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安排好了黄紫嫣。
自己和老婆的旅游也得告一段落。
真是被催回了北平。
因为国庆档营销。
这才九月初!
博纳和上影为了《中国机长》和《攀登者》绝对砸了亿元宣发!
三部竞争电影都是爱国主题的献礼片。
《中国机长》主打真实事件改编。
为了体现电影专业性,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联动民航专业人士发声,力证他们没有瞎拍。
越来越多的机长、空乘、空管、地勤.….被片方鼓动加入到《中国机长》的宣传中来。
余东告诉记者。
“各个工种的人员,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他们会主动到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为电影发声。”
同时他也承认,专业人员的发声很大程度上,打掉了不专业的“挑刺”声音,在影片口碑维护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此同时,一些资深的机长、乘务员也开始为《中国机长》站台发声。
影片路演现场,有40年飞龄的老机长称赞影片“演绎出了机长的军人气质”,28年飞龄的机长上台称赞影片“真实又感动”,空乘人员在点映现场潸然落泪,航空公司的维修人员也前来推荐,甚至坐在观众席上的空管局局长,特意在影片放映结束后起身支持...
李元青看着这些通稿,都得赞叹一句。
“有钱能使鬼推磨,博纳是真舍得花钱。”
李元青是知道《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
但专业性从预告片就能看出来,简直一塌糊涂!
这次处置确实很惊险,但绝没有电影预告片里那些恐怖“风暴”。
正因为当天天气非常好,机组人员才能有惊无险顺利处置该事故,若碰上个极端天气,玻璃还碎掉,整架飞机的人都得玩完。
就这,还能吹电影专业性?
其实从时间上也能看出来,博纳真是急着抢钱急坏了。
余东可能是担心主旋律电影和青春片一样过了浪潮就没人看了,于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就写在脸上。
去年发生的事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改编、拍摄、后期、宣传最后国庆档上映。
这里面有个屁的诚意。
陈曦笑道。
“其实这才是博纳,他们用的导演全是香江的,早年间在香江,就是这么一两个月搞部电影,然后马上放到电影院上映,电影成功了,马上开续集,一直开一直拍,直到这个系列拍烂,然后接着祸害下一个。
以前香江剧组还流行‘飞纸仔’,导演拿到一个创意就马上拍,编剧连夜写剧本,甚至就在片场写,写完就拍,演员也能边改边拍。
养成了这种习惯,《中国机长》估计也是类似产物。”
“那他们还敢吹自己用心。
我看他们是用心在捞钱!”
仅次于《中国机长》的营销来自《攀登者》。
上影逮着吴晶这一只羊薅!
从吴晶与其他演员之间的琐碎事开始霸榜热搜。
比如“吴晶叫张子怡胖妞”、“吴晶看胡哥的眼神”、“吴晶解释张译腿瘸”...
每一条热搜都带有吴晶,但是每一条都几乎与电影本身无关。
把吴晶当成活招牌,吉祥物。
全靠他引流。
明明是硬汉形象,却因为这部电影的宣传而将吴晶朝着“逗比”的方向引导。
李元青都看不懂,上影的宣发团队在干什么,这对电影对吴晶有什么好处?新片是喜剧片吗?
过度消费吴晶的结果是,没人知道《攀登者》到底讲了啥。
好像是登珠穆朗玛峰。
然后呢?
为国争光的主题就这么被掩盖了。
虽然这两部电影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宣传问题。
但他们声量太大,压的《我和我的祖国》喘不过气。
《我和我的祖国》宣发只能先按常规操作。
介绍团队阵容。
李元青担任总导演,集结张一谋、陈诗人、薛晓路、宁昊、管狐、徐争六位导演一起拍摄了建国以来七个伟大瞬间。
开国大典、原子弹爆炸、女排夺冠、香江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无一不承载当代华国人深刻记忆!
演员主创也都是大咖,刘奕菲、黄博、吴晶、张译等等。
每一部短片的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唯独有一点让影迷产生担忧。
这是一部“拼盘”电影。
七个短片拼接在一起。
事件不同、每个导演执导风格不同,就这么干巴的凑在一起,那不是前后割裂,而是段段割裂,这让观众如何代入感情?
面对这股消极评价。
李元青在自己微博发送一张图片。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和谐的“七彩板”。
【《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如同七巧板一样,最终成功拼合成了一幅新中国70年画卷。这是一部你们之前从未见过的国产主旋律电影,有创新也有感动。】
剧组随之放出终极预告片。
背景依然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当这首歌响起时,不需要过多粉饰,很多感情已经油然而生。
三部电影就这么打起了擂台。
热度刚升起来,三家又开始在首映上玩花活。
依然还是宣发砸钱最多的《中国机长》领衔。
他们打算在四川航空3U8803航班上举行的万米首映礼!
就在飞机上,主创团队化身空少空姐,互动发布会。
《我和我的祖国》则是打算以北京大学为起点开启全国高校路演。
李元青觉得得给这些影迷放点料。
“咱们不是有七部短片嘛,抽一部出来,直接现场播放!”
这个大胆的决定只能李元青来做,万一短片质量不合格,或者没能引发观众共鸣,整部电影的口碑都会垮。
但李元青对这几部短片有信心,除了那部不知所云的《白昼流星》。
于是,只能在剩余六部里面选。
大伙都以为李元青会选自己给刘奕菲拍的那部。
没想到,李元青抽出了宁昊的《北京你好》。
“宁昊的短片笑料最多,也最生动有趣,拿这部短片去吸引观众再合适不过。
我们选的是大事件,拍的却是小人物。
我们与祖国命运与共,给祖国庆生,又何尝不是为每一位华夏儿女庆生,喜庆的氛围最好,最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