄后续动员的兵力投入到哪一边战场,现在就看你二人的进攻速度了!”
“末将必不负所托!”
李秀成和房永寿两人站起来,庄严的行军礼;
他们明白中亚战区承担的重要使命,是扭转战场主动权的关键点。
只要他们把沙俄打疼。
那沙俄就会乱了方寸,将兵力大量集结到东面来。
德意志东线压力大减之后,可以横扫西欧,胜利的天平就倾斜了。
有个靠谱的盟友,还真是省心!
“昨日传来战报,我们的盟友已经攻破丹麦,大夏也不能让盟友失望,即刻大规模开战!”
“遵命!”
随后;
三人就散会,房永寿和李秀成开始去调配军队,以及做战术安排。
李开芳则继续坐镇西海城,他虽不参与前线战斗指挥,却要为中亚战区调配所有物资。
成为后勤大队长。
目前陆军的战场,只有中亚。
首战,必须胜利。
提升士气,给盟友以信心!
毕竟;
各盟友都看着大夏这个老大哥呢。
——
三日后;
李秀成通过中亚大铁路,回到了坚昆城之中。
一个五十多岁,穿着得体军服、身材高大的将军迎接:“总司令,您终于回来了?”
这人叫谭绍光,一直是李秀成的副手,以忠勇善战着称;这些年也算是坐上火箭,升职颇快。
现在担任西伯利亚总督下的一个方面军司令。
另一个稍微年轻的中年壮汉,但目光有些斜的将军颇为稳重。
慢条斯理的询问道:“总司令,是不是要开战了?”
这也是李秀成麾下一个重要将领,叫陈坤书;
因为眼睛有些散光,浑号“陈斜眼”。
“南美本土将调过来的两个军,你们做好接收安置工作。”
李秀成没有正面回答。
他和房永寿商议之后,5个军的援兵,他分到两个军六万人。
“召集所有师以上将领,到坚昆城召开誓师大会!”
他这一句话;
也算是回答了两人的期盼,刚和平十年的西伯利亚,战斗重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