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亲自上阵羞辱,皇帝对她又只是睡觉关系,没有感情。
自然不会为了原主,让陪伴多年的贵妃失了脸面。
这就是一个霸凌的信号,在两大巨头的放纵下,宫里人人都可踩原主一脚。
李宁熙明明是推原主出去挡刀,她这个计策也很成功。
背后却看不惯原主比她当初承宠还要风光,这里指的是接连侍宠的时间。
心里不舒服,外人说原主不顾姐妹,得了恩宠也不愿意分些,在皇帝面前提提自己的好姐妹。
这个时候李宁熙往往就是苦笑,说些似是而非的话,将原主推入另一个深渊。
宫里开始流传她忘恩负义,连宫女太监都敢瞧不起她在背后说嘴,被抓包也不心虚。
后宫里面有规矩,是不能对下人私自用刑的,犯了错的奴才得交给慎刑司处理。
把人送过去,知道犯的是什么错,皇后适当示弱。
贵妃就直接嚣张跋扈的免了责罚,还要给犯错的工人打赏银子。
整个后宫更是形成人人都要踩上原主一脚的风气,不踩就显得很不合群。
太后觉得原主轻浮,勾着皇帝放纵影响身体。
她本就不是什么大家出身,说话就很直接了当,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斥责羞辱原主。
精神上的折磨过后就是身体上,说是让原主留在她身边教导磨磨性子,其实就是当小丫鬟。
每天跪来跪去的,寒气入体再难有孕,膝盖又遭到磨损,走路都能看出问题那种。
所有人都明知道,是皇帝偏要如此,她一个小小答应难道还能反抗不成?
但皇帝怎么能有错呢,自然是怪原主狐媚勾引。
皇帝不是不知道原主的处境,但委屈原主就是最优选择。
原主只是他一时兴起,让他多停留几天的宠物,怎么能跟老母亲、发妻、宠妾比。
从太后宫里出来,原主就是一个半废的状态。
折磨她的是这大周朝顶尖尖上的几位人物,他们周围被防得密不透风。
原主就算想要报复,也苦于没有机会,膝盖有瑕疵的她,皇帝也看不上。
本就失宠,宫殿就如冷宫一般,原主只盼望着别人别来欺负她就好。
根本就没有争的心思,只想安安静静的在宫里过完一生,但李宁熙不允许。
皇帝就像是一个天秤转世,干嘛都非得搞平衡,明明大权在握,但防后宫就跟防贼一样。
爱着同一个男人的女人自然不会是一条心,李宁熙带着自己的另一个好姐妹算后宫新崛起的势力。
本来皇后贵妃两相对立,那时变成三足鼎立,皇后就起了利用李宁熙对付贵妃的心思。
两派之间你争我夺,这段时间李宁熙受到的挫折,多么悲痛欲死暂时先不提。
反正最后她都能重整旗鼓,继续跟恶毒boss们斗争。
无奈有猪队友,能被李宁熙放在身边,且在皇帝面前要提起,表现真正姐妹情的姐妹。
自然是不能比她聪明,比她漂亮,比她优秀的,看不透她受她摆弄,甘心做陪衬的……
这个脑袋空空的真心姐妹只需要出身比她好,能够把她家中的人脉给自己掌握运用就行。
重要时候还可以体现一下自己的重情重义,加深皇帝对自己的印象。
两派斗法贵妃拿李宁熙没办法,不然就挑选她还有战斗力的好姐妹刘玉韵下手。
一招巫蛊娃娃直接拿下,刘玉韵辩无可辩,只知道张着嘴在那喊冤。
皇帝自然也看得清楚是谁设的局,给他机会侧面提醒。
让他赶紧证明自己的清白,还在那一个劲的陛下,臣妾是无辜的。
蠢得皇帝都没眼看,很给她爹面子,本是必死的局,直接让她降位禁足还不满意。
表现:陛下,你竟然不信我……心死了,没爱了。
本是好姐妹的李宁熙刚开始的时候就看出不对,不提醒就算了。
事发后还在刘玉韵一脸懵逼的时候,给人家一口认下,请求皇帝从轻发落。
所有人都像是忽视了她前半段话,只记得她给刘玉韵求了情,夸她重情重义。
本是看在朝中重臣的份上,李宁熙这样一运作就成了看在她的面上从轻发落。
刘家为了感谢可给她们李家送了不少的好东西,还用自家的人脉帮助李三郎在军中运作。
没了一颗棋子的李宁熙,吸纳完本次棋局的所有好处后。
对贵妃的手段感到“不寒而栗”,再次下定决心不能直面应对贵妃,又想起了在角落快要枯萎的原主。
原主当初的“忘恩负义”,李宁熙表现得伤心欲绝。
当初原主听到消息后要亲自去道歉,想要去说明自己的不得已。
但李宁熙不给她机会,直接让她吃了闭门羹,还被李宁熙的陪嫁丫鬟言语羞辱。
这些自然没传出去,伤心够了,善良的李宁熙自然选择原谅原主。
就给她送去生活必需的东西,谈起她们刚入宫的那段姐妹情。
但她不管怎么诉苦,怎么提起她的三哥原主都无法激起斗志。
李宁熙直接就对原主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下手,推到了贵妃的头上去。
其实是李三郎亲自去办的,到后面结算,结束原主的时候。
李宁熙还特意把这件事情拿出来洋洋得意的炫耀, 插原主的心窝子。
讽刺原主那样低微的出身,凭什么觉得她优秀拔尖的三哥会真心喜欢原主。
家人都去了,这世界只剩她一人孤孤单单,原主还有什么好怕的,在后宫直接杀疯。
她本就懂药理,咱也不知道这后宫的太医都是怎么了,一点没瞧出她的手段。
在李宁熙的配合下,原主很快养好身体,为了报仇,心里憋着一口气日日苦练。
以舞姿小曲承宠,因此常常被后妃言语霸凌,但原主这时候根本就不在乎,所以那些言语伤不了她。
皇帝她其实就喜欢原主这一款,宠起来也没负担,复宠后就是盛宠,什么好东西都往原主那边送。
皇帝的喜好就是风向标,宫人们自然小心伺候。
原主想要一些正常能运用到,本就没有危害的东西就很简单。
太后担心影响了母子感情没有跳出来,皇后贵妃自然也不想让正在兴头上的皇帝扫兴。
就这样原主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先后弄死太后和贵妃,在两人成功下线后事情被揭露。
皇帝起初还不相信,最后又发现自己的身体同样受到影响后暴怒。
下令要让原主在贵妃和太后的灵前跪着磕头忏悔,还要受批颊之刑,就是被打脸。
这里不是用手打,而是用竹板,那些做惯了这种活的嬷嬷,不到十下就能把人的脸打烂。
事发后原主想的很清楚,她也明白是李宁熙在背后利用推动着自己。
真正和贵妃一直不对付的都是李宁熙,她们之间有杀子之仇。
贵妃娘娘眼高于顶,从一开始就没把原主放在眼里。
原主败落前,李宁熙还是长盛不衰的宠妃,在皇帝那边经营的形象一直极好没有崩塌。
此时她的父亲已经做到刑部一把手,母亲获封诰命。
三个哥哥更是在自己选好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李家已经是京城排得上号的家族。
原主让行刑的嬷嬷帮她给李宁熙传话,日日被人监视着,原主想了解自己的性命都做不到。
能够有机会在宠妃面前露脸,嬷嬷自然乐意传递消息。
她只想要个解脱,到地下去爹娘弟弟团聚。
至于她这像笼中雀,被人利用摆布和人斗争的一辈子,实在是太苦了。
在这皇宫中,在这人世间多停留一秒,都让她感到无比的煎熬。
李宁熙应邀而来,带来原主想要的花生,这东西原主吃多了会死。
原主没有力气再去质问她什么,平静的吃着花生。
李宁熙也不会蠢到在原主抱着必死心态的时候,洋洋得意的炫耀自己的布置。
等原主因为过敏没有力气,快要闭眼的时候才站的远远的从设计英雄救美开始说起。
听着她炫耀自己聪慧,感叹自己的独到眼光……原主在无能为力的怨恨里,逐渐被窒息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