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不值得的人身上,那样的人生才叫白来一遭。
月皎皎她们先去吃过京城各家有名的店,又去有名的地点打卡。
不愧是整个国家最繁华的地带,逛了一圈下来都买了不少东西。
最后直接买了一辆马车来堆放,她们计划离开前才去将军府搜刮。
按照原本的轨迹,造反失败的就是三皇子。
他虽然没有引起全国的动荡,但还是造成不少无辜伤亡。
而且本人也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为了拉拢势力,纵容着底下的人干过很多不法事情。
那些罪过简直是罄竹难书,月皎皎和九九考全都仔细查过,把证据递给太子。
往年对外的战都是打赢了的,如今的大周完全就没有敌手,版图整整扩张一半。
下一代皇帝不需要是一个好战分子,只要能够休养生息,稳定局面就行。
如今的太子按原轨迹继位后就做得很好,和他的下一任直接缔造了一个盛世。
明显不用月皎皎她们插手,太子也能打败所有竞争对手,甚至能够不让父亲的忌惮打压。
上位后更能迅速拔除毒瘤,填补空缺。
但在那场突然的造反里,死了很多无辜有才的人,被牵连者更是数以万计。
所以月皎皎决定提前铲除三皇子,三皇子也是个十分聪明睿智的人。
要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围在他身边,选择投资他。
就是为人有点不择手段,要是没有太子殿下珠玉在前,他也是一个很好的做皇帝人选。
九九下了无色无味的药,在将军府失窃后,三皇子就接着病倒。
太医们束手无策,确定没有中毒痕迹,就是身体各个器官突然的衰败。
最后三皇子在病床上躺了8天人就没了,皇帝暴怒,将军府战战兢兢。
这种事情皇家之前就有过,而且离现在的皇帝还很近。
仁熙皇帝,当今皇帝的祖父,他曾批判他的四子暴戾恣睢,豺狼成性……
最后说还好朕当初没有选定你为太子,你不配做太子,不配做皇帝等诛心之言。
当然仁熙皇帝也没有冤枉他的儿子,他这个儿子在封地无恶不作。
他喜欢男子,还用童子炼丹。
有孩子的父母找上门来,他直接就当着那对夫妻的面杀了孩子,以此取乐。
被他以各种残酷刑法弄死的子民高达百余人,说是恶贯满盈都便宜他了。
事情爆发后,仁熙皇帝宣他入京他还不想来,是被禁卫军亲自从封地押到京城的。
他原本的封号为陈王,早年间带兵打过许多胜仗。
当时在朝堂上提议立他为储君的声音还是很多的。
最后太子自然不是他,父子之间因此有了矛盾,他去封地就藩都是不情不愿的。
常有狂悖之言,显然对皇帝和太子的怨气很大。
这些事情不是没有人报给皇帝,而是当时的皇帝确实觉得对不住儿子。
毕竟在战场上,稍有不注意就是要丢命的,他当时那么卖命,为的就是要立功增加砝码。
不过立储君这个事情,皇帝有一票否决权。
不管他当时在军中的威望有多高,当时的将领士兵们还是得听皇帝的。
不管他伤害别人的初衷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才导致性格大变。
做错了就是做错了,那么多无辜惨死的人不是他的玩物。
皇帝自然不忍心让儿子偿命,只是宣布将他圈禁在京城的王府里面,废掉他的封号,贬为庶人。
但这个前陈王其实因为亲爹那几句话耿耿于怀,都还没熬到他王府的待遇下降。
从皇宫回到王府的第二天就被气得卧病在床,太医努力抢救了十三天人就没了。
太医也自然说不出原因来,但大家心里都有个共同的想法。
他就是想不开,是被自己亲爹的批评给气死的。
仁熙皇帝致力于休养生息,鼓励生产农耕,算是对百姓宽容仁慈的君主了。
活着时没有大兴土木,陵墓陪葬品也是极为简单。
就这样一个人,那些看不惯讨厌他的还给他留一个气死亲子的名声。
更别说当今的帝王了,那在民间是真能止小儿夜啼的。
前些年年年征战,死了太多的人。
对于外人用逼死亲子这个名声给他抹黑,他倒是不在乎。
因为他的名声本来就很不好,他在乎的只是三皇子这个亲儿子。
他的儿子自然是文武双全,聪明睿智的,将来肯定能辅佐皇兄干出一番事业。
怎么能在大好年华就这样突然没了呢?连个血脉都没留下,这是多惨的事啊。
那自然不是他的错,他只是意思意思的批评几句,哪有皇祖父当年骂得那么凶。
所以自然是秦玲珑的错,是秦家的错。
是他们非要赖上自己儿子,且手段龌龊,这才让他的儿子一时想不开,气着了自己。
第一步就是让秦玲珑给自己儿子陪葬,只是顶了这个名头而已。
他担心到了地底下自己儿子还嫌弃秦玲珑,所以把她的尸体随意处置了
京城的官员们最近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暴雨来临的前奏总是黑沉沉。
将军府的所有人乃至姻亲,头上都如悬了一把铡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吴嬷嬷就是这个时候回到府里的,要不是来之前找水洗过脸,差点就被门房直接赶出去了。
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但吴嬷嬷也知道夫人交代给自己的事情,她办砸了。
她这个时候才回来,小姐和南世子的婚期早都过了,不知道最后的事情如何。
但她不想担责,一路上早就想好了该如何推卸责任的话术。
说到这个南世子,就不得不说南家的操作。
三皇子重病后,眼看是要不行了,南家直接就上奏。
表示以他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在做南安侯府的世子,请求让他的亲弟弟顶替他的位置。
皇帝很满意,当天就大手一挥同意了。
南世子跟秦玲珑那一段,自然也是膈应他三儿子的重大因素。
他可是记得当初有人说他的三儿子强夺臣妻,三儿子因为这个气到自己是很正常的。
后院放着一个惦记着别人的女子,更是膈应,影响到老三的身体。
迁怒是很正常的情绪,更别说迁怒的这个人他还是位皇帝。
要是不识相一点,那被迁怒的范围可就要更广了。
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可能你还不咋在意,那他要是死了,你就会突然想起他很多的优点。
那些令你不喜的品质渐渐淡忘,逐渐只留下他的优秀点。
所以将军府的败落已经注定,不管他们如何小心也难逃上位者的有心。
列祖列宗几代人的积累就这样被他们断掉,也不知道秦将军晚上是否会做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