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展露Ip地址的提议。
曹国伟有些犹豫不定。
“这样做会不会有泄露隐私之嫌。”
“国外只显示国家名称,国内最多到省份。
不会涉及隐私。
微博乌烟瘴气的情况要经常性清理一下,免得这个平台尽是撕裂,争议话题既是流量密码也是负面毒药。
玩的不好,容易引火烧身。”
曹国伟点了点头。
“你等我们再商量一下。”
技术上想要实现并不难,但也要考虑好会带来的影响。
李元青也不急,反正境外势力扶持的舆论进攻会越来越凶猛,会有人及时反应过来的。
他现在更关心老婆的生日。
出国逛了一圈,刘奕菲现在完全没心思再折腾。
“三十一岁,不是什么重要的年份,家里人吃一顿就好了。
我还要准备威尼斯电影节的行程呢。”
这也是刘奕菲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
刘奕菲不关心自己生日的另一个原因。
她现在更在意好姐妹张靓颖什么时候获得自由。
就在她出发威尼斯之前。
张靓颖在微博晒出一张照片。
图片内容是其个人经纪合约截止日期。
配文道。
【明天起,一切从一开始!】
正式宣布脱离少城时代公司,同时也和冯珂分道扬镳!
当天,互联网就涌现不少传言。
【冯轲掌控少城时代80%股权,张靓颖仅占20%,长期利用张靓颖的商业价值。
两人离婚后冯轲独得6亿资产,张靓颖“净身出户”只能重启事业。】
有些夸张,但冯珂利用张靓颖赚钱一事是真的,想要牢牢将其掌握在手中,于是陪她演了一场婚礼。
李元青在听到刘奕菲的说法时都感觉很震惊。
“他俩没领证?”
“没有,我也一直默认靓颖和他领了证,没想到渣男连这么一层保障都不愿给靓颖。
这样也好,让靓颖彻底看清了那个人的嘴脸,从今往后不可能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那靓颖这些年的商业利益岂不全进了冯珂的口袋。”
“确实损失了一大笔钱,尤其是少城时代。”
“我记得他之前不是签了个什么赠予协议吗?”
“那都是哄着靓颖的把戏,完全不可能兑现,那时候靓颖一心想要嫁给他,很多事情都没想清楚。”
“那现在是什么情况?两人合同终止,其他利益也都分割清楚了?”
“差不多吧,公司要不回来,就只能把其他资产保住。”
李元青叹了口气。
“至少他人清醒了,她还能唱歌,钱可以慢慢赚。”
张靓颖不需要冯珂,她自己就有能力实现商业价值。
没了张靓颖,少城时代也就剩下个空壳罢了。
在刘奕菲三十一岁简单的生日聚会上。
张靓颖心态和气色看起来都非常不错。
远离了那些拖累和包袱,整个人都变得格外轻松。
而且,网上对她基本一边倒支持。
她的粉丝庆贺她远离渣男,做回了自己。
普通网友则是感慨她挣脱渣男束缚这么晚!
十几年的青春就这么耗在了不值当人身上!
还有很多人关心她和母亲关系恢复了吗。
因为当初就是她母亲死活不接受冯珂这个女婿。
除去极个别把女儿当“工具”、“商品”的极品父母,大部分父母,在女儿婚姻这件大事上,出发点都是女儿的幸福,即便一开始看准女婿不顺眼,但男人若真的拿出诚意来,加上女孩的坚持,最后多半能被打动。
能像冯珂这般在女朋友母亲嘴里“一无是处”、“极其厌恶”也是没谁了。
张靓颖告诉刘奕菲。
虽然母亲对她当年的行为依然嘴上说着不原谅,但她还是接纳女儿回家去睡了一晚。
“我知道我妈心里还有些不痛快,嘴上一些话也有些难听。
但她是我妈,我会跟她认真道歉,以前是我错了。”
确实有“道德绑架”的感觉。
可血缘骨肉就是难以割舍。
母女二人应该能重归于好。
张靓颖现在更关心工作,她打算明年再发一张全英语专辑。
她现在的路线发展就是走国际化。
年年都有海外演唱会在等她筹办。
刘奕菲问道。
“没了公司,这些事都是你一个人处理吗?”
“不会,除了我自己的合同以外,我还把整个团队的合同攥在手上,他们和我一起离开了少城时代。
所以工作不会有任何困难,都是以前的老班底,用起来得心应手。”
看着姐妹真正自由,从此天高任鸟飞,刘奕菲发自内心的为她感到高兴!
非常轻松的吃了一顿蛋糕宴,刘奕菲随即踏上前往威尼斯的旅程。
龙龙很奇怪,怎么爸爸没跟着妈妈一起去?
李元青委屈的开玩笑道。
“人家没邀请爸爸,只邀请了妈妈,我不好意思去蹭饭。”
“那你可以自己买饭。”
“那就太没面子了!
你爸爸在影坛什么地位,没接到邀请就出席,显得我脸皮太厚,爸爸丢不起这个人。”
“妈妈不是说你脸皮很厚的吗?”
“怎么会呢?
你妈妈具体是怎么说的?”
“妈妈说,爸爸是天底下脸皮最厚的,用各种不要脸的骗术把她骗去结婚。
叫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警惕这类人。”
“你妈妈这是在诋毁爸爸声誉知道吗?
这是诽谤!你妈妈在诽谤我啊!
等你妈妈回来了,看爸爸怎么收拾她!”
“嗯?你能收拾得了妈妈?”
龙龙眼神里的怀疑都快溢出来了。
李元青真是气坏了!
自己女儿这是什么眼神?
不行!
趁着老婆这段时间不在家,再给她多买几件战袍,同时要养精蓄锐,一定要重振一家之主的雄风!
刘奕菲暂时不知道李元青的计划。
知道了也要笑一句,你竟然敢惹三十岁的女人?
随着八月底的到来,暑期档也即将进入尾声。
《爱情公寓》被骂惨后,黯然被淘汰出市场。
《巨齿鲨》和《一出好戏》承接了八月下旬的观影热情,都有机会突破十亿级。
最后几天,中影把几部引进片放了进来。
《蚁人2》以及《苏丹》。
前者是漫威系列,后者又是一部印度运动类题材电影。
引进方可能是想重复《摔跤吧,爸爸》的票房奇迹。
可惜,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印度电影注定不会再得到扶持,而且同样的菜再尝一遍就没多少新鲜感,同样类型的电影也是一样。